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60-66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60-66(第8/9页)

神,“我也回府准备一番。”

    报仇的机会来啦!

    “我去拟诏,”上官婉儿道,“此番绝对不能给李隆基一点机会,平乱后,我们立马诏书宣告天下。”

    “婉儿稍等,”太平公主道,“我和你一起。”

    在上官婉儿的安危上,她现在放心不下任何人。

    “嗯,”上官婉儿笑着说,“那我等公主一起。”

    太平公主进入室内,换了一身骑服,临出门前,她叮嘱女儿万泉县主,“万泉,你看好家,尤其是看住薛崇简别添乱,等阿娘回来。”

    “还有,我已经让人通知武攸暨做好公主府的戍卫了,你有事和他商量。”

    “阿娘放心!”万泉县主目光坚定道。

    第66章 第 66 章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一同乘车出了公主府, 前往皇城内,与此同时,天幕也到了尾声。

    【大唐皇室, 欲沾染皇权的人,几人能得善终呢?

    红妆时代的四个女人都经历了:被权力迫害——掌握自己能拥有的最高权力——死于权力顶峰的三个阶段。】

    【她们的终局都离不开时代背景——封建制下对男主外女主内的核心要求。

    当她们挑战封建规则,获得的权力越多, 也越接近死亡。】

    【作为失败者, 她们的形象必定会被史书涂改、抹黑。

    作为女性, 却积极参与政治, 她们的形象更加注定会被诋毁、被道德审判。】

    【武则天是个例外,后宫的顶点是皇太后,但她直接开辟了一条新路!皇太后之上还可以当皇帝!

    所以人们对她的评价更多会聚集到她当皇帝时的功过,而不是一味对她进行女子干政后的道德审判。】

    【而且武则天登基需要理由吗?有实权的皇太后都当了, 为什么放着一个最重要的皇帝名份不要?

    自古以来, 不是一直讲究名正言顺吗?武则天当皇帝也是为了更名正言顺的治理天下啊!】

    闻听此言, 吕雉精神一震, 意识到了名正则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重要意义。

    武周

    武曌听得心悦,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她做到了。

    况且, 人只要靠近权力,就会想成为权力。想当皇帝还需要理由?不应该问,人为什么不想当皇帝吗?

    【皇位,权臣能加殊礼, 接受禅让;外戚能篡夺;宦官敢废立;武将能黄袍加身,凭什么女人不能争取?

    早在春秋时《尚书》就写道‘牝鸡无晨,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从一开始,女子干政这条路就是被指责排斥的,更没有女人当皇帝这条路,是武则天自己走出了一条路。

    所以根本就没有武则天堵死了后来人的路的说法。

    在武则天之后,宋朝都还出现了临朝称制的太后呢,只不过再没有人做到像武则天一样当皇帝罢了。】

    北宋

    看着天幕,刘娥感慨万千,武则天称帝的路真的太难复制了,她做到了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但当皇帝始终差了一点。

    但好在,她现在有了助力,可以期待一下。

    【总之,出身不可选,时局不可控,人心复杂,政局纷扰,但她们当中总有人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字面意义上的成败不能定义她们的输赢。

    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女性在书写自己的故事,在时代背景下,她们的结局总缺一份圆满,但透过她们的作品和事迹,我们仍能感知到那份坚韧顽强,不服输的勇气。】

    【但好在,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在伟人和无数先辈的努力下,社会和世界已经发生了全新的变革,女性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争取自己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洋洋洒洒写下新的女性力量故事!

    本期视频到此结束。】

    天幕之下,各时空的女子听到此言后,俱都露出一个笑容,后世有改变可真好啊,虽不能得见,但祝愿后世千千万万个同伴们所愿必得,福履齐长。

    西汉

    吕雉边顺手点赞,边感叹天幕后面这段话说得不错。

    她盘点了一下当前的改变,官学有了,良种推广了,还有吕嬃、鲁元、萧何夫人、张良夫人也做出了一些实绩。

    鲁元也很努力,在政事上已经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切都在向前,她总会达成心中所愿。

    东汉,宫中

    邓绥与班昭谈到了登基一事。

    班昭开口问道:“臣听闻有人提议陛下登基,陛下是如何想的?”

    邓绥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我并无登基之意,这天下终究还是刘氏天下。”

    重要的是,她少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能握在手里的优势太少。

    不如想想怎么把皇太后临朝执政的制度确立下来,两君制必须要成为大汉不可更改的章法礼制。

    武周

    天幕播放完,李旦知道再无法拖延下去了,他带着李隆基走一步退半步的挪腾到了武则天身前。

    李旦很惜命,他扑通一声跪下,“陛下,三郎他还是个孩子。”

    一边说,李旦一边拽着李隆基的袍子,想让他也跪下。

    但李隆基拽着自己的衣服,用力从李旦手里扯回了衣袍。他一言不发的盯着武则天,用眼神传达自己的怒火。

    武曌从这个孙儿眼里看到无尽的愤怒和怨恨。

    其实,开元盛世也不一定就是非李隆基上位才可以,没了他,还能少了安史之乱。

    武周一朝,临淄郡王的名号依然存在,但那个位置上的人却渐渐消失在了大家的记忆当中。

    唐中宗时

    李隆基在天幕结束后,终于熬到了晚上,他握紧手里的刀,看着身后的一个个死士,“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死士门亮出刀剑,齐声应和。

    月亮藏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一队人马借着夜色飞速潜行在长安城中,越来越接近皇宫。

    李隆基的目标只有一个,拿下李显* ,再把李显的死安到韦皇后和太平公主身上,这计策虽然已经用过,但好用就行了,等他赢了,都是他说了算。

    马上就到皇宫门口时,李隆基看着敞开的大门微微疑惑,没有人看守?怎么会?

    下一刻,无数火把亮起,城墙上,身后的巷子里,涌出无数禁卫军。

    是埋伏……

    李隆基意识到自己中计了,但此时已无法掉头,“将士们,随我上,今日若事成,在场诸将赐万金,加爵列侯。”

    看着身后的人冲上前,李隆基一边挥剑格挡,一边寻找突破口,欲要伺机逃跑。

    他不该今晚赌一把,应该早日出城的。

    但扫视一圈后,绝望席卷全身,他没有机会了。

    韦皇后和李显站在高墙上围观一场困兽之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