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240-260(第25/57页)


    泥沙估摸着得有十几米厚,想要清理很难。

    可若是不清理,老百姓以后就没有地方住。

    老者看到庭渊和伯景郁下了马车,想带人跪拜。

    呼延南音拦住了他,“他们不喜人跪拜,还是让人赶紧把这些东西搬下去,架起锅煮上粥让大家先填饱肚子。”

    “是,大伙快来搬粮食!”

    “我们去看看灾民的情况吧。”

    庭渊嗯了一声。

    搬粮食用不到他们,呼延南音和惊风他们会安排,伯景郁与庭渊往前头灾民集中的地方走过去。

    有不少灾民受了伤,不方便行动。

    还有些小孩子孤孤单单地。

    地上已经饿得快晕倒的也不在少数。

    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吃到东西。

    粥棚已经开始分粥了,能用的碗实在是太少了,不少人都是拿宽大的树叶子装粥。

    树叶子即便再厚,也顶不住刚出锅的粥。

    接着他就看到他们往热粥里面对冷水,搅和搅和。

    原本就已经很稀的粥,兑了冷水,温度自然是下来了,粥也彻底变成了米汤。一勺子下去,都见不到多少米。

    伯景郁上前说:“这怎么能填饱肚子。”

    盛粥的人无奈地说:“填不饱肚子,也比饿死人要强。”

    伯景郁指着远处车队说:“下一锅多放些米,粮食不会缺,大家都得吃饱。”

    “你们是官府的人吗?”等着盛粥的人问。

    伯景郁说:“是路过的游商。”

    那人眼里的光暗了,“官府都不管我们,以后也没有粮食……”

    即便是出去做工,也得能活着走到做工的地方。

    “粮食会有的,不管花多大代价,我都会保证你们有粮食吃,不用担心。”

    “你不是官府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帮助我们?我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都是一群老弱病残的人,力气活也难干。”

    伯景郁望着庭渊说:“当是行善积德吧。”

    庭渊问帮忙盛粥的人,“我能帮你们做什么?”

    “我们自己来就行,多谢恩人好心。”盛粥的人婉拒了他们的帮忙。

    他们都想帮这些人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够为他们做什么。

    庭渊与伯景郁走走看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灾民聚集的尽头。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穿的,用的,还有药,这些他们都需要。”庭渊说:“得找人连夜去采购。”

    “我手里有五百两银票,先给他们买东西吧。”

    伯景郁摇头:“不用你的,我手上有十万两,够买很多东西了。你说得对,我们得尽快给他们多买一些吃的用的。”

    “不如让惊风他们跟我一起,我带着杏儿平安他们去买。”他想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让赤风他们领着村里还能动能使得上力气的人去城里买,正好有马车,你留在我身边。”庭渊离开他的视线,他不放心。

    庭渊一想觉得也可以,“那就趁夜进城吧,等明日再去就来不及了,现在出发,明日一早开了城门买了东西就能赶回来。”

    伯景郁把赤风叫了过来,又将那个老人也叫了过来,把事情安排了。

    许院判写了一些草药,让赤风他们明日采买东西时将草药一并买来,给老百姓服用。

    洪水过后,容易起灾病,提前喝了预防的药,不容易生病。

    夜间大家都睡在地上,伯景郁让庭渊睡在马车里,许院判给庭渊熏了药,依旧是招蚊子。

    伯景郁用扇子帮他驱赶着,“我让惊风带你去客栈住吧。”

    “我不去,我陪你。”

    “马车里终究是不舒服。”

    山里很安静,安静到能听到路边草丛里的虫子和青蛙的鸣叫声。

    伯景郁叹气:“让你跟着我遭罪。”

    庭渊睡不着,索性坐起来,靠在伯景郁的肩膀上,“明明你才是金枝玉叶的人,怎么把我说得像是一点苦都吃不了的人。”

    “我怎么可能舍得让你吃苦。”伯景郁是万万舍不得。

    他自己苦无所谓,就是一点苦都不想让庭渊吃。

    “我的这些苦,和外面这些百姓相比算得了什么。”他还能睡在马车里,还能有一件衣服盖,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睡在地上,忍受蚊虫的叮咬。

    若说惨,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庭渊说:“西州的百姓过得真的很苦。”

    伯景郁点头:“不把梅花会根除,官府永远都是软骨头,底层的百姓永远都苦,我们一定要把梅花会铲除,把部落在西州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一起努力。”

    如果能把这件事办成,从此西州的百姓也就能正常生活了。

    “外面的世界,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残酷。”

    比奏折里的三言两语,和别人口中的寥寥几句,要远远残酷。

    庭渊说:“在我们那里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中写的山河再美好,不能亲眼所见,便无法体会其中的好。

    “这话很有道理。”有些事情,真的得亲眼所见。

    在京城,他们所知道的天下各处,都是由官员上奏的一道道折子中所书写的。

    折子里不会写底层的百姓是怎么生存的,只会写一些发生的大事,无非是各处受灾,或是大丰收。

    真正的人间疾苦,不在小小的一本奏折里,而在市井里,在田间地头。

    庭渊:“幸好胜国有明君,有你这样的好王爷,你们一心为民,而不是只知道自己享乐,老百姓还是有希望的。”

    比起昏庸无道荒淫//无度的君主,伯景郁不知好了多少倍。

    是贤臣所求的明君,是百姓所希望的好君主。

    隔日中午,赤风他们带着大批的物资回来,有新鲜的蔬菜,有肉,也有能够取暖的衣物,城内能买的粮食也全都被他们买回来了。

    买了砍树的刀具,可以砍一些粗壮的树枝,搭简易的帐篷或者是篷布,起码不用露天席地。

    五日内,他们不用操心吃喝的问题,还能将简单的房屋搭建起来。

    五日后,呼延南音那边的粮食也该到了。

    而许院判给平安说好如何熬煮草药过后,就被飓风送往定平县城,先找县令,再去安明找州府。

    远水终究是解不了近渴,若县令能够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对百姓们是有利的。

    许院判虽没有钦差的身份,却也能依照自己的职位,对地方官员起到一定的震慑。

    飓风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绝不能让人伤了许院判。

    两人是隔天下午到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