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长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戏长风》 40-50(第9/19页)

, 引得满朝哗然。

    毕竟, 剑南道东临华南道, 北接华北道, 两道皆富饶丰足, 就算剑南道今年收成欠缺,但华南华北两道早已奉旨救济, 按理说不该出现暴/乱。

    当然, 满朝文武百官, 怎么可能真的没人知道真相?

    黄州灾情凶凶,民不聊生, 甚至一度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但经过金文焕和冯太后的联合运作,早已变成奏折上一句轻飘飘的“无大疫, 民饱食, 尚安”。

    至于黄州真实情况, 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选择私下赈灾。

    只是,两个党派羽翼下的官僚联盟都早已腐败不堪,那怕巨大的灾祸临前,那怕亲眼目睹了流民惨状,他们关心的也只会是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愿出力出血,最后的赈灾又变成了残酷的镇压。

    幸运的是,苏洛屿一直在暗中介入,想方设法说服义商调粮,逼迫罗彬等两州世家官吏伸出援手,并令郭宣亲往治疫,生生将堕入深潭的黄州扶拽起来。

    只是,苏洛屿对这笔功劳选择了瞒而不报,冯太后一党与金丞相一党见状,在稍微试探后,便鸠占鹊巢,迅速抢占了功劳。

    残忍的是,对于这一切,苏洛屿早已预料,却也深感无力。

    腐烂的是整个大楚,而非一官一人。

    苏洛屿能勉强将黄州拉回正轨,却无法顾及亟待救济的剑南道

    ——华南道最富饶的地方在黄州和阡州,黄州灾情如此,阡州勉强佐济,故而无力救济剑南道。

    华北道虽无天灾,但近年官府豪强盘剥严重,人祸不断,就算扬言交不上粮食杀头,百姓也从牙缝里扣不出半粒谷子,故而也无力救济剑南道。

    也就是说,剑南道完全孤立无援,发生暴/乱不过是迟早的事。

    但同时,残忍地讲,这对于苏洛屿也是一个机会。

    这日,郭宣与阿城并辔归来,从城南一路疾行至镇远帅府,神色匆匆。

    “爷回来了吗?”郭宣翻身下马,问看门的亲兵。

    “回将军,王爷尚在宫中议事。”

    郭宣闻言眉头一皱,没再问,同阿城进了帅府。

    等走进去一段路,阿城才开口:“如果我猜得不错,王爷应该是带着六部官员给冯太后施压去了。”

    自从阿城

    醒来后,便对苏洛屿态度冷淡,再也没有唤过其表字,只同旁人一样称呼王爷,并另寻厢房独自居住,俨然与往日截然不同。

    显然,他分明回忆起了一些东西。

    但意外的是,阿城并没有对苏洛屿刀剑相向,甚至还选择留了下来,继续为他们做事。

    实在是令人费解!

    莫非是没有完全想起来?

    不过,眼下并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郭宣迅速回神过来,顺着阿城的话问:“是因为陛下移驾别宫的原因吗?”

    阿城点头:“对,冯太后想要架空皇权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六部尚在陛下手中,自然要同冯太后抗衡,所以必然会与王爷联手,先解决剑南道暴/乱,后趁机清除冯太后党羽。”

    郭宣想了想,道:“看来金文焕那老头也会插手,毕竟他比谁都急。”

    阿城轻叹一气,皱起眉头,直言:“但愿能快些落定吧,剑南道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此番阿城与郭宣离京,正是去剑南道探看实况。

    如他们出发前所料,因剑南道暴/乱一事牵连甚广,镇压暴/乱反而成为了一件束手束脚的事,导致守军一退再退,一败再败。

    当然,也有此次暴/乱势大,一呼百应,确实势如破竹的缘故。

    “难道太后真的要弃剑南道子民不顾,弃大楚两百年基业不顾,一意孤行,酿成大错吗?”

    乾极殿内,在兵部尚书将剑南道惨败的十二封急报一并呈上,六部齐齐施压后,一直静而不发的苏洛屿终于上前,朝垂帘后的冯太后拱手一拜,厉声质问。

    冯太后面上波澜不惊,袍袖里的指甲都陷进了掌肉之中,一旁女官斗胆想要提醒,但被钱薛抬手阻止。

    “请太后下旨,立即派兵增援剑南道!”

    苏洛屿率先请旨,犀利而锋利的目光直直看向垂帘,好似一把穿透虚空直刺人心的利箭,完全没有半分为人臣子的姿态。

    所以那怕隔着垂帘,冯太后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苏洛屿的凌人气焰,还有想要替而代之的野心。

    一如当年逼宫之时的元景帝。

    “请太后下旨,立即派兵增援剑南道!”

    六部官员随之俯跪以请旨意,洪亮的声响彻整个乾极殿,带着宁为玉碎的气势,冯太后身边年纪小的宫女当即惊得浑身一颤。

    冯太后不屑地看了眼那名小宫女,钱薛会意,挥手让人将其拖了下去。

    “剑南道暴/乱如此严重,哀家也始料不及,幸而今日诸位大人相告。”冯太后从容不迫,起身面对群臣,嘴角甚至多了一点笑意,道,“既如此,当派离剑南道最近的西大营驰援,即刻发令,兵户两部协同,不得有误。”

    冯太后怎么会不知道,六部此般相逼,就是为了让她派出西大营,而她眼看无法拖延,便也不再做无用功。

    她从来不是一个不知变通,不会审时度势的人,更何况剑南道确实比她想象得要严重很多。

    同样,她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太后英断!”

    在群臣起此彼伏的违心称赞中,冯太后离开乾极殿。

    待走出段距离,钱薛上前问:“太后,兰妃怎么处置?”

    兰妃正是剑南道宜州守军主将兰骈之女,也是惯来负责替冯太后整理剑南道来往消息的心腹,自远景七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父女两已为冯太后效命十七年,从无差错。

    但显然,这次剑南道一事上,兰妃因父亲连连兵败的缘故,对冯太后进行了隐瞒,导致今日乾极殿上,她毫无准备地被苏洛屿和六部摆了一道。

    “兰妃这般隐瞒,不仅保不了她的父亲,而且还将她父亲连同哀家往火坑里推。”冯太后看了看被自己指甲划出痕迹的掌心,冷哼一声,“教了这么些年,依旧愚蠢不堪,原本倒还有几分忠心,看着勉强顺眼,现在竟连忠心也没了,既然如此,便赐死吧。”

    钱薛轻轻点头,好似只是领下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随即默默将一盒药膏递给女官,才问:“那西大营那边,太后可对宋将军有交代?”

    冯太后伸手,由女官将药膏涂抹到掌上,闻言想了想道:“提醒他,剑南道一行,去时放心做事即可,但回京时,务必要提起十二分警惕。”

    钱薛应下。

    “还有,”冯太后突然露出个古怪的笑来,道,“给江南道的那位透露点消息,毕竟只能遥遥思慕心上人,哀家看着都心疼。”

    钱薛明白,道:“陛下病重一事,奴才会想法子透露给江南道的探子。”

    “今日的太阳,虽然浓云密布,但似乎比昨日更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