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160-180(第3/31页)
皇子皇孙皆遭到抛弃,其中就包括皇十三子雍王,尽管皇帝几番派人催促,却始终没有回应,直到陈元礼的提醒,皇帝不得已只能先行逃命。
一众亲从携天子西逃,经过大内左藏库时,张国忠忽然想起里面藏了不少自己搜罗来的宝物,眼看无法带走,又恐为叛军所得,于是向皇帝请求放火焚烧。
张国忠的请求,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叛军如果进入长安,没有搜罗到金银财物,必定会搜刮鱼肉百姓,将其留下吧,不要再让百姓受苦了。”
皇帝出逃,只有亲卫与近侍知道,宰相以下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知道皇帝已经从宫门夹道逃离出长安。
晨钟依然被敲响,皇宫的守卫也仍然穿戴盔甲值守于宫城门。
掌管宫闱钥匙的边令承,听见漏声时,吩咐士卒打开宫门,门外还有前来上朝的官员。
可当他们来到宣政殿时,却没有发现皇帝与宰相的踪影。
只有太常卿张珀,在笏板上写着什么,“太常卿,今日不朝了吗?”由于昨日皇帝突然早朝,官员们便以为皇帝已经悔改,开始早朝,这才赶入宫中。
张珀回头,忽然大笑,“这么多年都不曾上朝,诸位臣工觉得,这城破之际,天子会真心上朝与百官议事?”
“什么!那昨日?”众人大惊。
“天子已西逃,可怜先祖打下的基业。”张珀起身,看着大殿上的秦镜,跪地痛哭。
宫门打开后,宫女宦官皆向外奔走,长安城内变得一片混乱,一些穷困潦倒的百姓,纷纷争抢进入王公宅第,搜刮盗取金宝。
而作为监门将军,边令承奉命留守,得知天子已逃后,长安城变得更加混乱,一些百姓更是闯入宫中敛财,甚至放火焚烧宫室。
眼见无法阻止,边令承遂命人斩杀闯入宫中纵火的庶民。
横刀见血之后,宫内的混乱才有所平息,西京留守崔光原见长安如此情况,便与边令承商议献城投敌。
“圣人都逃了,安排我们留守,不是等死吗?”崔光原说道,“眼下长安如此乱,叛军来了,哪能守得住呢,不如投降,还能保住性命。”
“我正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
为示诚意崔光原特意命其子,携带监门将军边令承所掌管的宫闱钥匙前往东都洛阳,并将皇帝西逃之事以及方向路径告诉了叛军。
大将崔佑与田震接到陆善的命令,当即率军队攻打长安,并派了一支急行军绕过京师,往西追赶出逃的天子队伍——
长安以西的方向,陈元礼所率禁军簇拥护卫着天子仓惶西逃,西逃途中,接连有士卒与官吏半路逃走,留下来护卫天子的,便只剩些许人马。
张国忠见士卒们争相逃走不再护卫,恐敌军追赶,于是在渡水过桥之后,想要将身后的桥梁烧毁,以断追兵。
然而张国忠过河拆桥的举动,又为皇帝所斥,“现在全长安的百姓都在逃命,你这样做,不是断绝了他们的生路吗。”
“那些贱民的生死,怎比得上圣人的安危。”张国忠说道。
“贱民?”皇帝有些愤怒,若不是张国忠,他今日也不会有弃城而逃的结局,“没有那些你所谓的贱民,朕早就被叛军杀了。”
张国忠低下头,“臣知错。”
不放心的皇帝旋即命冯力看着队伍后方,以阻止张国忠暗中焚桥。
西逃队伍来到咸阳,然而咸阳的县官皆已逃走,逃亡了半天,还未进食,于是便在咸阳停下歇脚。
西逃的队伍,惊动了咸阳的百姓,这些从未见过龙颜的百姓争相上前。
儒家与道家的教化,使得君王在天下百姓心中,成为了神圣的存在。
能在乡野见到,原本应该在长安大明宫中号令四方的天子,百姓们既惊又喜,“是圣人,是圣人的队伍。”
皇色的华盖尤为显眼,得知天子尚未进食,百姓们纷纷从家中拿出自己糊口的粗食争献。
小童们捧着瓜瓢做的碗,里面盛着夹杂麦豆的粝饭。
“站住。”禁军将他们阻拦在外。
小童们捧着碗,稚嫩的解释道:“阿爷说圣人和诸位官人都没有吃饭,所以让我们来献粮。”
皇帝抬头,制止了禁军,“放他们过来。”
禁军这才让百姓靠近天子,他们手捧瓢壶,跪在御前,“我们只有这些粮食,请圣人不要嫌弃。”
正午的阳光格外明媚,皇帝坐在一张胡凳上,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因为自己的糊涂而无辜受难,心中很是愧疚,自己在宫中靠百姓供养,锦衣玉食,而这些百姓却只能吃粗粮果腹,如今受朝廷恩惠的官员与士卒争相逃命,只有这些百姓,在这样危难的时刻,没有放弃她们的君王。
想到这些,皇帝竟忍不住的落下了眼泪,他看了一眼已经饿得发晕的皇子皇孙,无奈的挥了挥手,“你们吃吧。”
皇帝话音刚落,只见皇子皇孙们争相上前抢夺,没有筷子,便用手掬食,没过多久,饭食便被吃光,然而皇孙众多,仅靠百姓献上的这点粮食,还不足以吃饱。
“张国忠呢?”皇帝忽然唤道。
“休息的时候,右相就走了。”左右回道。
“难道连他也弃朕而去了吗?”皇帝闭眼道。
“圣人。”张国忠骑马赶回,随后走到御前掏出一张胡饼献给皇帝,“咸阳城中的百姓皆已逃散,臣只能买到这个了。”
皇帝无心进膳,便将胡饼给了张贵妃,一众亲从皇子皇孙见此场景,纷纷掩面哭泣。
进献粮食的百姓中,有一个年迈的老人,是他让孙子前来献粮,看见张国忠回来并满眼奸邪的进献胡饼后,于是向皇帝说道:“陆善包藏祸心,预谋反叛已有十年之久,地方官员乃至百姓前往朝廷告发,却都被圣人诛杀,或捆绑交给陆善,所以才导致今天圣人出逃的局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历代先王,无不延访忠良以聪耳目,小人还记得曾经宋公与章公为相时,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宁,”说罢,老人看向张国忠,“而现在的朝臣皆是阿谀奉承之辈,圣人听不得刺耳的直言,我等草野之士,有不少想进谏直言者,但九重严深,无路上达,如果不是发生这样的祸乱,小人今日又如何能够面见陛下,说出这些事情呢。”
张国忠听后有些恼怒,他拔出卫兵腰间的佩刀,“放肆!”
“够了。”皇帝斥道。
“圣人,此贱民以下犯上,冒犯天颜。”张国忠回头道。
“国忠,退下。”皇帝再次斥道。
被夺了刀的禁军护卫也不再对着张国忠客气,他走上前一把将刀夺回。
此刻,这位年迈的皇帝,心中无比懊恼与悔恨,从高山跌入谷底,如今连饭都吃不饱,任谁也无法接受这样下的结局,“今日这般,皆是我糊涂所致,怨不得他人。”
然而此时,皇帝已无力回天,听着百姓的骂声,他也没了怒火,只是差人给了些金宝抚慰,便将之遣散。
尚食局用逃亡时带来的粮食做好御膳进献,皇帝并没有先行用膳,而是将之赐予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