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赏花升职》 100-110(第5/15页)

还能让它更乱一些。

    除了以上动作,塔娜一直在等待时机,一个完全吞并漠北的时机。

    也因此,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她并没有对噶尔丹全力打击,也未花精力去切断他与罗刹国的联系,甚至还装示弱来诱噶尔丹南下才好一战歼之。

    这也是康熙的策略,并把这个任务暗中交由给她,如今已然完美完成。

    近日,噶尔丹卷土重来,率骑兵三万,又向罗刹国借得上万鸟枪兵,东掠位于克鲁伦河流域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沿河而下,进驻巴颜乌兰以东地区,准备攻打漠南[1]。

    塔娜立刻将信息上报京城汗阿玛的同时,也再次申请随军出战。

    为了这场战斗,她早早地筹备上捐一批防寒防雨保暖衣物、准备在越过沙漠和沼泽地时铺路木具等,并且推荐许多熟悉情况的蒙古本地人向导,这也是向汗阿玛再一次明示自己效忠大清的决心。

    额娘说的对,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做多做少,都尽力让它利益最大化,有些情感,常常表达才能不断续航。

    第104章

    收到固伦荣宪长公主从蒙古传来的消息后,康熙当下做了个决定——

    第二次御驾亲征。

    朝臣们的第一反应还是规劝他,毕竟康熙上一次出征就差点儿没回来,虽然是疟疾导致,但怎么看都不吉利。

    然而这个时期的康熙还在壮年时期,依旧是一个面对困境勇往直前的君主,正因上一次的虎头蛇尾,这一次他更需要出征证明自己,也证明大清的坚不可摧。

    规劝不了,只能商量万全的准备,跟随亲征的重臣等。

    康熙没有再一起启用宗室下五旗的打算,宗室的旗主领主都在京城歇着,为了一视同仁,他一向看重的二皇兄裕亲王福全这次也没有重用,闲赋在家。

    福全其实也一直没有忘记当初的事情,即便知道不全是这个原因,但他还是把这归于上一次错误影响蔓延至今。

    他心里便不痛快起来,尤其是对大阿哥,芥蒂越来越深。

    康熙不启用宗室,但不代表不重视爱新觉罗,他只是想把自己已经长成青苗的儿子们,插入各个八旗势力当中,得到成长,同时也是削弱宗室的兵权。

    这也意味着伴随,御驾亲征消息一出,皇子们迎来一次绝佳的立功机会。

    大阿哥胤禔还等着一雪前耻,他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即跪下请求随行出征;二阿哥胤祉一直有野心,这种能够直接触碰兵权与八旗士兵们共度苦难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得好好抓住,和大阿哥一样请求,愿当巴图鲁,为大清效犬马之劳。

    太子,哦,太子监国,但监国的胤礽并没有那么开心。

    首先,这不是胤礽第一次监国,他已经清楚即便监国,康熙的权限被对敞开的只是其中甚少一部分;其次,两位兄长与军功频繁亲密接触,此长彼消,也让胤礽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何况还有也开始成长起来的弟弟们在后面追赶。

    胤礽恨不得自己也出征,但知道这完全不可能,只能站出来意思一下,这种被排在外的心情十分复杂。

    四阿哥胤禛虽然骑射上面并不出众,且他不打算搅和三位兄长的夺嫡漩涡,但这种能够挣爵位、立功劳的大清国事,他也义不容辞,申请随军出征。

    五阿哥、六阿哥其实对战场并没多大执念。

    但这一年顿,他们在康熙的准许下,与戴梓接触,在戴梓的辅助下,真正实践意义上的学习了解鸟枪、子母炮。

    在拆解过后,很快,他们便对枪与炮做了进一步的改良。

    值得一提,他们的额娘也参与其中。

    马佳芸兰其实对于热武器了解甚少,以前顶多玩一玩线上游戏,型号可以说出一些,但原理从没涉及过,军工厂来学校招他们专业都是硕士起步,根本无缘。

    也就是说她和五阿哥、六阿哥的起点差不多一样,他们还可以摸一摸鸟枪与炮火的实物,但她只能盯着图纸研究。

    马佳芸兰并不气馁,并且对枪炮很有兴趣,哪个女人能拒绝的了枪与炮呢?

    没有!

    真的有点羡慕塔娜他们,也不知道她能够拿起枪时还承担的起它们的后坐力不?

    正因兴趣浓厚,马佳芸兰学习的速度并不比他们慢,这也多亏这些年不曾间断的回忆与学习。

    而且,经过现代知识大爆炸时代,她了解的始终比他们广一些,比如材质、性能、结构等,有时候一点点小知识灵光闪过,也能将乾坤扭转。

    马佳芸兰提出的建议可能与他们相撞,又在他们之前先解决,有时甚至是他们未思考到的新观点。

    “额娘太强。”

    五阿哥、六阿哥也有与自家额娘良性竞争心理,当他们提出超过自家额娘的设计时,心中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他们的合作者之一,戴梓也是一个天赋型人才。

    他对于流放不可能完全不记恨。

    但这是封建社会,现实不得不低头,人们往往局限于皇权大于天,他将更多记恨放到谄媚的南怀仁身上,且也需要为了子孙后代考虑。

    戴梓收到命令重新进京到工部入职,官级还是不高,但怎么说都是一个京官。

    而且能够亲自与南怀仁对峙,看见他心有不甘的惊讶表情,知道他的权力在一点点瓦解,有种大仇得报的爽感。

    再者,他是真心对枪炮有浓郁兴趣。

    戴梓一开始对五阿哥、六阿哥是抱着怀疑态度,直到接触了一个上午,三人一下子变混熟,视彼此引为知己。

    戴梓承认,五阿哥、六阿哥的确是天才,一点就透不说,他们还知道他许多不懂的知识,有些原理摊开来说很简单,但却是他思考了几年未解决的难题。

    五阿哥、六阿哥也很喜欢戴梓这个能够跟得上他们一部分节奏的人才,听说戴梓的一个儿子与最大的孙子也很有天赋。

    这不得火速培养起来?

    戴梓的儿子科举屡次失败,但因工学天赋被五贝子、六贝子看中,招为门臣,连彦郡王也爱屋及乌,对戴梓一家礼遇有加。

    此外,戴梓与五阿哥、六阿哥交流增多,尤其是与六阿哥相处的时间最多,他是一个发现两位阿哥背后有一个“高人”。

    这个高人是谁?

    戴梓有点好奇,一开始并没有猜出来,甚至猜过万岁爷,直到私下碰见彦郡王,发现他并不是对此一无所知。

    又结合一些或真或假的事迹传言,尤其是自鸣钟与玻璃,他终于猜测到钟粹宫荣妃娘娘身上。

    这可真是——

    巾帼不让须眉啊。

    也难怪荣妃娘娘能够教导出像荣宪公主、彦郡王、五贝子、六贝子这样的人才,也打破戴梓对于女人的印象。

    他有个小孙女很擅长计数,说不定天赋比孙子还高一些。

    戴梓对于比自己强的人是真心钦佩,但多年来的穷困潦倒已经让他不像以前一样情商低,至少懂得更多人情世故,他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