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赏花升职》 150-158(第5/8页)
这里也一并给砍了,万岁爷更躲不过。
今天这一场聚会大阿哥党的心腹都在,八阿哥没被邀请。
纳兰明珠一听江南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只大阿哥被这个弟弟摆了一道,把与太子的矛盾明晃晃摆在桌上,在太子眼中已是大阿哥断他一臂,以太子的心性,太子党与大阿哥党再无合作可能。
他才好不容易劝得大阿哥以大局为重,这才过去几天……
纳兰明珠和太子一样,虽然没有找到证据,但都怀疑这件事与胤祉脱不开关系,指不定八阿哥已经另投他主。
胤祉:
……没有!
……不是,不愧是兄弟,你们两个真的一点儿都不担心后面的弟弟们吗?
……还有人比你危险?
胤禔胤礽两人相视一看,表情瞬变,扭头转开。
或许也正是因大阿哥和太子这种态度,后面的弟弟们生存空间更大,也更容易成长。
又有一位谋臣说:“这是一个搬倒太子的绝佳机会,若是错过,也许以后来便不会再遇见这样的好时机。”
纳兰明珠摸着胡子沉思,若是朝中只有大阿哥和太子,他这个时候,怎么都会拼尽全力把政敌拉下来。
但朝堂上不止太子和大阿哥,还有第三方势力,第三方势力不比他们弱,他有几分迟疑:“彦亲王那边有什么行动?”
“倒是没有。”
“但彦亲王和我们爷不同,爷在江南揭发这件事害索额图被抓,已经将太子得罪,继不继续得罪,在太子眼中都一样。”还不如继续下去,把太子压下去。
纳兰明珠觉得这也对,难得出现一个好时机,政敌入坑,怎么也不能让他爬起来,他只叹这一阿哥果真奸诈,搭了个桥梁让他们冲锋在前,他却只做那只坐等果实的黄雀。
不行,他们大阿哥党不能一次耗出去,还得找个帮手才行。
纳兰明珠对着几位谋臣招了招手,让其中两人亲自去一趟佟家。
佟家自从被一阿哥揭露狼子野心,是最恨一阿哥的人,过去滑不溜秋的他们倒是有趟入这一局浑水的意思。
佟家多次示好大阿哥。
纳兰明珠对其忠心是不怎么信的,他们以前能广撒网,现在也可以,但信与不信,用对了地方都是一把刀,只看佟家如何选择,愿不愿意当这把刀。
这也是纳兰明珠回应佟家的示好,看对方是否愿意真的递出投名状,而不是一直在暗中锦上添花而已。
这三天时间,京城表面风平浪静,私底下波涛汹涌。
唯有还未卷入夺嫡之争的臣子们夜里能睡个好觉,有的还有心情吃吃瓜、围观热闹,思考自己该如何选择应对这一场关于同样事关未来的人生赌局。
终到第四天,不少官员都没睡好,顶着遮不住的黑眼圈来上朝。
上朝之后,康熙却没有马上说审判索额图的事情,先把朱三太子拿出来热一热身,之前不在江南处理,也是因朱三太子这些年总是被反清复明的人拿出来蹦哒,需要杀鸡儆猴给天下人看才行。
话说冲在反清复明前沿的白莲花教也很有意思,不是评价他们反清复明这个理想不够宏大,而是白莲教这个组织理想一直很宏大,在元反元,在明反明,在清反清,看来造反的确能为他们教派得到不小利益。
朝臣们谁不知朱三太子是康熙的心腹大患,一个都说诛其九族,反是与朱三太子有牵扯的人也一并砍头。
这个时候,一阿哥胤祉却上前半步,似有不同意见。???!!!
什么鬼?
彦亲王这是没睡醒还是怎么的?怎么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难道不知道现在说的是审判朱三太子的事情而不是索额图。
莫非他晕了头要给朱三太子请罪不成?这亲王之位不想要了。
众朝臣瞳孔地震中。
康熙也有点吃惊,他并没有表现出现出来,依旧平静地让胤祉说下去。
第156章
“诛杀朱三太子诚然能让大清狠狠出一口恶气,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胤祉又解释个中因由。
朱三太子不过是白莲花等反清复明团体竖起来的精神旗帜,放到前朝,白莲花教他们也能打着光复唐宋的旗帜来,也还是因元朝也属于外族。
诛杀朱三太子并不能完全消灭这些躲躲藏藏小团体。
而且大清也不是第一次抓住朱三太子,只不过先前的是假的,这回他们知道是真的,但天下人不知,万一反清复明团一口咬定这是假的?谁又知真假呢。
真真假假更难说清。
康熙沉吟:
“你又有何计?”
胤祉以史为鉴,讲了楚汉之争的历史,汉高祖刘邦绝对是一个不按常理的君王,史书上也记下了许多其有趣又有效的谋计。
比如对项家。
楚霸王项羽自杀后,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刘邦并未对项家赶尽杀绝,而是干了一件让人不知如何评价的事情,为其赐姓刘,还封了某个项家人为侯。
这并一定是刘邦有多善良,但他是真狗,此计让项家人,不,新的刘家人连造反复仇都不再明正言顺下去。
“汗阿玛可效仿汉高祖之计。”
当然,不一定赐姓,康熙没有刘邦那么舍得下脸面和不在乎敌我,但清朝还有一个独特的赏赐——抬旗。
胤祉献计:“汗阿玛可为朱三太子及其后人抬旗。”
从根本上打击朱三太子势力,且有真朱三太子在那里,总不会时不时被反清复明再弄遛一个朱三太子,也是打假的最佳例证。
朝臣们一听这计,只言彦亲王果真不简单,灭九族与抬旗,前者狠,后者毒,也不知哪一个对老朱家恒更难受些,朱三太子并不像其部分先祖那么有骨气。
他们不仅佩服胤祉这计策,更佩服胤祉在什么环境下想的这计策。
太子党和大阿哥党已经斗得白热化,不少朝臣被拖下水,朝堂一片乌七八黑,关注点都在上面。
谁还在乎朱三太子?
但彦亲王在乎,不管什么时候,他似乎都是把这大清江山社稷摆在最前面,也因此,才为大清献出多个利国利民之大计。
他如今的权利地位不是说与出身全然无关,但至少有一半来源于真实材料,与他相比,太子和大阿哥就有点不够看,太子党首脑索额图还干出诸多恶事。
以上属于少数朝臣内心的腹议,很有一部分属于中立党。
康熙为了定人心也不知使过多少计策,这一计一听便知可行,非常可行,能够为大清解决一大头疼难题,遂同意胤祉计策,还夸了一句:“大善。”
为了不独夸胤祉,把八阿哥胤禩也拎出来遛一遛,夸他年少有为。
二人出列跪下谢恩。
胤禩看似因汉阿玛的夸奖激动地红了脸,实际上他高兴归高兴,却没那么高兴,毕竟本来活捉朱三太子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为此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