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赏花升职》 100-110(第13/15页)

弟,只因他感受到过一种非常低端的“轻视”。

    其他兄弟可能也有,但十五阿哥最多;十五阿哥年纪大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明显,但还是在他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

    再加上胤祐与宗室也从不来往,闹洞房的喜庆氛围比门口大红灯笼还不如,七福晋也同样面色不佳。

    一众妯娌看得不忍。

    不管是很倒霉花了多少年才嫁入毓庆宫的太子妃,还是生了四个格格才生一个阿哥整个人看上去比其他妯娌大两轮的直郡王福晋,她们的确也吃过不少苦,但至少得到丈夫的另一半尊重。

    正僵持着,二福晋颜扎吉朵突然开口:“今天的新娘子可真漂亮。”

    五福晋、六福晋也帮忙搭腔,她们夸奖的话简直脱口而出,大概是跟着额娘学习的,娘娘从不吝啬夸奖她们,钟粹宫人的情绪表达往往都很直白。

    不一会儿,太子妃瓜尔佳氏已经笑着点头:“可不?让本宫想到阿阁主人《梅兰佳话》里一句诗,‘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七弟可真有福。”

    “妾身的文采不如太子妃,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刚出月子的伊尔根觉罗氏也搭话,“只觉得七弟妹浑身上下无一不适。”

    “朱唇皓齿、仪态万方。”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也这么补充。

    其他宗室夫妇不可能不给太子妃和皇子福晋面子,也是各种夸奖话不断蹦出。

    七福晋故作羞意的垂头,掩饰她眼睛里快要掉下的眼泪。

    第110章

    次日,七阿哥夫妇入宫向康熙、皇太后、佟皇贵妃、荣瑾惠宜四妃、端嫔、禧嫔、成贵人请安。

    这一场婚事,七福晋在得知七阿哥后院有格格怀孕时,便隐隐抑郁。

    不论是聘礼,亦或者成亲,七阿哥的态度更让哈达纳喇家寒了心。

    成亲当日,哈达纳喇氏又哭了好几回,三回在娘家,两回在洞房。

    正当她觉得此人无望时,二福晋她们的善意成了她今天感受到的第一束光,她哪有妯娌们说的那么好。

    哈达纳喇氏也不指望七阿哥了,七阿哥的无言、两人的静默、新婚之夜他竟然提到格格与庶子……怕自己怠慢了他们。

    一出出,一桩桩,寒了的心更加冰冰凉。

    但哈达纳喇氏也通过妯娌们的赞誉想明白,她是圣上爷亲自赐的皇子福晋,不管七阿哥如何,只要她不出大错,便永远是皇子福晋,谁都越不过去。

    一夜长大。

    今日入宫请安的七福晋看着成长了许多,不是说外表,十五岁终究是少女,而是指个人气质与谈吐。

    马佳芸兰见到时还有点惊讶,毕竟这个姑娘前世一直给人一种被悲伤忧郁笼罩的感觉,又经历一个女儿不幸早夭一个女儿远嫁去世,最后也郁郁而终,撒手人寰。

    尽管胤祐后来过得不错,平安过度了夺嫡漩涡,但作为福晋的哈达纳喇氏一生苦闷,他的后福倒是都被后院几个侧福晋以及她们的子女享了。

    现在这种变化也不错。

    一个才十五岁的姑娘,本不该承担那么多的伤春悲秋。

    马佳芸兰把早早准备的礼物上赐了下去,基本上首饰绸缎之类,她又对着七福晋一顿猛夸:“刚进门时差点被迷了眼,我瞧着这是从哪里来的神仙妃子人物。”

    “当不得娘娘如此夸奖。”哈达纳喇氏面上一红,难怪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说话像裹了一层糖霜,根子在这里呢。

    外面人最羡慕二福晋、五福晋、六福晋过得最幸福,也有人酸些说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福,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一番接触才看明白,果真幸福。

    哈达纳喇氏这一路收获的祝福都挺多,又以在粹宫最舒心。

    端嫔、禧嫔、成贵人对七福晋都还不错,成贵人本来还有一点儿子被抢的酸涩,但在知道七阿哥一系列操作后,对儿媳也有丢丢愧疚。

    毕竟这儿媳她们当初看中还不敢想,在万岁爷赐婚时都有一种中大奖的喜悦,七阿哥怎么就不喜欢呢?

    七福晋的皇家生活自此展开,她的确很喜欢和妯娌联系,纯粹的,并不代表自家爷们儿。

    嫂嫂们见她实在真心,人又不错,多一个不涉及政治利益的闺蜜挺难的,也与她交好。

    大福晋其实也想明白了,她顾及大阿哥但不需要顾及婆婆的喜怒,只要大阿哥不在意,与二福晋她们走近一点也没什么。

    一来一往间,连太子妃与大福晋平日里的交际都不像太子与大阿哥那么剑拔弩张,皇家妯娌间的关系竟因七福晋的到来润滑不少。

    七阿哥的事情一办,今年也差不多快到春节了。

    因今年喜事频频,再加上蒙古内乱解决了一半,进入腊月,康熙猛得一下子册封了两个妃位。

    先是咸福宫外的博尔济吉特氏晋为宣妃,又有储秀宫的赫舍里氏晋为平妃。

    两个封号都有着好寓意。

    宣,明亮的、宽舒的、疏通书写之意;而平,并不是后人揣测的什么平平无奇或稀疏平常,语平舒也,爰礼者,平和公正,更多时候是一个褒义字。

    宣妃与平妃都是一下子从庶妃跃升数个阶级,直登妃位,享了这么些年的特权阶级终但没有妃位究是虚的,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面对一些尴尬场面。

    现在妃位宝册入手,才是真正实至名归。

    册封过后,各个宫都往咸福宫和储秀宫一前一后送礼。

    先是皇太后,其实皇太后基本上不需要送任何妃嫔册封礼,当年怕是只有早逝的博尔济吉特慧妃、仁孝皇后、孝昭仁皇后有过,连佟皇贵妃都没有。

    但这次不是又有一位博尔济吉特妃吗,作为宣妃的背后靠山,太后在这种关键时刻,当然得站出来护一番。

    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当然是最顶尖的。

    珍珠都是最名贵的东珠,个个圆润饱满,又有簪、钗、冠、耳饰、手镯等首饰零零碎碎几百件珍品,金光闪闪,珠光宝气。

    既有罗纹缎、金丝缎、八丝缎、二色缎、缂丝等精品丝织品,又有貂、狐、猞猁、虎、豹等细裘。

    还有一些刚进贡上来的贡品,来自于长白山林区的雪蛤膏,药食同源的化州橘红,腊月里少见的蔬菜冬笋等,让人哭笑不得。

    一匣子接一匣子,一箱又一箱,如流水一样入了咸福宫。

    不知道的人看见,还以为这是哪家姑娘出嫁的嫁妆,或许在皇太后心中,这也本来就是她为宣妃准备的嫁妆。

    康熙听到也是面上一愣,随后他更关心皇太后赐了这么多东西出去,寿康宫里是否会缺什么东西。

    他忙去寿康宫探望。

    “额娘”一词在康熙心里其实有着很重的地位,血脉亲情也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诚然孝康太后占据其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皇太后也不是完全没有分量,这些年他对皇太后的孝顺有目共睹。

    当中确实有面子工程,但也不乏真心。

    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