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赏花升职》 150-158(第7/8页)
何时她心这么黑了?)
这事儿果然还归于太子,太子的计谋也不能让人小瞧。
胤礽:
什么鬼???
胤礽可能也没想到,这件事犹如滚雪花越滚越大。
这件事上,马佳芸兰和惠妃犯的错差不多,都是对于内务府认知不够,放任其野心,还让他们借自己权利收敛钱财。
两人的错不相上下。
界于马佳氏名下的商铺,以及马佳芸兰分位高,从这个角度,马佳芸兰的责任比惠妃大些;但惠妃这么多年做的不少糊涂事也被翻出来,犯的错可比马佳芸兰多多了,惠妃经营多年的形象也是全然崩盘。
其实犯类似错最大的应该是康熙才对,他才是被狐假虎威最惨的那个。
但皇帝不会犯错。
这件事上,犯错的还有一人——同样掌有宫权的佟皇贵妃,并且马佳芸兰她们犯的错与佟皇贵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佟皇贵妃掌有二分之一的宫权,并且名下油水部门最多。
佟皇贵妃享受于宫规带来的特权,内务府非常擅长揣摩她们这种心理,拍了不少马屁,她也心安理得收下不少来自内务府的孝敬,被欺瞒自然最严重。
话说,真计较起来,孝康仁太后当年也与之有关系,其在后宫的人脉一半都被佟皇贵妃继承。
也正因如此,康熙查到的不止内务府敛财,还有包衣试图在后宫妃嫔乃至于皇权上做文章的野心。
一点都不比当初的佟家差。
所以佟家与包衣结合的野心,也代表着佟皇贵妃名下的两位阿哥。
康熙终于第一次意识到内务府包衣对于大清政权的隐患,这真的重重涉及到他的底线,甚至想到前朝宦官之乱。
大清还是爱新觉罗的大清吗?
康熙让宗室彻查内务府,又清出去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包衣大姓,比如万硫哈氏、戴佳氏、乌雅氏等。
万硫哈氏、戴佳氏原本就比较强,戴佳氏曾经还在宫外抚养过皇长子,乌雅氏不强,但出了阿哥公主,也一步步成为大的包衣,竟然成为势力。
包衣若是真实现野心,得到的比这还多。
康熙当下制订一条关于对包衣妃嫔入后宫的严格限制。
这些限令表面上对已入宫的妃嫔们和包衣所出的皇子们影响不大。
但事实真如此吗?
康熙对包衣出生的皇子也开始防备,在他们还未来得及锋芒毕露前,这让包衣出生的皇子想要登天更是荆棘丛生。
佟皇贵妃名下的两位阿哥影响最大,四阿哥和八阿哥也同样受到影响,但他们已经成年,且前者有汉妃养母、后者额娘良贵人完全被惠妃掌控其娘家也主要在边缘辛者库当差,影响略为小一些。
而这才是马佳芸兰和胤祉真正的目的,知道九龙夺嫡的惨烈,她怎么可能让胤祉再一次面对那样的无助。
至于马佳芸兰的错,在雪团越滚越大下,已经不算什么。
只不过康熙还是撤掉荣贵妃的宫务,和佟皇贵妃、贵妃一样,把宫务交给瑾妃、宜妃、宣妃几人处理。
犯重大错误的佟皇贵妃都没降职,只是佟家越发边缘化而已,荣贵妃和惠妃自然也不会被降位。
早佛了的瑾妃、宜妃、宣妃:……卧槽,有一种吃瓜吃的开心突然吃到自己身上心肌梗塞的感觉。
第158章
平息江南贪污案、除去内务府毒瘤,朝政上多了不少职业空缺。
马佳芸兰从胤祉上书房挑选伴读开始,但胤祉、胤祁、胤祝成亲,都是挑选的潜力人才或潜力人家,再加上胤祉这些年的悉心培养,这个时候正是填补空缺的绝佳时机。
诚然康熙在用人时会考虑他的背景,但他还是比较重视才干的,胤祉的备选人才只有明年上刷下去一小部分。
更不提那些暗中的人才,最不缺的便是家世背景不上不下处于中间的人才,这些人的官职可能不是很大,但基本上都属于不可或缺螺丝钉节点。
太子和大阿哥也在试图往朝廷上插入自己的人。
只是太子失去索额图,元气大伤,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他的太大监何玉柱也无缘像马佳芸兰的前世一样掌管内务府,现在管理内务府的是爱新觉罗宗室恭亲王常宁。
其实康熙更想选择裕亲王福全,他更信任这个愿为贤王的二哥,问题在于这次的调查似乎也扫到裕亲王府。
康熙也不明白裕亲王为什么会参与皇子争斗中来,直到裕亲王第二次请罪他才明白。
并非裕亲王第二次请罪折上告谁的罪,他只说自己罪过。
康熙明白是因他想起上一次二哥福全的告罪,是因替大阿哥胤禔顶罪,其他皇子都可以,但福全不想大阿哥登上皇位。
想明白之后,康熙同意了福全的闭门思过,暂时撤其职。
常宁便顶了上来,因为比起其他宗室叔叔们,康熙觉得弟弟相对靠谱些。
其实,比起康熙的儿子,他的兄弟似乎更不好当。
福全看似受宠,什么时候都提到他,尤其是在表达兄弟情深的时候,实际上被防备颇深,还时不时背锅。
常宁更好不到哪里去,明确野史到史书都在说康熙不喜欢这个弟弟,待他还不如二哥福全呢。
身为亲王,两人都不长命。
恭亲王常宁比福全还早一步死,死后第三子海善只是袭贝勒爵,不久被夺爵,二子袭爵,被降为镇国公。
马佳芸兰与常宁有联系,不是通过胤祉,也不是在京城,而是通过常宁嫁到科尔沁草原的和硕纯禧公主。
再说回太子对朝政几乎失控,大阿哥有纳兰明珠的帮扶,还有大福晋娘家阿玛任吏部尚书,似乎能占便宜。
但吏部尚书未免太明显,属于康熙重点盯防对象,哪怕最后还是插了人手,但和胤祉比起来,天差地远。
这日,终于忙完的胤祉带着二福晋进宫向额娘请安,几人不可避免委婉聊一聊这几个月的惊心动魄。
胤祉用密语道歉:“汗阿玛对儿臣的防备心越来越重,是儿臣连累额娘。”
“谈什么连累,现在我还轻松点。”马佳芸兰这话讲的绝对出自真心,管理后宫是帮康熙管理,哪有给自己干活更愉快的,难道她手里还缺工作吗?
至于宫中地位问题。
马佳芸兰再怎么说都是荣贵妃,名下有儿有女,谁管宫务都会给她几分面子,不管是瑾妃、宜妃,还是宣妃。
何况宣妃与她关系一向因蒙古和太后不错,瑾妃面上过得去,宜妃看似与她不合,实际上是个聪明人,佟皇贵妃和惠妃与她一样,宫里现在和以前几乎没差。
唯一可惜的还是马佳芸兰处理宫外之事的途径又断几个,之前是靠胤祉及其伴读,现在不得不靠两个孙子及其伴读,这种隐隐藏藏的程序的确麻烦了些。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胤祉能明显感觉到汗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