折辱敌国将军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折辱敌国将军后》 30-40(第20/25页)

    此时,不远万里外的晋国都城瑞陵,一座气派的高门大院,一小厮匆匆穿过游廊,踏入一处僻静院落。

    他推门而入,朝桌案前那人行礼:“子慕先生,拜帖已给淮阴侯府送了过去,侯爷要您醉风楼一聚。”

    桌案前的男子执笔,闻言,道:“知道了。”

    声音含混不清,异常沙哑,像是染了咳疾。

    小厮听到那声音,不由打量了一番面前男子。

    男子约莫三十岁左右,一袭青白色衣袍,玉冠束发,面容俊朗,气质出尘,握着笔的手修长如竹节,泛着冷白的光泽。

    端的是温润清隽的儒雅公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从下巴蔓延至胸口,像是无暇白玉上的裂痕。

    听说的幼时从高楼摔下,摔到了树上,尖锐的树杈险些割穿他的喉咙,虽说福大命大保住了一条命,可是也毁了一副嗓子,只能发出一些含混不清的声音。

    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他都是衣领高束。

    归子慕开口问:“左相大人可下了朝。”

    “是,现就在书房内。”小厮已经勉强能听懂些他的话,回道。

    归子慕颔首,朝书房走去。

    书房内,左相愁容不展,将一本奏折递给他:“你看看吧。”

    归子慕打开奏折,上面是晋军捷报,魏溱率晋军连下数城,成破竹之势。

    他心下了然,不紧不慢道:“无怪左相大人忧虑,此事确实棘手。”

    “虽然魏将军在梁夏屡建军功,但历朝历代手握大权的将军,无不是居功自傲,生出异心,祸国殃民,若不加以制衡,恐日后难以驾驭。”

    “何况那魏溱,在军中威望甚高,晋军只知魏家,不认天子。”

    此话几乎可以算作谋逆之语,左相捋了捋胡须:“我何尝不是看那魏家小儿不顺眼,可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我一时半会还真动他不得。”

    归子慕笑道:“魏将军在军中独断专行,不遵军令,甚至有意扩大自己的势力。虽说一时又军功,可长久一来,陛下必然会对魏将军产生疑虑,加以制衡。我们可趁机推荐一位左相大人的心腹去梁夏监军,便可慢慢控制军权。”

    “不过,大人从不涉及军权,此事不宜左相大人出面。在下已经给淮阴侯下了拜帖,明日便登门造访。”

    他拿出一本奏折:“奏疏在下已为大人写好,届时群臣大难,左相大人只管拿着奏疏跟着弹劾就是。”

    左相看了拿奏疏,上书魏家八大罪状,每一桩罪都足以让陛下勃然大怒。

    他收起这本杀气腾腾的奏疏,仔细打量面前这个儒雅的男子。

    先前此人来投靠,他还因为此人家世平庸,不甚在意。

    长久观察下来,此人心思缜密,目光独到,能一眼看出关键所在,甚至能一眼看透人的心思。

    尤其是……上位者的心思。

    “子慕先生大才,只在我府上当一门客,实在可惜。你的志向不应局限于此,来日若有机会,本相定当为你筹谋一番。”

    “左相大人言重了,在下身为门客,享受相府吃穿用度,自然要为大人尽心尽力。”

    左相面带微笑打量此人,满意点头。

    归子慕从左相府出来后,穿街走巷,走入一间白墙黑瓦的建筑。

    竹溪书院内宁静雅致,飞檐翘角,院内曲径通幽,穿过一条连廊,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正蹲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些石子。

    归子慕手持折扇,俯身问他们:“懿儿,你们在玩什么,今日的功课可做了?”

    “子慕先生。”其中一个年级稍大的孩子站起来,有模有样行了个礼:“我们在玩六博,子慕先生可听过此棋?”

    归子慕笑了笑,一拍折扇:“先生陪你们玩一局如何?”

    孩童们赶忙给他让出位置来,归子慕棋法熟练,每一步都走得甚是精准。孩童们脸上兴奋不已,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五回棋局后,晚钟响起,归子慕站起身,对他们道:“今日早些回去,明日先生再来检查你们的功课。”

    “好,恭送先生。”孩子们齐声道。

    暮色四合,一个年轻女子提篮走入书院,朝其中一个孩子唤道:“懿儿,该回家了。”

    一路上,懿儿都在兴奋说个不停:“采莲姑姑,方才子慕先生先生来了,陪我们玩了好大一会六博棋。”

    采莲对他道:“子慕先生才学广博,你一定要好好听他的话,跟着先生好好学功课,给你晏弟弟做个榜样。”

    懿儿恭顺行了个礼,一本正经道:“好,都听姑姑的。”

    采莲指了指他的鼻子:“人小鬼大。”

    第39章 情浓

    几日之后, 大晋朝堂之上,群臣肃立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淮阴侯身着紫袍玉带,面沉如水, 手持玉笏走向殿中央。

    “陛下,微臣有要事上奏。”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众臣纷纷侧目。

    “魏将军英勇善战,在外领兵数月,连破梁夏西南数城,战功赫赫, 乃我大晋脊梁。”

    “然微臣认为, 魏将军看似大胜,实则暗藏祸端。”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 朝堂气氛登时微妙起来。

    晋帝坐于龙椅之上, 眉头微蹙,示意他继续。

    淮阴侯继续道:“魏将军领兵在外,久战不休, 一则耗损国力, 民不聊生。二则梁夏国虽已是强弩之末,其背后或有他国暗中支持,一旦联合他国反扑, 恐我大晋引火烧身,被拖入战争泥潭……”

    “三则, 魏将军战功显赫, 声望日隆, 若其心有不轨, 恐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我大晋社稷不利。”

    前两则都无关痛痒, 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晋帝猛拍龙椅扶手站起,怒斥道:“淮阴侯此言差矣,魏家世代骁勇,为国尽忠,魏将军在外为国尽忠屡建战功,你身为一方军侯,应当想着如何为朕稳定大局,在梁夏推行大晋国策,而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离间君臣关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针落可闻。

    淮阴侯身躯一震,屈膝跪下,咬着牙高声道:“陛下息怒,微臣所言,皆出自肺腑,绝无半点私心!”

    重臣面面相觑,左相持笏跪着,余光瞥向主座上的晋帝,只见他凝视着淮阴侯,眼神中既有怒气未消的余温,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心里便有了数。

    晋帝一甩袖袍:“罢了,退朝罢。”

    剑拔弩张的朝堂,在太监的唱喏声中结束。

    早朝结束后,归子慕已经听说了今日朝堂上的事。

    “左相大人不必忧心,依在下愚见,陛下深知淮阴侯所言有理,只是此刻伐梁尚未结束,他还需要魏家为他效力,又碍于朝野舆论与战事形势,不得不暂压其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