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220-240(第3/30页)
笑眯眯道,“公主自然是为了东宫,但同样也是为了苏元帅与雍王,从古至今,嫡长子之制,从未更改,而今又有王皇后在陛下身侧,太子殿下在东宫可谓是如履薄冰,唯有联手,方能稳定局面。”
“联手?”苏荷投来质疑。
“当然是联手。”元渽道,“扶持殿下登基。”
“扶持殿下登基是夫君所期,我自然不会另作他想。”苏荷说道,“只不过长公主是否真的与我们,一条心呢?”
元渽笑眯眯,“自然,太子殿下可是长公主一手养大的,公主怜爱,犹如亲子。”
元渽的话,苏荷并不相信,但是自己征战在外,无法时刻盯着长安,“苏荷会保住殿下的储君之位,但是,要确保我夫君的平安,倘若我的夫君有任何闪失,那么我一定会让整个大唐都为她陪葬,你们所有人,一个都逃不了。”——
一天后
——西市·胡姬酒肆——
御史中丞元渽毕恭毕敬的斟满一杯茶,“苏元帅同意了,条件是雍王的周全。”
“你要知道,吾与雍王府的立场,雍王府如今的势力,无异于是与虎谋皮。”作男子装扮的孝真公主冷漠道。
“下官明白公主所忧。”元渽回道,“可毕竟太子殿下才是国之正统,有子立子,无子才能轮到兄终弟及,况且雍王之上,还有诸兄弟所在。”
“正统?”孝真公主笑了笑。
“拉拢雍王府,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元渽又道,“先前在立储之上,陛下明显是偏颇于赵王的,按制,凡立储,皆以嫡长为先,有嫡则立嫡,无嫡立长,只要有嫡子在,庶子就不可能上位,太子殿下是因为收复之功,才被确立为太子,现在陛下掌握着禁军,如果不争取边军的支持,王皇后那边,怕是难以对付,陛下幽居禁中,所亲不过宦官与女子,毕竟枕边风吹多了,谁都容易动摇。”
“现在太子的储君之位的确是保住了,可是雍王府得势,也并非吾所愿意看到的。”孝真公主说道。
“公主无非是担忧雍王会篡位。”元渽说道。
“太上皇的儿子里,就属老十三的城府最深,而今他的妻子重掌兵权,我并不相信有人会将唾手可得的权力送给别人,也不相信有人真的甘愿屈居人下。”孝真公主道,“在我看来,他对太子的好,也不过是虚伪之举。”
“公主,朝廷最在意什么呢?”元渽问道。
“在意?”孝真公主不解。
“正统、体面。”元渽不紧不慢的说道,“雍王既非正统,也无体面,如果他真的是聪明人,就不会觊觎这些不属于他的东西。”
元渽所说体面,是君王没有缺陷的健全身体,孝真公主挑眉道:“他在轮车上坐了二十余年。”
“可我总觉得,他身上藏有秘密。”孝真公主又道,“他曾去过吴中,太上皇放归的神医就隐居在姑苏城。”
“公主是担心,雍王的腿是装瘸的吗?”元渽问道。
“十三郎的腿只有老东西知道,所以我去兴庆宫问过老东西,可是他什么都不肯说。”孝真公主又道,“这就更加印证了我的猜疑。”
“如果公主想知道雍王的腿是否真的瘸了,那么不防试他一试。”元渽道。
“你不是答应了雍王妃,不会动雍王吗。”孝真公主道。
“公主可以借他人之手。”元渽笑眯眯的解释道。
“你是说陛下?”孝真公主有些迟疑,“苏荷现在带兵在外,陛下怎可能在这种时候动雍王。”
“可以等,等到平定叛乱,洛阳收复。”元渽道,“其实,想知道雍王的真相,只需要从他在意的人下手。”
“在意的人?”
“下官听闻雍王少时是由吴王的生母所抚养长大的,因此雍王与吴王李恪,最是亲近。”元渽道。
“你倒是知道的不少。”孝真公主抿了一口茶。
元渽笑眯眯的替孝真公主将茶继续斟满,“如果连这些事都不知道,下官又怎配追随公主。”——
至元三年夏
在京闲居了近半年后,苏荷再次被朝廷启用,重新担任朔方节度使,并任命为征讨兵马副元帅。
是年,苏荷再次披甲东征,不负众望先后平定河东之乱,重聚朔方军心,前往治地诛杀为首作乱的一众节度,诸将闻讯朔方军之名,纷纷俯首,再不敢作乱,至此,朝廷的内乱才得已平息。
吐蕃作乱河西,又调河西军回援,平定河西,长安的危机得以解除。
同年,伪燕朝廷发生内乱,施寺明为长子所弑,苏荷引兵返回朔方逼退六胡后,便亲率大军南下征讨叛军,光复洛阳,进封镇北郡王。
至此,苏荷所领的朔方军名震天下,苏荷的统兵的威望也远超诸将,成为开国以来第一位以女子之身获封的异姓王。
赵王李溪虽任兵马元帅,然而群臣皆知,以苏荷统领朔方军为首的武将集团所支持的皆为东宫皇长子李淑。
那些曾经想要支持嫡子依附于王皇后的大臣,也都在此时没了声响。
然而当外患逐渐扫除,东宫所获得的人心,以及背后边军逐渐壮大的势力,却成为了当今天子最大的隐忧。
一场兄与弟,父与子,君与臣的较量,正在乌云密布的长安城内上演。
以血腥开创的王朝,施加在李家身上的诅咒,再一次重演。
作者有话说:
本剧没有反派,孝真公主这个角色之所以这么疯批,全都是因为老皇帝害的,她比李淑更惨。
第223章 平胡曲(五十七)
——雍王府——
苏荷出征后, 为稳住前线,李怏便将雍王李忱送回了雍王府,但仍在监视之下。
回到长安的吴王李恪, 主动上交了兵权, 想以此获得李怏的信任,保全母亲与妻子。
“郎君, 吴王来探望您了。”十一娘站在书房门口说道。
而今的雍王府处在皇帝的监视之下,除了太子李淑, 其余人皆不敢沾染。
李恪之所以回京,是因李怏用其母性命相要挟,以及李忱也被软禁于宫中。
李恪因为不得老皇帝喜欢, 故而所在封地的兵马只有几千人, 只要朝廷想,随时都可以发兵夺取。
“兄长。”李忱推着轮车来到院中。
自长安失守, 时隔多年,兄弟二人一直没有机会相见。
“你不应该回来的。”李忱又道,“如果你不放心朝廷, 十七郎就在岭南。”
“我回来看到你安然无恙也就放心了。”李恪说道, “他用吴王妃以及我的母亲相要挟, 我曾经…懦弱过一回,可这一次, 我不想再退缩了, 即便知道是死路。”
“我主动上交了兵符,除了不能离开长安, 其他的, 陛下待我都还好。”李恪说道, “或许他知道我没有智勇, 掀不起风浪吧。”
“那兄长今日来找我?”李忱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