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60-70(第21/28页)

虑。

    秋华年笑着摇头,“人活在世上总要吃饭,哪里不雅了?如果苏公子能让那些有才学的人把能力用到正处,而不是为了糊口,只能写一些跟风的粗浅玩物,岂不是好事?”

    “苏公子手里有书坊,有银钱,又有独到的见解,还有谁比你更适合做这个呢?”

    苏信白怔了一会儿,转头看向窗外,室内炭火烧的充足,半开的窗户外,园子里还是一片萧瑟之景,一只寒鸦从冰冷的水面上掠过,扑腾着飞向远方。

    “我此前从未想过……我要再想一想。”

    秋华年不多劝他,只是意有所指道,“无论做不做,人都该有一个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才不算白活。”

    目标……

    苏信白修长纤细的睫毛颤了颤,掩下清亮眸子中的波光。

    恍然回头,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浑浑噩噩活了这么久。

    生活已经重新归于平静,当初的那些志气与梦,现在捡起来,还来得及吗?

    ……

    那天在书坊里的对话,对苏信白到底造成了多少影响,秋华年还不得而知。

    他现在每日在家,不是逗猫,就是画画、看书、聊天,天气好的时候出门逛一逛街,平时想一想新鲜的吃食,让巧婆子试着做。

    夜深人静,算算杜云瑟什么时候休沐,想想杜云瑟正在做什么,带着笑意陷入梦乡。

    直到苏信白带着自己陪嫁庄子的管事上门拜访,秋华年才活动了一下疏松的筋骨,重新找到正事。

    苏信白与秋华年的关系升温的很快,虽然苏信白一直是一副冷冷的模样,但从他邀请和拜访秋华年的频率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位新友人多么满意。

    庄头姓邓,今年五十多岁,周围人多称呼他为老邓头,已经管着庄子十几年了。

    知道庄子今年要被交给别人代管,老邓头把自己儿子和长孙都带上了,好让主家认一认人。

    老邓头交上庄子近几年的账目,苏信白不太爱看这些,直接递给了秋华年。

    庄子四十亩地,有三十亩农田,五亩梅树林,其余是住人的农庄,有温泉泉眼的地方,盖了一座宅院,平时空着,等主人家闲暇时去住。

    三十亩农田里十亩上等田,二十亩中等田,全种的是水稻,这几年平均产粮在五十石,也就是差不多五十两银子。

    五亩梅树林的梅树都在盛果期,夏秋时节,产的梅子总共能有四五千斤,也有五十两银子。

    庄子上的佃户们可以免费住庄子上的房舍,种地不用掏种钱和肥料钱,一年分二成的收益。

    也就是说,这一个四十亩的小庄子,每年能给苏信白赚七八十两银子。

    而据苏信白所说,他的嫁妆里这样的小庄子有十来个,大庄子有三个,还有一些铺子、银楼和酒楼,光是产业,每年的收益就在几千两上了。

    这些嫁妆有一半以上,是祝家出的,送给苏家转了个手,成了苏信白的家底。

    为了娶从二品大员家的哥儿,祝家无疑大出血了。但他们也得到了足够的好处,有本州的布政使做亲家靠山,在辽州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秋华年第一次听到,难免想到自己的两斗高粱,笑着摇了摇头,也没有过多放在心上。

    靠着一家人的努力,他会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的。

    秋华年很快看完了账目,心里有了底,抬眼看站在地中央的老邓头。

    老邓头原本很放松自信,被秋华年这么看着,心里逐渐打起了嘀咕。

    这位哥儿也不知是什么来历,之前没听说过,不会看出什么来了吧?

    “华年,可有不妥?”苏信白问他。

    秋华年摇了摇头,对老邓头说,“你们先去后面坐坐吧,待会儿有事再叫你们。”

    老邓头看着秋华年挑不出一点毛病的笑容,心中更加忐忑了,管了十几年庄子,第一次手心冒汗。

    老邓头几人被巧婆子领到后面罩房喝水休息,秋华年才给苏信白指出庄子的问题。

    “庄子的上田和中田的产粮量,虽然分开记了,但用肥量却是一样的,这不符常理,虚报的肥料钱的去处必有猫腻。”

    “其次,庄子种水稻和梅树之外的五亩地,不可能全是房舍,应该还种了蔬菜,养了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可收益也没有记在账上。”

    “这账目不全,按我估算,一年被隐掉了二十来两银子。”

    苏信白皱起好看的长眉。

    他倒不在乎这点银子,可这庄子是他以为没问题,才挑出来交给秋华年的,现在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让他脸上有些难堪。

    苏信白抿唇,“我不太善于经营管理家业,出嫁之前,只粗浅学过一些,每年看庄头和管事们对账,大抵对得上便罢了。真没想到,里面还有这许多门道。”

    秋华年笑道,“这些东西,不在村里生活过,也没几个人知道,庄头做的巧妙,不怪你没看出来。”

    其实老邓头贪的不算特别多,达官贵人家的庄子里,主人家不懂农事,估计全都有类似的问题。

    但秋华年是要用庄子试验完善棉花种植之法的,为了让佃户们不弄虚作假,中饱私囊,导致试验数据出现偏差,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杀鸡儆猴。

    苏信白舒了口气,“华年,这个庄子怎么管,我全交给你了,其他的产业,我最近也要好好理一理,钱是其次的,不能叫人这么糊弄。”

    认识秋华年短短一阵子,苏信白居然给自己重新找到了不少事情干。

    秋华年和苏信白熟了,开玩笑道,“‘钱是其次的’,这话我什么时候也能轻松说出口啊?”

    苏信白眼底也浮出几分轻松笑意,“等杜公子中举,朝廷赏赐下十五亩农田,免五十亩地税,你再买个十来亩,也就有小庄子了。”

    “到时候再买几房忠仆,以他们的名义去经商,铺子等产业起来,便不会缺钱了。”

    苏信白知道秋华年比自己擅长经营的多,年纪轻轻,手腕老练,根本不像个乡野出身的小哥儿。

    “中举啊……”

    乡试三年一届,秋天举行,俗称秋闱,一旦通过,便是真正跨越阶级的举人了。

    最近的一次秋闱就在今年秋天,满打满算还剩不到八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秋华年看向门外,院里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花,苏信白带来的丫鬟怕冻着贵人,把大红撒花的门帘放下,隔绝了院中的雪景。

    “不知道云瑟……咳。”秋华年记起苏信白还在,尴尬噤声。

    苏信白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艳羡,善意转移话题,“又下雪了,不知还要多少场雪才能到春日。”

    秋华年算了算日子,“还有几日便是二月二龙抬头,紧接着惊蛰,之后春分、清明,春天便盛了。”

    “对了,祝大公子是不是快回来了?”

    “按之前的来信,应该在这几日。”苏信白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