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20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200-220(第7/32页)

个小将,怎如此眼熟?”陆守忠挑眉道。

    就在李贵仁逐渐败落下风时,有从河北撤回来的将领大惊道:“元帅,那个人是浑进。”

    “浑进?”众将惊讶。

    “那个在九门县一箭射杀了李利杰将军的浑进。”

    而此时的场上,胜负已逐渐明显,作为突厥人,无论是体格还是力量,浑进都占据了优势。

    很快,李贵仁因不敌而被打落下马,陆守忠见势不妙,于是骑马上前增援,“小儿,休得猖狂!”

    就在浑进抵御进攻有所分心之时,李贵仁忽然起身死死抱住了他的马,陆守忠见机挥刀。

    嗖!——

    一支利箭从唐军阵中射出,向陆守忠的头颅直直射去,陆守忠只得收刀抵御箭矢。

    刀身将箭矢的轨迹改变,但力道却并没有因此减小,只见那支箭的半个身子都已射入了黄土之中。

    燕军大惊,因为那搭弓之人正是唐军的元帅,他们先前讥笑的女子。

    最终陆守忠与李贵仁败逃,唐军军心大振,然而十五万大军,不仅兵种杂乱,且从未联合作战过。

    苏荷作为副元帅,却只能指挥得动麾下朔方军,前锋唐军见燕军败逃,便不听指令乘胜追击。

    陆守忠见唐军为争功劳,竟如此心切,于是命前锋部队洋装败退,一直至大军阵前。

    “听我号令,全军反击!”随着一声令下,叛军进攻的号角吹响。

    在叛军全力反攻下,唐军顿时大乱,丢下辎重而逃,“苏元帅,朝廷军队刚刚聚集,太过散漫,今日我等若不拼死力战,那么全军就会彻底溃败,大唐也就完了。”前军将军李司言道。

    “李将军可有办法?”苏荷问道。

    “死战!”李司言呵道,“请元帅回去保护长平王,司言以血肉之躯组建人墙,必将扭转乾坤。”

    说罢,李司言驾马向前锋冲去,他将盔甲与上衣尽数脱下,手执长刀立于阵前,“李唐的儿郎们,不要忘了你们是为何而战!”

    “为国而战,死又何妨!”

    “为后世子孙而战,死又何妨!”

    李司言一边高喊,一边持刀勇猛杀敌,短短片刻,他的身侧便堆积起了数十具残缺不全的叛军尸体。

    在李司言的激励下,前锋大军终于稳住了阵脚,“战!战!战!”

    李司言身先士卒,唐军所向披靡,一人一刀,带领手执长刀的前军步步向前,犹如铁铸的城墙一般,坚不可摧。

    李司言的前军,让局势瞬间扭转,各路兵马纷纷奋勇杀敌。

    就在激战时,一名唐军将领陷入敌围,被叛军斩落坠马。

    而那人正是散尽家资捐献朝廷,跟随李怏而获重用的王南德部下。

    “元耀!”凤翔都知兵马使王南德见属下坠马,于是朝叛军大喊一声,“贼人,你家将军在此!”旋即骑马上前,将左右叛军通通斩杀。

    嗖!嗖!嗖!

    几支利箭向他射来,属下起身,挥刀砍杀,“将军!”

    利箭射中了王南德的眉眼,不受控制的眼皮垂了下来,将眼睛遮盖。

    王南德抬手,咬牙拔箭,忍痛割去遮掩的眼皮,鲜血顺着伤口,流散至满面。

    “再战,再战!”王南德大吼一声,“陆守忠,武功兵败之仇,我今日必报。”

    “将军。”属下杀到王南德身侧,很是愧疚。

    “一道箭伤而已,怎比我的元耀。”王南德哈哈大笑,“今日必灭叛贼,复我长安。”

    “元帅。”苏荷派去侦查的骑兵返回指挥台上,“阵东有伏兵。”

    “怀恩。”苏荷当即唤道,“你率回纥兵马前往阵东,务必将伏兵一举歼灭。”

    “喏!”

    作者有话说:

    本剧纯属虚构,女性带兵救国,除了花木兰这样的虚构人物,正史上存在的有秦良玉。

    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借鉴的资治通鉴记载。

    想要摈弃性别带来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比如每个人都有喜欢与不喜欢,那自然也就都有偏见,当你喜欢一个人或者事物,就能包容她的不完美,但当你讨厌的时候,缺点就会被无限扩大,无论好与坏,你都是厌恶的。

    非常感谢大家这一年里对作者菌的支持哈~

    第205章 胡曲(三十九)

    长平王李淑见局势扭转, 站在指挥台上高兴的说道:“不愧是国朝的神通大将。”

    “李将军勇猛无敌,确实是国之幸事,然而对于大王而言, 能臣太过于忠主而不忠君, 未必是一件好事。”苏荷从旁提醒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武将性情刚直,难敌宦海之深。”

    苏荷酷似李忱的说辞让李淑直直愣住, 他看着前军所向披靡的李司言,唐军已是胜利之势,长安近在咫尺, 然而李淑却感到越发的愁苦, “寡人会尽全力保全这些忠臣良将,不让人才凋零。”

    收复故都的确是一大喜事, 但是建平王的死也让李淑彻底明白,君王父子间的争斗,已经无法避免, 终会在太平之时再一次开启。

    没有了战争, 他又该如何保全这些舍命追随于他的武将。

    厮杀声响彻天地, 由李司言率领的前军,犹如杀神, 锐不可当。

    燕军以少对多, 早在两军对阵前,便设下了埋伏, 想从后方偷袭, 以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对此, 苏荷早有防备。

    朔方左厢兵马使李怀恩奉命率回纥精兵忽然从侧翼杀出,伏兵反应不及,死伤殆尽,而阵前交战的前军也被李司言挫败,叛军锐气尽消,再没了反抗之勇,纷纷向后败退。

    苏荷见叛军欲退回城内,当即下令更改号鼓,前军大将李司言闻鼓声,于是与李怀恩配合,率领回纥军绕至叛军阵后,将叛军退路拦截,与大军两面夹击。

    大战整整持续了半天,从晌午杀到入夜,此战,唐军歼敌六万余人,血水染红沣水,叛军与唐军的尸体填满了沟堑,最终,叛军大败而逃。

    叛军大将只得率领残兵退入长安城中,此时已至黄昏,天将入幕,将士们经过几个时辰的激战,早已精疲力竭。

    叮叮叮!——随着鸣金收兵,沣水之战与夕阳一起落幕。

    西山处,霞光万道,那抹红色,与地上血水融为一体,激战过后的黄土地,万籁俱静。

    活下来的士兵,已累得无法开口,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卸下满是刀痕的铠甲,有的所幸躺在了尸堆上,有人因得胜而大笑,也有人因在此战中失去了至亲好友而大哭。

    经过短暂的歇息,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打扫寻找伤员的士兵,他们抬着担架,搜寻着存活的伤兵。

    不管是唐军还是叛军,在对战过后,受伤无法行动的都被抬到了营地救治,这是苏荷下的令,为此,得到救治的叛军伤员无不感恩戴德。

    李司言与李怀恩见叛军大将逃入了长安城,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