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升官路》 140-150(第3/16页)
亲!”季方和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带着满腔的希冀再次踏上了去卫辉府的道路。
二月十八是会试的最后一天,已经在考场中苦熬了九天的举子们知道,等到今天的试卷一收走,一切皆成定局,是鲤鱼跃龙门还是名落孙山外,只看个人造化了。
九天六夜的考试,折磨地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这不仅仅是对学识的考验,更是对人意志力和身体素质的考验,但凡两者缺其一,都无法忍受这么多天鸟笼似的生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只要成功了,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将会直接迈入官员的队列,成为整个大明最有权势阶层的存在。
叶向高放下试卷,试卷上的字迹工整有度,一个个都是一般大小,馆阁体练得炉火纯青,面对着这张试卷,叶向高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然后心中再次对秦大人产生了无比的敬佩!
秦大人猜题,不会给你一个具体的题目,而是给到了一个大概的范围,拆分时事热点,研讨如今的朝廷各种积弊,这些东西是很多举子再怎么死读书都获取不到的信息和观点,只有真正的当官者并且是在朝堂上十分有建树、能左右时局的官员才能做到,而一般这种人一般都是阁老一般的人物,他们何德何能,能得到秦大人的指点?
当这些东西充斥在自己的腹内,无论出题者怎么考,他都能写出独树一帜的见解。
更不用说就连自己的字,秦大人都有帮忙在短时间内提高,找到最适合他的字帖,每日临摹不断,对字体的框架结构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秦大人待他,何止是知遇之恩,简直恩同再造。
这三场的考试,叶向高自认自己答得十分完美,就连字也是最好的发挥,高中是必然之事,只看名次几何了。
收卷之后就是开贡院大门,举子们鱼贯而出,叶向高等在了一处和沈月横等人约好的地方,很快好几个举子就围拢了过来,一起向贡院大门外走去。
沈月横有些兴奋地不知所以,哪怕九天六夜的考试损耗了他不少的元气,但是因为自觉答题答得很好,沈月横忍不住分享心中的喜意:“叶兄,你这次发挥的如何?我这次每一道题都感觉答得极好!”
叶向高微微蹙眉,哪怕他心底和沈月横一样兴奋,但是天生的政治敏感性让他知道在此时此刻,不宜言语过多。
叶向高还没出声,向清已经狠狠瞪了沈月横一眼:“噤声!”
沈月横刚刚的声音不算很高,又被包围在人群中,所以离得远的人并不知道沈月横具体在说什么,而向清的一声“噤声”也很是低沉,但是就走在向清身边的沈月横还是清晰地听到了,有些诧异地看了过去。
向清老成,在秦大人手底下已经办差许久,不管是年纪上还是资历上,都是这些人之间的领头者,向清的话是有分量的,看到向清不赞同的眼神,沈月横就算心中有些许不满,还是忍了下来,一路上不再出声。
一直到几人进了叶向高和沈月横两人住的小院了,向清才板着脸对沈月横警告道:“就算考的好,你们也不可在外面大肆宣扬,此次会试的监考官乃是宋尚书,宋尚书和秦大人的关系如今朝堂之上都知道,虽然咱们心怀坦荡,并没有徇私舞弊,但是难保有人恶意中伤。”
沈月横听到“舞弊”二字,顿时就急了:“怎么可能舞弊!我们只是接受了秦大人的指点,何曾有舞弊过?就是秦大人给我们的卷子上也没有和此次会试一样的考题啊!”
科举舞弊可是大罪,轻则成绩作废,重则人头落地,谁都不敢沾上这二字!
向清冷“哼”了一声,对着其他几个卫辉府过来的举子严肃道:“如今距离会试放榜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家不要以为考过了就万无一失了,在没放榜、甚至在没穿上官服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家哪怕考的再好,也不要大肆宣扬出去,唐寅之事尚且就在眼前,万不可步了他后尘!”
唐寅大家自然都知道,就是唐伯虎。当年唐伯虎在孝宗皇帝期间考中应天府的解元,春风得意入京参加会试,考完之后高调对外称自己必中无疑,却被其他人在孝宗面前参了一本,虽然最后查出来并没有舞弊,但是依旧被革除了功名,永不录用。
唐寅如此精采绝艳之辈都如此下场,更何况他们了。
前人之事就在眼前,沈月横听得冷汗涔涔,这才知道刚刚自己的兴奋可能会酿成多大的灾祸。
叶向高见气氛有些僵,连忙拍了拍沈月横的后背安抚,同时对向清道:“向兄高见,我等受教了,绝对不会再口出狂言,到时候给秦大人和自身惹上麻烦。”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表示自己会谨言慎行,安静等待科考放榜。
见叶向高一个外乡人几句话,居然让沈月横等人如此言听计从,向清顿时产生了一丝危机感,表情也缓和了下来:“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我也是希望大家个个都能高中。再有一个,以前我们只是以科考为目标,但是科考之后,官场之路坎坷曲折,我跟在秦大人身边已经看到了诸多事情,大家还是要小心行事,才能保全自身的同时,不会给秦大人惹麻烦。”
向清搬出了秦修文,所有人再没有任何一丝的不满了,就连沈月横都连连和向清致歉,表示自己的不应该。
叶向高暗中眯了眯眼——看来这位向清,将会是他在秦大人身边的劲敌啊!对了,还有那个不声不响的严知行。
叶向高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一直站在向清身边不曾言语过的严知行,心中在仔细揣度着这人的本事究竟如何。
京城中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会试上,而卫辉府随着潞王抵达潞王府后,一开始掀起的一点风浪也平息了下来——经历过了皇帝亲临,潞王就藩也不算什么大事嘛!
况且潞王搬进潞王府后,就没了动静,卫辉府的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井然有序,潞王也没有跳出来整什么幺蛾子,不过几日,大家的目光都从潞王府移开了。
在这样的风平浪静下,会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夜半时分,卫辉府码头处有几艘货船静静地停泊在此处,许多码头装卸工两人一组抬着一个个大木箱往船上搬,很快一艘货船就搬满了,然后继续搬往下一艘货船。
这些都是“吴氏纺织坊”存放在码头的布匹,如今总算是要出货了。
这些码头装卸工是干惯了这些活的,再加上“吴氏纺织坊”也有管事的过来指挥,虽然货物众多,但是搬起来却是有条不紊,大概过了两个时辰后,五艘货船都搬满了,仓库也空了。
今夜无云,夜空中星子闪烁着星光,码头边有水拍堤岸之声,有搬卸工喘息搬动货物之声,甚至还有从郊外村庄中传来的夜半鸡叫之声,潞王一身常服打扮,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码头上情况。
他们是选择在午夜开始搬运在,这个时候码头处已经没有其他船只了,等到他们搬完,天还未亮,潞王率先一步登上了其中一艘货船,季方和紧随其后。
陈大山搬完了货准备往回走,目光一闪就看到了季方和的身影。
陈大山一路从新乡县追随秦修文到了卫辉府做工,再加上季方和这张脸在卫辉府还有些辨识度,陈大山一眼就认了出来。
工友用手肘捅了捅陈大山:“喂,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