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夫君考状元: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70-80(第8/15页)

能求食以养小人。

    俗谚文题往往是出于趣味,但孔退之借题发挥却并未写成单纯的游戏之作,他的破题语言流畅,意旨明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

    当然,袁源还以殷志月考中所作的八股文为例,指出了个别问题,但也表扬了文章的优点。殷志感受到了众人投来的羡慕的目光,心中得意,表面却谦虚。

    他专门看了坐在不远处的肖平一眼,发现肖平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十分平静。殷志微微有些失望,同时觉得自己猜到了肖平的一条终南捷径,就是在讲堂中装出十分用功的模样,以便给先生留下好印象。得了先生的嘉许,自然会有不少好处。比如撞题之后,先生也会给个好成绩。

    殷志很想当堂将肖平背诵《小题文府》蒙混过关之事予以揭穿,又担心袁源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便道:“先生,可否带我们练习几个破题?”

    袁源道:“我正有此意。”

    殷志不由一喜,他认为,不管肖平采用什么方式在月考中蒙混过关,可是在讲堂上,他是不可能有取巧的机会的。

    殷志想:大概每个讲郎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吧。好,既然如此的话,我就表现得比肖平更优秀,让先生青睐于我。

    基于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殷志认为整个讲堂之中,除了讲郎之外,没有谁破题比得了他。第一堂课,他就要一鸣惊人!

    第76章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纯属意外

    讲郎袁源要带领弟子当堂演练破题,在座的大多数学生都集中精神。

    汪洙的神童诗中有这样一句:“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不仅是在科举时,平日里练习切磋,读书人也不愿居于人后。能在讲郎和如此多的同窗面前出一次风头,是很多学生都期待的事情。

    袁源略一思索,便给出了第一题:“居则曰:‘不吾知也。’”

    这是《论语先进》中的内容,原文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这一段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大家都十分熟悉。当年督学杨秋池还用这一篇考校过解鉴和肖平。

    袁源说完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在努力思考如何破题,似殷志一般的,则期待在讲堂上一鸣惊人。

    肖平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小题文府》中的种种破题。他迅速过滤了一遍自己记住的破题方式,在尝试模仿前人的技巧拟出破题。

    殷志很快想了一个,但觉得平平,心中十分矛盾,不知道该不该说出。

    一些学生念念有词,不过往往有了前一句,却迟迟想不出下一句。还有一些学生,习惯将想法付诸纸上,不过写了好几行,又都涂掉了。

    袁源看了肖平和殷志的表情,心知这二人是有了。他有心叫二人起来回答,却不经意间看到了坐在讲堂后面的曾芸芸正专注地盯着窗外天空中的一行鸿雁。

    当日曾芸芸题联,袁源也在场,曾芸芸的敏捷才思,让他印象深刻。诗词一道如此,八股文呢?袁源突然想试一试曾芸芸的水平,便道:“曾芸芸,可否由你来破题?”

    曾芸芸被叫了名字,猛地回过神来,发现讲堂内所有的人都在看她。她忍不住问:“怎么了?”

    除了肖平之外,所有的学生都哄笑起来。

    袁源的脸上也带着笑,又将题目重复了一遍。

    殷志等人是知道曾芸芸与肖平关系密切的,倒是期待看曾芸芸出丑。破题哪里会轻松,看他如何敷衍罢了!到时候,他们不会介意送上嘲讽的笑容。

    曾芸芸有些后悔:早知道不来旁听。这位先生讲得倒是不错,可就是多事。

    感受到大家的目光聚拢过来,曾芸芸不愿意继续成为讲堂内的焦点,大脑快速运转,早已给出了破题:“以诸贤而不遇,宜其不能无感也。”

    曾芸芸这个破题,乃是先贤际遇之难起笔。选择的手法虽然是很平常的正起式,但是文笔中却带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袁源十分惊讶曾芸芸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如此精彩的破题,忍不住问:“如果这样破题,你将如何承起和起讲?”

    曾芸芸暗想:真麻烦,问个没完没了。可她不便转身就走,只好耐着性子道:

    “夫诸贤何如人也,而莫之知耶?居而有感,则其望世殷矣!

    今夫遇合之难有生所共悲也;意气之感贤者所不能忘也。士生斯世亦既蒿目时艰矣,而犹然伏处衡茅,又安能默默以终耶?”

    曾芸芸道罢,袁源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家都吓了一跳,袁源却道:“实在精彩至极!”

    他忍不住又重复了一遍曾芸芸的破题、承题和起讲,随后给弟子们解释道:“此文从贤能之士遇合之难发起议论,为生当斯世、蒿目时艰,有心报国、无处施展的贤能之士大鸣不平。疏宕之间,有萧瑟悲凉之感。诸生当要牢记:好的八股文,也是可以淋漓尽致表达情感的!”

    袁源讲评到此,还不尽兴,继续道:“大家仔细品味,曾芸芸首句正面指出当时遇合之难让世人共悲,次句承接上句道诸贤之感叹,第三句阐明诸贤感叹之原因,第四句切次句,第五句切首句作结。短短五句,层层表达,虚灵圆转而不滞涩,真是绝妙!”

    曾芸芸吟诵时,大家只是觉得好,但一时间还品不出好在哪里。经过袁源讲解,大家才明白,这片八股文的开头实在精彩。若是在考场之上有这种发挥,任是谁判卷,都会为之折服。

    袁源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一般,眼睛都在冒光。他问曾芸芸:“我再出一题,你不用正起法,可敢用反起法一试?”

    曾芸芸懒散地点了点头,道:“先生,我试试吧。”

    袁源略一思考,却只给出了四个字:“一匡天下。”

    袁源话音一落,讲堂内有些哗然。这道题,太难了,也太刁了。

    “一匡天下”出自出自《论语宪问》,意指使天下的一切事情都得到纠正。原文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题目越简单,切入点就越烦乱,偏偏还要反起,更是难上加难。上一题,大家还各自思考。这一题,哪怕殷志这样好胜之人,也放弃了。反正做不出,想了也白搭。

    曾芸芸瞥了一眼窗外,那排鸿雁早已飞远。她不由有些遗憾。想到大家还在等她答题,只好道:“霸佐有辅世之功,圣人所以取之矣。”

    曾芸芸说完,不需要袁源点醒,大家都各自赞叹:“果然是好!亏他想得出!”

    这一句重点是“辅世之功”四个字。为何辅世?自然是因为春秋时天下不正。如此,便可反衬管仲一匡天下之功。至于后文,自然而然是写春秋时天下如何不正。

    曾芸芸的这次破题十分扎实,且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直接为下文起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个破题,哪怕功底很一般的读书人,只要熟悉八股文的章法,也能作出一篇不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