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180-200(第1/32页)

    第181章 平胡曲(十五)

    “燕国的江山, 是我筹谋了十几年,在刀尖上游走,用血汗以及无数大燕将士的鲜血换来的。”陆善拿刀愤怒的指着次子, “在你眼里, 你把当成什么了,可以交易的物品?”

    陆庆绪抬头, “那么对于父亲而言,您又把我, 把你的儿子当做什么?”

    “是可以助你登上皇位的傀儡,还是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可以随意抛弃的棋子?”

    “从一开始,你就没有喜欢过我, 你让我与兄长尚公主, 不过是为了巩固你自己的地位,至于我们的想法, 你从来都不在意,兄长与母亲的死,也是因为你。”

    “住口!”逼急的陆善大声呵斥道, 压在脖子上的刀刃在愤怒之下已经见了红。

    “既然您一开始就没打算立我, 那不如直接挑明, 让我们死了这条心,这样一来, 就没有人会与你的宝贝儿子争了。”对于父亲的偏心, 陆庆绪也愤怒到了极点。

    “你…”

    父子两的争吵很快就引来了朝臣,而陆庆绪在贞观殿内与父亲的对话也被泄露。

    得知皇长子晋王要让位于幼子, 于是便有一大批文臣武将赶到贞观殿劝阻燕皇, 他们都是从陆善起事之前就已经追随在身侧的, 其中有半数是胡人。

    对于燕国以及陆善, 极为忠诚,受汉人儒家文化的熏陶,这一部分大臣中,也有不少儒生。

    陆善的身体每况愈下,这让群臣无比担忧,而今为了太子之位,父子两竟刀剑相向。

    大臣们入内劝阻,颜庄劝着晋王,而高上则走到陆善身侧,用自己的手,拦住了利刃。

    刀刃割破了手指,鲜血滴在了木板上,“陛下,三思啊。”

    “而今天下未立,父子君臣刀剑相向,朝纲不稳,只会让敌人得利。”

    “晋王是陛下的长子,为大燕立国出生入死,还请陛下开恩,饶恕晋王。”

    面对群臣求情,陆善丢下了手中的刀,然而心中的气,却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更加厉害,“这个畜生,你们听听他都说了些什么话。”

    “你不是不要储君之位吗?”陆善看着陆庆绪,“朕就成全你,先废了你的王位。”

    “陛下。”众臣大惊,“不可啊。”

    “这是他自己说的话,他宁愿要天津桥上那个人,也不愿做我大燕的储君。”陆善甩袖道。

    众臣也是一惊,纷纷回头,“晋王?”

    陆庆绪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众臣便齐刷刷跪地求情。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如果废长立幼,则主少国疑,不利社稷啊陛下。”

    “大燕初立,天下未定,北唐有卷土重来之势,在如此动荡之时,万不可自断手臂。”

    “晋王是嫡长,理应立为太子,以固国本,安臣民之心。”

    老头们的作风,像极了北唐朝廷的那群儒生,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更替,唯礼法永存,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都无法摈弃。

    这让陆庆绪也尤为震惊,他看着满朝文武,以及快要气昏了头的父亲,心中暗自嘀咕:这就是李忱所说的意想不到吗?

    抛砖引玉,这是陆庆绪不曾想到方法,因为这些臣子,大多都不是自己的支持者,又或者是中立者。

    不过同样,他们也不是十一皇子的支持者,如今求情,并非是为了陆庆绪,而只是站在燕国的角度,站在了礼法之上。

    枉顾礼法,国家就会发生内乱,那么燕国一定不会长存,而这些依附于新朝的北唐叛臣,自然也会有灭顶之灾,当感受到利益将会受损时,他们自然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作为在草原上长大的胡人,陆庆绪十分讨厌所谓的礼法,便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东西,也是可以拿来利用的。

    “请陛下承天顺命,立晋王为皇太子。”

    诸臣齐刷刷的请奏,让陆庆绪从神思之中惊醒,燕皇陆善更是被这一幕气炸。

    常年的病痛累积,导致他性情暴躁,于是再面对群臣的请奏时,他将其当成了是晋王的威胁,于是拿起一旁的灯柱,便朝几个重臣砸去。

    “反了反了。”

    尤其是中书侍郎颜庄,铜灯砸向头颅,很快就见了血,陆庆绪见之,想要起身反抗,却被颜庄拦了下来。

    “晋王不要冲动,下官无碍的。”颜庄擦了擦血迹。

    然而陆善的怒火却丝毫没有减少,高上、颜庄甚至是身旁搀扶的心腹宦官都受到了他的打骂。

    “朕平日里待你不薄吧?”陆善呵道,“燕国究竟是朕的燕国,还是你们的?朕才是天子,朕想立谁就立谁。”

    “陛下,国本之重,关乎社稷存亡,请陛下遵循礼法,立皇长子晋王为皇太子。”

    面对群臣的不卑不亢,陆善愤怒到了极点,他顺手举起一把椅子。

    啪!——

    然而因为急火攻心,刚踏出去一步却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陛下,陛下。”宦官李诸儿吓得连忙上前搀扶,“陛下。”

    诸臣也是一惊,纷纷上前查看,“陛下。”

    而晋王陆庆绪却跪在地上不为所动,眼里有的只是狠辣与算计,全无父子之情,若不是诸臣在场,恐怕他连做戏都不会。

    “来人啊,快宣太医。”

    在颜庄的提醒下,陆庆绪装模作样的扮起了孝子。

    “阿爷,阿爷。”

    尽管陆善因昏厥,没有立即答应群臣的请求册他为太子,但此时的陆庆绪已经开始相信,李忱能够助自己夺取皇位——

    乾德元年九月,李怏听从李必的建议派使臣前往西域,安抚西域诸国,同时命安西边军一同赶往行在增援,是月下旬,李怏离开灵武前往彭原,开始筹划收复长安。

    乾德元年十月,房贯向李怏请奏率兵收复两京,获允。

    是月,李怏任命房贯为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津关、潼关两关兵马节度使。

    李怏以房贯为招讨使率兵出征一事,很快就遭到了群臣的阻止。

    其中就有元帅府长史李必,以及受新帝冷落的宰相崔远。

    崔远与房贯一同奉命前往朔方辅佐李怏,而李怏却选了好大喜功,贪图虚名的房贯作为心腹。

    朔方军撤离河北后,叛军乘虚进攻河北一带,各郡沦陷,人心惶惶,朝廷派去增援的北海太守贺兰瑾明与河北招讨使严真清共同商议后决定放弃平原郡,众人渡过黄河,绕开燕军的视线,走山间小路抵达彭原谒见新帝。

    对于归附的大臣,李怏都加以重用,于是便以贺兰瑾明为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兼岭南节度使,以平原太守严真清为刑部尚书。

    贺兰瑾明入朝后得知房贯不仅受到重用,还被任命为招讨使即将带兵出征,于是便借谢恩的机会想要劝说皇帝。

    “贺兰瑾明恭贺陛下,千秋万岁。”

    李怏高兴的扶起这个不远万里从河北跋山涉水来谒见自己的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