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240-258(第2/28页)
今李淑驾崩,失去了一位仁德之君,他们自然伤心。
“陛下。”
“陛下。”
治丧之礼最后的“殡”停棺待葬,整整持续了一月之久,最终在太史局的占卜下确定了出殡的日期,并在百官的商议讨论之下,选出了庙号与谥号上呈嗣皇帝李忱。
李忱最终在几个褒义的庙号中选定了一个,为大行皇帝李淑的庙号。
灵柩出殡当日,几乎整个长安的百姓都从家中出来,于官道两侧跪哭行凶拜之礼,各地赶来的送灵之人也多达数万,队伍从长安城到皇陵的路上,排有数十里之远。
应德四年,李淑驾崩于大明宫紫宸殿,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明陵——
应德四年三月,李忱登基为帝,同时册立苏荷为皇后,于含元殿举行帝后登基大典,并改元元兴。
册立皇后时,其朔方事务由苏荷两位兄长暂摄。
李忱登基后,便将孝真公主在朝的所有势力逐一清除,肃清朝野,并收归南衙十六之权,召归曾受孝真公主、英宗排挤的功勋担任南衙诸君将领。
李忱并未裁撤当初仁宗想要裁撤的察事厅,而是将任职的宦官全部调换,至于孝真公主,在铲除了她所有的势力与党羽后,便将其从宗正寺放出,只派人监视。
出任地方的原雍王友杨喜,也被李忱召归,并担任左龙武大将军,宿卫宫城。
待朝局稳定之后,李忱又追赠其母崔氏为章敬皇后,追加吴王谥号“恭”与永王谥号“懿”
并将吴王生前托付给李忱的一双儿女接入宫中,并为长女赐名李钰,由自己亲自抚养。
短短几个月,因仁宗驾崩而混乱的局面,就被李忱安定下来,并在今年的恩科中,得进士一百二十余人。
就在众臣以为皇帝在稳定好内政之后,会将朔方的割据扫除,却没有想到,苏荷刚被立后不到三月,就以镇北王的身份重新回到了朔方。
因为在北唐内政混乱之时,回纥新任可汗,将国号更名回鹘,并向西南进行扩张。
由于频繁的内战,导致唐王朝与安西断联,安西边军苦苦支撑数年,却迟迟未能等到朝廷的援兵,就连军饷也中断了,回鹘趁机进攻吐蕃与大食,成功收复北庭、龟兹。
直到大食遣使至长安,北唐朝廷这才知道边境告急。
回鹘击破吐蕃与大食,收复北庭与龟慈后,便将目标转向了朔方。
朔方告急,皇后苏荷得知,于是请离长安,想要再次披甲上阵,虽然有朝臣上疏制止,但却得到了皇帝李忱的支持。
群臣上奏无果,几个宰相便带领百官堵在紫宸殿前,跪伏劝谏。
“中宫皇后,母仪天下,其职其责是为诞育皇嗣,披甲上阵,恒古未有,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朝中大将亦有不少,陛下何故让皇后殿下冒如此大险。”
李忱搂着刚满七岁的吴王之女李钰在紫宸殿前的空地上放纸鸢,旁侧还有寿安大长公主。
面对一众文官在大殿外的跪地请求,李忱就像没有听见一样。
“阿兄画的鹰,就像真的一样。”寿安公主说道。
“鹰本就该翱翔于天际,而不是被这一根小小的线束缚。”说罢,李忱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风筝线一刀斩断。
作者有话说:
这几天有点忙,所以昨天断更了一天,不过也快完结了~
李淑虽然是有点恋爱脑,但是她有底线。
孝真公主如果赢了,会屠尽李氏宗亲,夺权就是为了复仇。
第242章 风定长安(十六)
将线剪断之后, 李忱将李钰带到了虫娘身侧,“去跟姑母玩一会儿吧。”
李钰很是懂事,她拉着李忱的手, “阿爷, 不要动怒,不然阿娘会生气的, 阿娘一生气,宫里人人都怕, 钰儿也怕。”
李忱摸了摸李钰的小脑袋,“钰儿放心,阿爷不动怒。”
行伍出身的苏荷, 最是烦前朝这些儒生的虚仁假义, 仁宗驾崩后,这些文臣便希望李忱也能够成为仁宗那样仁德之主, 但同时又不希望她对内外命妇娇纵。
孝真公主留下来的烂摊子,让李忱宵衣旰食,足足忙活了好几个月, 对此, 那些文官依然不肯放过, 并用各种礼仪规矩约束。
如今李忱想要苏荷重回朔方,亦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镇北王既已被立为皇后, 就应该恪守本分, 留于内廷照养皇嗣,协理六宫, 陛下怎能让堂堂国母前往塞北带兵, 这有违祖制。”
“陛下已经重用苏家, 将国仗苏仪位列三公, 又封赏了两位国舅,让其继续统领边军,外戚本不该权重,如今陛下还要让皇后殿下回到朔方,这…”
“皇后是国母没错,可皇后也是英宗皇帝钦封的镇北王,没有皇后,哪里有今天的朝廷。”李忱反驳众人道,“收复两京,扫平叛乱,这再造之恩,都是足够入凌烟阁的功绩,难道就因为皇后是吾的妻子,所以就要否定之前的功绩,将其困于宫墙之内。”
“周礼所定,妇人…”有大臣试图想要用周礼来束缚。
李忱当即打断,“不用跟我谈什么周礼,这天下并非从周而始,周之上还有商,商王武丁之妻,亦是以王后之身份征讨天下,这才有武丁盛世,古人能做之事,今人难道就不可?”
“可是陛下…”
“没有什么可是,”李忱态度坚决,“吾可以答应你们,由你们推举出一人为将,前往朔方接替镇北王,如果此战赢了,吾便再不会让皇后出征,但如果你们选出的人败给了回鹘,那么你们所有参与者都将与败将同罪。”
群臣一听要担责,纷纷埋下了头,他们来此,本就是为了维护利益,又怎可能拿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做赌注。
李忱虽幽居雍王府,但对朝中政事了如指掌,尤其是人心,这些人的心思,她又怎会不明白,“同样的,由吾来担保皇后,皇后若败,吾不但答应诸位的条件,并且可以让位于贤德,但皇后若赢了,诸臣不可再做阻拦。”
皇后是李忱手中最强硬的一个手段,苏荷身上的功绩与荣耀,早已盖过李忱所带给她的名分。
也因为有苏荷的存在,才让李忱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以及自己日后将要做出的一番伟业。
吴王的一双儿女中,李忱偏爱长女李钰,并经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所选老师也是名家,凡男子所学六艺,李钰也一同受学。
在宗教上,原本兴盛的佛道,在李忱登基后,慢慢又被道教所压,重新定为国教。
“朔方一旦战败,回鹘就可以长驱直入,这份罪责,诸卿如果可以担当,那么今日朕就下诏。”李忱说道,“同样的,朕也会承受皇后之责。”
群臣并不想承担任何责任,而皇帝又以帝位作担保,众人恐慌,最终只得妥协,“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天子正值盛年,手握禁军,又怎会真的有让贤之心,这样的说法,只是为了恐吓群臣,让群臣别无选择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