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九零真千金咸鱼以后》 50-60(第9/15页)
,写文书,代笔作业和论文,都能挣到不错的生活费。
但她学校不够亮眼,做这些毫无竞争筹码。
“我可以学,我学什么都很快。”
钟语森笑起来,他有些不理解喻明达的口味,但还是耐心道:“你看,工作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你什么都不会的话,拿什么来换呢?你要对自己有全面的认知。”
顾青葳听懂他的意思,窘迫地改口:“我可以用时间来换,我性格好,英语口语也算不错。”
“那去楼下咖啡店试试服务员吧,我会跟店长关照一下。”
“是你的店吗?”顾青葳大着胆子尝试,“如果我通过面试,能不能先预支一笔薪水?还有,我兼职这件事,能不能不告诉喻明达?”
“可以。”钟语森饶有兴味地答应了。
仿佛是什么值得期待又好玩的事。
半个小时后,顾青葳拿到了楼下咖啡店服务员的工作服。
与此同时,同样需要钱的张小春,却没有同样的幸运。
“对不起,我们这里合理勤工俭学的名额已经满了。”
张小春失望地啊了一声:“可是我们导员说,图书馆这边招得最多啊,有几十个呢。”
“满了就是满了,多少人抢呢。”负责筛选学生简历的工作人员转身没再理她。
张小春一无所获回到宿舍,颓丧着推开门,却看见盛未夏笑意盈盈地坐在她书桌前看着她。
“你怎么来了?”她终于露出笑容。
盛未夏笑着说:“我哥给我送了点吃的,拿点给你。”
她举起手里新买的不锈钢圆饼饭盒。
“你不忙吗?”张小春说,“听说你们学校大一的课很重啊。”
大概是真的,她偶尔能碰到以前寝室那几个室友,都是行色匆匆找自习教室的样子。
盛未夏笑起来:“我换了专业,不忙。”
张小春大惊失色:“什么?你换了专业!这么大的事……”
“我为什么换专业不重要。说说,刚才怎么好像要哭了一样?”刚才她清楚看到,张小春是看到她在,才把眼泪逼回去的。
张小春不吭声,眼眶一下子红了。
盛未夏了解她,表面铁娘子,内心小娘子,谁都不知道一个雄鹰一样的女人,在自家闺蜜面前,哭起来可能比林黛玉还多愁善感。
“嗐,我丢脸了。”张小春擦不干眼泪,索性不管了任它流,“我刚去图书馆问勤工俭学的缺,谁知道就一天功夫全满了。”
“着急打工干什么?”
盛未夏知道张小春的家境,比不上城里经济宽裕,但她是独生女,家里供她一个人不算太吃力。
不像孔礼真,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等着用钱,她从考上大学开始就规定了自己不从家里拿钱。
所以,她为什么刚开学就急着打工赚钱?
“我需要一笔钱。”张小春叹了口气:“我们学院新来的老师听说是国外回来的,说我们得实践,明年开始学着炒……股票。我爸妈不会理解这件事儿,再说我妈下岗了,家里开销也紧张,开账户的钱我得自己想办法。”
在张小春学校,金融学属于新开设还没多少毕业生的新兴专业,
但盛未夏对他们老师这个提法,觉得有意思,学多少理论可能都不如自己下场感受一番。
张小春还在掰着手指算:“我去交易所看了,便宜的一股几块钱,贵的得几十块!那我总得准备一千多块吧,天呐……要不我也换专业算了!”
“别开玩笑了,你就是为这个专业而生的!”
从盛未夏的从业经验来说,张小春学这个专业特别合适,数学够好,好到无聊的时候就拿竞赛题来刷着玩,专注力强,可以同时看八块屏串联数据和信息。
她笑眯眯搂着张小春,“姐有钱,你给姐笑一个,姐给你投一万块。”
第57章 春夏私募基金
张小春把她从肩上扒拉下来,看了看宿舍门:“你疯了啊,一万块随便乱说!”
“我瞎说什么?我有一万块,你想要五万块,姐也有。”盛未夏拉着她坐下,从不锈钢饭盒里拿了块卤牛肉塞到她嘴里。
“可那不是他们给你的钱吗?你能这么乱花?老天爷啊,一万块……”张小春词穷了,一万块钱差是他们家两三年的收入。
盛未夏笑眯眯地说:“不算他们给的,而且我也不是纯借你。”
“啥意思?”
“老师给你们讲过私募基金吗?”
张小春茫然地摇头:“我们才上了几天课,云里雾里的,没听过什么基金。”
刚好书包里有喻时给的那本财经杂志,里面有一篇讲述量化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盛未夏便掏出来翻到那一页指给她看:“你看,国外有这种基金卖给投资者,简单说就是客户有钱但是没时间管,交给专业人员管理,咱们也可以啊,我给资金,挣的钱咱们分。”
张小春英文没那么好,文章标题就有好几个单词不懂,拿了词典出来翻。
她看完第一段,抬头茫然地看着盛未夏:“你的意思是,我用你的钱炒股票,挣了之后你还分给我?”
“对。”盛未夏拍拍她,“赔了算我的,挣了的那部分咱们分,给你的那叫佣金。”
张小春像手里捧着个烫手山芋一样,把杂志扔回她怀里:“这怎么行?这不成了没本的买卖?”
盛未夏又把杂志翻回那一页,认真指给她后面的一段:“怎么叫无本买卖呢?你付出时间,了解各种政策,把握经营动向和规划,这些就是你的投入。所以我们这是公平合作,我出钱你出时间和精力,挣了我们分成,合情合理。至于亏了算我的,这是我的事,我愿意风险自担。”
她指到的那一段,正是介绍该私募基金经理指责的部分。
张小春将信将疑,翻着词典把那一段看完。
盛未夏也不替她翻译,有些东西,必须得她自己看到才能相信。
她看完若有所思,绷着脸问:“这是什么杂志?”
“经济学人。”盛未夏说,“你们学校图书馆估计也有,把英文学学好,有些公司的业务涉及外贸的,那就很受外部政策影响,你得多听国际广播,看外国新闻和报纸,说穿了得有全局的眼光。”
“夏,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张小春总算大致摸清了盛未夏所说的生意逻辑,但意外的是,她明明懂这么多,却换了专业。
盛未夏把一切都推到杂志身上:“所以我说你得多看书,做什么勤工俭学?大学生已经这么穷了,就该拿这些宝贵的时间多学东西。”
说完,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居然在用喻时的口气说话,说的还是他说过的话。
盛未夏:……
“杂志能借我吗?”张小春摸着封面。
如果是她自己的,盛未夏别说借了,立刻送她。
但这是喻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