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10、第 1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10、第 10 章(第2/3页)

这状态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好了。

    赏赐自有丫头接。殷莳是先打发了巧雀回院收拾,身边带的是云鹃,便由云鹃去接了赏。

    两个人带着长辈的赏赐回去阔别的一年的小院,巧雀正忙着,见她们回来,上前诉委屈:“青燕姐姐被长房要走了,不回来了。”

    “你见着她了?”

    “她知道咱们回来,特特过来把院里的钥匙都交给了我。我说让她等等姑娘回来,她说她那边忙,鸡撵似的就走了。”

    三夫人说的没错,还真是攀高枝,看不上庶子的庶女了。

    但殷莳非但不在意,甚至窃喜。青燕这一走,她的束缚少了一层,以后舒服多了。

    她告诉巧雀:“夫人已经同意把你提起来。以后你就顶替青燕,咱们院里会再添个小丫头。”

    巧雀又惊又喜,忙问:“那我的月钱也涨吗?跟青燕姐姐一样?”

    殷莳还忘了这一茬,想了想说:“回头我跟孙妈妈再确认一下。既然干大丫头的活,就该拿大丫头的钱。”

    山上这一年,巧雀是能够感受到自家姑娘的变化的。

    四姑娘从前很多事都是听姨娘和青燕的,在山上这一年却都是自己拿主意。大和尚们却都赞她聪慧。

    巧雀本来比殷莳年纪大,以前都是她哄殷莳。现在却觉得“姑娘长大了,有主见了”,变成了她听殷莳的。

    她本就是奴婢,又不像青燕年纪大些还粗粗识几个字,再加上殷莳这一年有意的调/教、暗示、引导,竟很习惯了听殷莳的话。

    殷莳说:“钥匙你都收好,以后都归你管。”

    又叫她把长辈赏赐的东西清点一下收起来。

    巧雀看着这些衣裳料子,高兴起来:“天暖了,正赶得上给姑娘做几身新衣。”

    出孝了,原就该穿得新鲜些。

    殷莳笑道:“你以后就是大丫头,这些你操心吧。”

    巧雀大受鼓舞,抱着衣料去整理了。

    云鹃加入了干活的队伍,殷莳也没闲着。青燕走了,她现在身边就三个人,除了李婆子,其他两个其实都是小孩。

    只有她才是真正的成年人。

    她也挽了袖子。

    李婆子洒扫庭院,巧雀收拾被服衣裳钱箱,云鹃擦桌抹案,殷莳自己拾掇一些贴身的细碎物品。

    偶一抬头,轩窗外春意正浓,枝头翠绿低垂,阳光满院。

    殷莳停下,目光穿过窗子打量这院子。

    缓冲了一年,已经冷静平和,不复一年前的紧张不安,又没了青燕的压制掣肘,终于有了一种“我是这里的主人”、“这个院子以后是我的了”的真实感。

    殷莳微微笑,又轻叹。

    以后在这里,好好生活吧。

    下午姐妹们叽叽喳喳地来了。

    殷三老爷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殷莳在五个女儿里排行老四。

    时人通常按翻年就算长一岁,这么算今年大娘十二岁,二娘十岁,三娘和殷莳同岁都是九岁,五娘才六岁,还是小豆丁。

    三娘扯着殷莳的衣袖说:“你早几日回来就能赶上我生辰了,真是的。”

    三夫人自己没有亲生的女儿,女儿们都是妾室所出。三娘是三月里生日,殷莳是五月里生日。三娘刚刚过完生日殷莳便回来了,刚好错过。

    姐妹们又告诉她:“大哥跟着姑姑去京城了。”

    一直给她送东西的婆子是个粗使干苦力的,也不清楚府里面的事。祖母、嫡母也没一个觉得这事需要通知一下这个小庶女的。也可能是因为去年就走了,今年见到殷莳已经不觉得这是该说的“新消息”了。

    这事要不是姐妹们告诉她,殷莳根本就不知道。

    对,就是这么边缘的人。

    殷莳问:“去京城干嘛?”

    “去沈家跟着读书。”

    “大房的四哥也去了。”

    “还有二房的二哥。”

    姐妹们七嘴八舌,正是爱说话的年纪,平时见不着父亲,在嫡母那里也没那么自在,倒是她们几个自己在一起还挺放松的。

    都是可爱漂亮的小女孩,争着告诉她她不在这一年府里发生的事,殷莳心都化了,扭头喊云鹃:“看看柜子里有什么吃的,都拿来。”

    大娘笑她:“一年不见,居然变大方了。”

    二娘也笑:“以前衣料首饰你不抠索,要你口吃的就难。”

    咦,记忆唤醒,原来原身竟然是个爱吃护食的吃货,真好,可以本色演出了。

    殷莳眉眼笑得弯弯:“刚回来,想你们,就大方点。”

    少女们咯咯地笑。

    又跟她说:“父亲新纳的周姨娘现在有身子了,不知道这次是弟弟还是妹妹。”

    殷莳生出一种强烈的“时间在往前走”的感觉。

    大概没人在意死去的燕姨娘了,毕竟连她自己亲生的孩子都随她去了,殷莳也只是个冒名顶替的。

    她的丈夫殷三老爷自然会有新的妾,新的孩子。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干果点心端上来,大家也不同殷莳客气,边吃边聊。

    大娘带着期盼说:“沈家是书香世家,在他们家读书可比家里强多了。哥哥们要是能考中秀才就好了。”

    三娘却说:“大哥二哥读书都没有长房的人好,怕是难。”

    二娘“呸”道:“你说点好的。”

    女孩子们年纪都不大,却都明白兄弟们如果有功名,自己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殷莳下意识地问:“那么多人去人家家,合适吗?”

    在她原来的时空里,但凡亲戚旅游要在你家住两天,那都是没有边界感,放到网上要被口诛笔伐的了。

    结果大娘却理所当然地说:“姻亲之家,有什么不合适的。”

    殷莳才反应过来这个时空不一样。

    这里“家族”的概念远大于“家”,亲戚们寄居、借读甚至上门打秋风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殷家有钱,虽然好几个孩子过去住,也肯定不会花沈家的钱,都是花自己的钱,不过就是过去蹭个教育资源。

    但这就是结姻亲的作用。“婚姻”这个东西,在这个时空里被定义为“结两姓之好”。沈家娶殷家的四女儿,可不是为着沈夫人本身,而是为着当年的恩情愿意和殷家做姻亲,愿意给殷家共享自家的一些资源。

    殷莳看着容貌出色的小女孩们,想到包括她在内,她们所有人未来的婚姻都不能被自己掌握,轻轻地叹了口气。

    殷三老爷傍晚回到家中,还记得妻子昨天说过今天会派人去接山上的四女儿,换衣裳时便问了一句:“小四接回来没有?”

    三夫人给他递上家居长衫:“回来了,山上吃得挺好,长高好大一截。”

    “这个年纪,就是长身体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