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170-180(第2/15页)
,以及给秋华年准备的补品。
经过大半年的认真研究,秋华年觉得自己称得上半个“十六情绪分析专家”,他敏锐地察觉到,十六今日的心情有些压抑。
尽管十六外表仍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冰冷模样,可秋华年敏锐的捕捉到了那一丝不同。
“小舅舅最近在忙什么?”秋华年问道,“不方便说吗?”
“不……”十六沉默了一会儿后模糊地说,“在调查情报。”
更进一步涉及到机密,秋华年不好细问,只能点头,“小舅舅要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他瞧着十六的样子,提着半口气意有所指地说,“等谷谷和秧秧长大一些,会叫小舅爷爷了,小舅舅可以带他们出去玩,说不定他们会天天缠着你呢。”
“……”十六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直到秋华年忍不住想打个圆场,十六才终于开口,“我想想。”
秋华年眼中闪过惊喜,十六看见后心狠狠跳了几下,找了个借口快速逃走了。
看着他消失的地方,秋华年轻轻叹了口气。
秋华年那段话,其实是在委婉地劝十六找机会寻回正常的身份,以后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生活。
秋华年知道太子在十六心中的分量,也知道暗卫生涯对十六有多么深的影响,十六能有一丝丝的松动,他已经满足了。
劝动十六需要滴水穿石之功,至少现在他看见了希望。
……
在前院吃过一桌家宴后,来参加满月宴的客人陆续告辞了。
闵乐逸跟在吴深后面出门,左右看看确认无人后快步追上他。
“小将军等等我!等一下,等一下!”
吴深在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又喜又悲地转过头。
“刚才人太多,忘记问你了,小将军你答应我替我找的亲事怎么样了?”闵乐逸眼巴巴地问。
“……”吴深吸了半口气,“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你别着急,等我慢慢查一查再说。”
“啊?还要慢慢查?”
吴深心里叫苦,后悔自己不该一时赌气答应闵乐逸替他找什么“如意郎君”。
他半真半假地忽悠,“是啊,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那人只是装样子,我给他保媒岂不是害了你?”
闵乐逸想起自己之前失败了的订婚,觉得吴深说的有道理。
“有道理,我还是回去和兄嫂还有父亲商量一下吧,说不定他们的故乡里有合适的武将呢。”
“等等。”吴深精神一振,“不用那么麻烦,十天,最多给我十天时间,我一定给你找一个不能更合适的。”
第172章 “表兄,我为你、为姑姑、为吴家不值。”
闵乐逸期待地问吴深, “真的吗?”
吴深压下心中无奈与苦涩,摆了个放心的手势,“我吴深向来一言九鼎, 你安心等着就好。”
目送放下心来的闵乐逸坐上自家马车离开, 吴深才揉了揉头发,长长叹了口气。
他骑上自己的宝马, 没回在京城暂居的宅子, 而是打马去了城外的皇庄。
京城之外,上千顷肥沃的土地上积雪已经化尽,还未种植庄稼的土壤裸露在空气中,已经有耐寒的野草露出星星点点的绿意。
散发着热气的硕大马蹄踏过小路, 激起一片片扬尘。
吴深在行宫前下马, 将来自草原的马王交给宫人,快步走向大殿。
因为太子身体不好,大殿里熏了很热的炭火, 吴深一进去就一脑门子的虚汗,直接抬手擦了一把。
嘉泓渊坐在整块乌木雕成的桌案后, 穿着一身常服,如墨长发挽在脑后, 看见吴深轻轻笑了一下,没有责怪他的失礼。
“你来得正好,孤这里有些有意思的情报。”
吴深听见有正事,把原本的心事暂放一边,走到桌案旁边后扒拉了个垫子盘腿坐下。
嘉泓渊手指点了两下桌面, 对着空气询问, “十六回来了吗?”
一道鬼魅般的影子默默出现在空间中,饶是已经见识过几次, 吴深仍旧暗自心惊,暗卫的本事与行军打仗不同,正面对抗上差一些,神出鬼没却令人防不胜防。
“我记得行宫里有母后当年酿的梨花白,你去找出来,再让吴嬷嬷做一些吴家的糕点,弄好后一起送过来。”
吴嬷嬷是先皇后身边的老人,在吴家时就在伺候先皇后了,她擅长做吴府风味的点心,不过这些年已经很少做了。
吴深要站起来谢恩,嘉泓渊按手让他坐好。
“跪拜谢恩的臣子数之不尽,但能说得上话的表弟只有你一个了。”嘉泓渊轻轻叹息,“表舅与舅母这个年纪,在岭南受苦了。”
吴深没有说话,也没坚持站起来,心里有些难受。
十六已经领命离开,吴深看得出来,太子殿下是刻意支开了十六,这让他对接下来要说的事愈发好奇。
以太子对十六的信任,不能被十六知道的事情百件里也挑不出一件。
嘉泓渊没有让吴深等太久,直接问道,“你可知道当年汾王之乱?”
“自然知道。”
汾王是先帝的幼弟,论辈分算是元化帝的亲叔叔,先帝非常宠爱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不但给他封王,还派他在边境领大军防卫敌人。
汾王在上一届夺嫡之战中没有明显站队,元化帝弑兄杀弟登上皇位后,考虑到边关的重要,以及当时国力空虚,没有第一时间动他,打算以软刀子割肉的方式慢慢收回他手中的兵权。
谁知在夺嫡时不偏不倚的汾王,竟然早就包藏祸心,通过虚报战功,贪墨军饷的方式,暗地里准备了大量粮草与金银,计划着起兵谋反,想要自己去坐皇位。
不过元化帝也不是吃素的,他在继位后便有计划地将汾王手下军队中的中层将领抽调去别处,换上南方的将领,扰乱汾王对手下势力的控制,起到掺钉子的作用。
这导致汾王的谋反计划在正式实施前便泄露了消息,汾王眼看大势已去,心中不甘,狂气发作,竟让自己手下的军队从边关撤防,使敌人长驱直入,连屠三府十二县,尸骨堆满地,百里无鸡鸣。
消息传入京城,朝野震荡,元化帝大怒不已,命大将军吴定山率军平叛,兄长平贤王作为钦差前往边关调查反贼并安抚民心。
后来平贤王查出数十个与汾王谋逆案关系匪浅的贼人,这些人全部被判诛九族之刑,刀起刀落上千颗头颅在刑场落地。
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人被判重刑,连累亲族,最轻也是抄家流放,被没入官牙与宫廷的曾经的公子与小姐们哭哭啼啼,排起望不到尽头的队伍。
在动不动就抄家流放的元化一朝,汾王谋逆案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案,出于种种原因,这个大案的卷宗与细节被刻意隐匿了,但吴深作为吴定山的独子,早早就从父亲口中听过此案。
昔年他还只是个天真热血的少年郎,听完父亲的讲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