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120-130(第8/17页)



    他都想好了,万一没中就再偷偷融了。

    但杜云瑟足够争气,没给他融银瓜子的机会。

    府上的下人们知道自家老爷中了状元,一个个喜气洋洋,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了门庭,状元仪仗的鼓乐声也顺着巷子传入所有人耳中。

    左邻右舍的人家都打开门来围观。

    秋华年站在大门口,看着高马上的杜云瑟一点点靠近,无可阻挡地来到自己面前。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拉起秋华年的手。

    小巷路旁的杏花开得茂盛,一阵清风拂过,纷纷扬扬的粉白花瓣飘过空中。

    杜云瑟在春日繁花中微微低下了头,腰间的药玉佩叮咚作响,朝冠两旁的帽缨随之轻晃。

    状元郎绯袍耀目,独一无二的银丝翠饰簪花闪烁着光芒。

    “夫郎在上,云瑟幸不辱命。”

    秋华年愣了一下,突然鼻子一酸,晶莹的泪水在眼眶中聚集。

    他赶紧把手抽出来,拍了一下杜云瑟的手,扭过头去控制情绪。

    今日的杜云瑟光彩夺目,意气风发,连旭日与高天都要避开他的锋芒。

    他陪着一棵挺拔的小树在泥泞中扎根,经风霜雨雪、惊雷清露,终于等到了枝繁叶茂、闻名天下的这一日。

    没有人打扰眼前这对年轻夫夫,状元郎与状元夫郎执手相看,久久无言。

    直到状元仪仗奏到下一个乐章,秋华年才猛然回神,让星觅去赏银瓜子,一人一把管够。

    之后便是设供桌、祭先祖、见来人、接贺喜。

    杜云瑟今天依旧是凌晨起的床,忙活了一早上,下午还有恩荣宴,秋华年忙着操持家事,让他先好好休息一会儿。

    恩荣宴宴请新科进士与所有殿试的阅卷、封卷官吏,皇帝不会亲自到场,一般会命一文一武两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作陪,有时还会命皇子出席。

    过往恩荣宴上,文臣一般是选阁老中的一人,武将则惯由大将军吴定山担任。

    不过这一次,吴定山作为太子堂舅,在元化二十年冬日那场大案中被抄家流放了,全家只有独子吴深逃过一劫,在边关当百户,怎么也不可能来恩荣宴。

    所以本届恩荣宴作陪的武将,元化帝点了二皇子嘉泓漪。

    这个消息让二皇子一派的人欣喜若狂,二皇子虽然武功高强,熟知兵法,却一直无机会统兵,只能在府内校场操练亲卫过过瘾。

    这次元化帝将二皇子摆在武将的位置上,岂不是意味着他在考虑让二皇子领兵吗?

    不过很快,元化帝又下了一道旨,这次恩荣宴作陪的文臣也不从阁老中挑,而是点了近一两年文名大盛的晋王嘉泓瀚。

    至于太子,元化帝也没忘了,一文一武两位大臣有了,太子就作为皇子出席,元化帝把三位成年皇子凑到了一处。

    秋华年得知下午恩荣宴的配置后,在无人处给杜云瑟吐槽。

    “这哪里是赐宴,分明是给新科进士找不痛快去了,三位敌对的皇子坐在席上,谁还吃得下饭。”

    杜云瑟一边重新穿戴状元袍准备去赴宴,一边轻笑。

    “压一压新科进士们的浮躁,让他们知晓官场凶险,不是坏事。”

    秋华年想了想,还是觉得元化帝的安排很古怪。

    “虽说皇子都是臣,作陪恩荣宴也意味着皇上的看重,但让二皇子和晋王以臣的身份出席,太子却仍是太子,这个指向会不会太明显了?”

    不太符合元化帝以往的高高在上操纵夺嫡天平的行事风格啊。

    杜云瑟将朝冠置于头上,秋华年过来拿起贯簪,帮他从中间穿过固定。

    “二皇子与晋王背后的人已经投入了太多,从圣上还未登基起便下了大注,此时抽身早已来不及,二十几年来的执念不会因为这一点暗示就突然看明白的。”

    秋华年不解,“那皇上在暗示谁?”

    “自然是太子。”

    秋华年眨了眨眼,关键信息缺失太多,让他跟不上杜云瑟的思路。

    杜云瑟将挂有恩荣宴三字小牌的簪花插入鬓间,敛起敞袖,挥袍起身。

    确认房间前后左右无人偷听,杜云瑟才薄唇轻启,抛下一道晴天霹雳。

    “圣上想让他们活,太子只要他们死。”

    第125章  一个应该够用的吧……应该?

    秋华年听到杜云瑟的话, 不由自主屏住呼吸。

    很多原本被忽视的小细节,渐渐串联在了一起。

    原来之前元化帝假意软禁太子,不只是在保护太子, 也是在保护另外两位皇子。

    他或许想对参与夺嫡的幕后势力下手, 但他不想让二皇子和三皇子把命搭进去,可如果放任太子出手, 兄弟相残, 很有可能控制不住。

    日后太子登基,一定会要另外两个皇子的命。

    所以他才把太子暂时软禁起来,限制太子的势力,想通过自己的手更温和地解决所有事情。

    然而就像杜云瑟所说——

    太子只要他们死。

    从理性角度来看, 储君和皇上对着干并不是明智之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太子绝不松口呢?

    秋华年突然想起之前听苏信白说过,太子身体不好并非是病,而是打娘胎起就中了毒, 这个推论还是如今在襄平府养老的顾老太医下的。

    如果是还没出生就中了毒,那怀孕的母体自然也无法避开, 先皇后之死真的是病逝吗?

    又是谁在元化帝登基之前,就悄无声息地下了这么关键的一步棋?

    “嘶——”秋华年吸了口凉气, 觉得头都大。

    “先帝晚年昏庸无德,诸王夺嫡乱象频生,致使裕朝百姓民不聊生,外有边敌扣境掳掠人口,内有贪官污吏欺压良民, 多地甚至出现人食人之惨状……”

    杜云瑟的声音低缓沉稳, “当今圣上最初只是一位势单力薄不受宠的皇子,能在江山危难之际重振山河, 登基二十多年便重现太平盛世,堪称一代明君。”

    “但当年的情况太乱了,时局又逼着他走得太急,以至于留下许多隐患,如今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

    封建王朝可不像现代社会那样,把本朝历史写得明明白白随处可查,杜云瑟说的这些事情,虽然只过了二十几年,但涉及最上层的权力斗争,秋华年还是第一次听说。

    “先皇后怀太子之时,圣上兵困边境,屡战屡胜却被截断所有粮草补给,天寒地冻,大军生变,当时大多世家和朋党都已站队,想让他们选择一个并不占优势的皇子全力支持,既要展现出潜力,也要给出他们无法拒绝的报酬。”

    杜云瑟耐心地把前因后果一点一点掰开讲给秋华年听,之前在襄平府,天高皇帝远可以避开,以后在京中生活,华哥儿不清楚的话会吃亏的。

    秋华年脑子反应得很快,“这个报酬,是未来的皇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