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160-170(第18/32页)
纷纷起身。
邵芙蕖和陈申互相对视,都有点晕乎,又莫名松了口气。
乖乖,这阵仗场面,他俩实在有点遭不住啊。
好在百官前来跪拜之后,也没有过多叨扰。
而徐亨更是命人打听出此地属于洛州、辛县辖下的黄庄村,还把村长喊了过来。
“你便是黄庄村的村长?不必惊慌,这是咱江国的皇帝陛下。”
徐亨温声对村长说道:“此次,陛下亲临洛州,为治理蝗灾、旱灾而来。路过辛县,瞧见地里蝗虫肆虐,所以准备用鸭子来除蝗。稍后,你要协同村子里的人,帮忙管理鸭子。这些鸭子都是从定州借来的,将来需要归还,切记告知村民,万勿私自克扣。”
黄庄村的村长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此刻早已经被那一千辆拖拉机,和三万大军吓得心脏怦怦跳。
因为紧张,其实他都没听懂徐亨话里的意思,只顾着点头不停说‘中’。
而知会过村长以后。
徐亨当即组织人手,把定州陆续赶来的板车打开,朝着田地里赶去。
嘎嘎嘎嘎嘎——
一时间,整个世界仿佛都是鸭子的叫声。
“庚年,你说,真能有用吗?”
邵芙蕖拉着儿子的手,看着那鸭子浩浩荡荡的冲进田地,有点紧张。
陈申也看向儿子,目露期待。
蝗虫肆虐的场面,他们刚刚都看过,对这种害虫,自然痛恨。
但鸭子究竟能不能吃蝗虫,能吃多少,都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这些蝗虫实在太多了,遍地都是,令人心生绝望。
连在场的百官,以及士兵们,都略显忐忑的看着这一幕。
陈庚年笃定笑道:“娘你放心,绝对有用的。”
后世的种花家也曾发生过不少蝗灾,鸭子大军治理蝗灾的成效,可是相当的好。
而且蝗虫属于‘高蛋白食物’,鸭子吃了以后,不仅能长得更加壮硕,而且肉质肥美,下的蛋也会更多、更大。
所以这次向定州借十万只鸭子,陈庚年开出的条件是,三个月后,还回去十五万只鸭子,包括三万枚鸭蛋。
蝗虫,是喂养鸭子最好的食物!-
黄六妮家的田地,在黄家村外侧。
所以,当板车上的鸭子被放出来后不久,大量的鸭子就朝着他们家田地‘嘎嘎嘎’扑腾着奔来。
鸭子这玩意儿,在洛州农村属于稀罕玩意儿。
一次性瞧见这么多鸭子,黄家人都有些无措,七妹和八弟甚至害怕的往哥哥、姐姐们身后躲。
黄六妮也有些慌。
她倒不是怕鸭子,她是害怕外面的拖拉机、以及穿着铠甲的士兵,不知道这些人想要做什么。
可很快,黄六妮就忘记害怕了。
因为,成群结队的鸭子,扑楞着翅膀,嘎嘎叫着扑棱进了她家的粮田。
蝗虫的味道简直令鸭子兴奋。
它们进入田地以后,张开嘴迅速开始吞食。大概是因为味道太好,一边吞食,还一边兴奋的嘎嘎叫。
一只、两只鸭子当然起不到作用。
可当成千上百、甚至上万只鸭子走进田地里以后,那个场面简直震撼。
人们怎么都抓不完,束手无措的蝗虫,正在迅速被鸭子们吃进肚子里。
甚至几个呼吸的时间。
眼前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蝗虫,就被鸭子们吃干净了。
蝗虫所过之处,粮食消失殆尽。
鸭子所过之处,蝗虫消失殆尽!
黄六妮惊呆了。
周围本来还在担惊受怕的村民们,在瞧见这一幕以后,都激动的大喊大叫。
“鸭子把蝗虫都吃了!”
“太好了,太好了!”
“这吃蝗虫的速度太快了,一眨眼,一大片蝗虫都没了。”
黄庄村的村长,这个时候终于从呆滞中回过神来。
老实巴交的老农痛哭流涕下跪,给陈庚年磕头道谢,随后激动的冲上田埂,带着哭腔大声嚷嚷道:“黄庄村的,都赶紧来帮忙赶鸭子!谁都别起坏心思,哪个敢偷鸭子,老子敲死他!!这些鸭子,是皇帝陛下给咱救命用的啊,吃完了蝗虫才能保住粮食!”
听闻村长的喊声,村民们都兴奋的赶来。
大家一边激动抹眼泪,一边赶着鸭子往田地里送。
黄家人也兴奋的加入进来。
连年纪最小的七妹、八弟,都踉跄着来帮忙赶鸭子。
漫山遍野的田地里,以前都是蝗虫,现在则全都是鸭子。
嘎嘎嘎嘎嘎。
鸭子叫声不断,本来应该是个很吵的画面。
但无数百姓们站在田埂上,看着他们深痛欲绝、却无可奈何的蝗虫被鸭子们吃掉,既解气,又振奋。
鸭子大军吃蝗虫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短短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几百亩地、数不清的蝗虫都被吞食干净。
本来哀声遍地的黄庄村,到处都是百姓们的欢呼声。
而这个好消息,也从黄庄村迅速传递到整个辛县,随后又朝着其余县区,甚至整个洛州风一般蔓延开来——
“陛下带领着十万只鸭子来给咱们老百姓治理蝗虫啦!那鸭子厉害的很,一上午吃了几百亩地的蝗虫!洛州蝗灾有救了!”
田地里正面对蝗灾抹眼泪的农民们闻言,眼睛里都浮现出振奋的光。
167 ? 167
◎蒸汽挖掘机,兴修水利,女工日化厂。◎
短短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 十万只鸭子大军,吃掉了黄庄村好几百亩地的蝗虫。
百姓们喜极而泣。
黄庄村的村民们,在村长的带领下, 纷纷来给陈庚年磕头道谢。
然而当这些村民们结伴来谢恩的时候,包括陈庚年在内,他身后的百官,以及陈申邵芙蕖等人,都沉默了。
因为人真的太多了。
以前在他们江县, 一个村两百多人属于正常,超过三百人都算是大的村落。
然而这个黄庄村,人口足足有七八百人。
每家每户基本都是十几个人。
放眼看去,人们面黄肌瘦,穿的也破破烂烂, 年纪小点的孩子甚至没有鞋子, 都是赤着脚,身上也脏兮兮的。
难怪洛州总是缺粮, 总是常年饿死人。
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苦过来的啊。
陈庚年叹了口气。
灭蝗虫、治旱灾只是最基础的,得全方位带领这里的百姓脱贫才行。
洛州知府张开冀是下午赶到的。
他一路气喘吁吁过来,距离老远就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