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首辅追妻录》 50-60(第6/24页)
说罢,也不等江柯反应,就转身没入了雨帘中,半把雨具也未带。
如影的人潮里,熙熙攘攘都是赶回各舍的举子,江桐清隽的背影宛如鹤立,顷刻消失于人海。
虽不知他要去哪里,但江柯不难猜想,定是同卫燕有关。
*
雨丝漫天,绵密的不落一丝空隙,这场细雨,大有不肯停歇的兆头。
江桐并未去什么特别的地方。
而是去了一间成衣铺,叫来掌柜,亲手地给他一张画纸。
图上画着件姑娘家的月罗裙,别出心裁的是,那月罗裙与平常所见的不大相同,裙摆上坠着一条条镶了珍珠的丝绦,袖口也是采用了轻灵飘逸的纱带,乍一看,仙气飘飘,倒不像是凡尘女子衣柜中的衣衫,而像是九天上的仙子所着的衣裙。
掌柜是个年岁稍长的中年男子,捋了一把络腮胡赞道:“此图上的衣裙设计的精妙啊。”
江桐对于他的溢美之词并无任何回应,只淡淡道:“按照这个样子半点不差赶至出来,不知你家铺子能不能做?”
掌柜斟酌了下,询问道:“不知公子……何时要货?”
江桐从袖中掏出一定整银,搁在柜台上。
“最迟十五日。”
掌柜的瞧见那定白花花的银子,愣了愣,察觉出眼前是个豪爽的买主,面上笑开了花,“公子您算是找对地儿了,这全京城还没有我荣氏成衣铺制不出来的衣裳,您且等着吧,十五日后来取,保管让您满意。”
“多谢。”
江桐见他信誓旦旦应下,便不再多说什么,道了句谢便离去了。
车上人流汹涌,车水马龙,他一席青衫宛如孤峻的林竹,脊背始终挺得直直的,往客舍所在的那条街走。
那件罗裙的图样,是他按着从前卫燕与他言谈过的、心目中的罗裙样貌勾勒出来的。
卫燕旧岁素爱裙装,一日突觉这世间衣裙大抵都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极了,便突发奇想说了些自
己的畅想,譬如点缀些珍珠,宝石,增添些丝绦、纱带什么的,既可以添补平淡,又能不落窠臼、清新自然。
当初江桐自然没有把她的这点小心思放在心上,无甚在意地抛诸脑后。
可如今,却突然发现。
实在是愧对亏欠。
这么多年来,她送他的东西不计其数。
鞋袜、外袍,许多都是亲手缝制,用心异常。
可他,却只知道接受,从不知赠与,连一件物什都未给她过。
实在是太过不该。
来而不往非礼也,古人尚且说过,他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难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他要为她做点事,就要做点让她喜欢的,譬如她心之所想的衣裙。
至于为何要在十五日前赶至出来,那是缘于他要在放榜那日亲手给她。
届时,他不仅要让她看到他,还要让她看到他的决心。
如此想着,江桐脚步轻快起来。
氤氲的雨雾沾染在衣袍上,让人感觉潮腻,却丝毫没有消减他的情绪,江桐目光坚定,身姿峻拔,一步步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
*
文渊阁内。
烛火昼夜未熄。
连日的阅卷,让礼部的官员身心俱疲,不过案牍劳形的身疲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疲。
明和帝此番极度重视,施重压要他们擢拔出才学一流的人物,还派了素来刚直不阿的瑞阳王坐镇,更添一番威肃。
可苦就苦在这才学一等的人物实属过江之鲫,少之又少,尽管尚书同侍郎们挑灯夜览,还是难以擢选出皇帝心中所要的人才。
窗外一轮勾月涔涔。
窗内,一片沉静。
唯有刷刷的翻卷声。和时不时朱笔落在墨台的叮咚声。
夜色浓稠,一点点蔓延着,淹去光阴。
直到夤夜,老侍郎石梅的一声高喊,打破了阁内的寂阒。
“首辅大人,您快来看看这篇文章。”
话音落下,坐于高位,垂眉阅卷、沉思不语的内阁首辅高松,微微抬起了头。
烛火下,那张面孔如刀刻斧凿,棱角分明,幽深矍铄的目光,有种能穿透人心的威严感,一席绯红官袍下,依稀有年轻时的俊朗风貌。
高松在首辅之位上呆了数十载,手下弟子门生不计其数,贤德满朝,可堪公正无私四个字。
听着石梅如此赏赞,他登时从座上站起,恰好石梅亦捧着卷子过来了,两人秉烛,细细翻阅那篇策论文章。
这篇文章,全篇就着历朝历代难以解决的治水问题展开。
用词华彩,字字珠玑,当得上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其中条条策论,针砭时弊、鞭辟入里,又针针见血,见解新奇独到。
饶是这群博览群书见多识广,阅卷数载不可斗量的老臣们。
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石梅赞不绝口道:“此篇文章虽未大谈特谈如何治水,却能高屋建瓴,将重心放在防范未然、未雨绸缪之上,提出面面俱到的详解以及策略。见地高远,不同于常人千篇一律的泛泛而谈,将防水先于治水,谈得如此入木三分的,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除了石梅之外,其他被吸引来的礼部官员也纷纷赞不绝口,为此篇精彩文章所倾倒。
“当真是精彩,也不知何地的考生,想来会是个解元、魁首之类的人物。”
为了力求公平公正,每年的考卷都是用纸糊封过姓名、籍贯方可交付官员审阅。所以众人是只见其文,不知其人的。
但此刻整个文渊阁已经沸反盈天。
足可见此文章引得的轰动,这是前所未有过的。
高松为官数十载,于首辅之位上稳坐十余载,此情此景,众人为一篇策论争相歌颂的场景,还当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光凭一篇文章就能掀起波澜,那这作文章的人。
焉会是池中之物?
这样的人,将来入仕为官。定是要头一个握于手中,为己所用的,如若不然,哪日后来者居上。局面就难以掌控了。
到了那时,想必定是后果难料。
思及此,高松眸光中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暗芒。
可局面已至于此,他不得不出面发声,遂道:
“诸位同僚皆是耳聪目明,既然将此文章视作一等,本官明日便将其交付瑞阳王殿下定夺。诸位可静候佳音。”
一番话,引得众人齐齐首肯。
“首辅大人公允”
“老师公允。”
*
次日,御花园内,明和帝正闲来无事在水榭喂鱼。
另一侧的林荫道上,李玥手持长卷锦盒,步履从容地朝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