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140-160(第4/31页)

, 因天下太平日久,所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百姓与各地守官才会害怕叛军, 然事有逆顺, 势有奇变,臣不才, 即刻请往东京, 开府库, 募骁勇, 而后率军渡黄河,前往河东除乱,用不了几日必能扫平叛军,取乱臣贼子的首级献于圣人。”

    皇帝听到风长卿的豪言壮语,大为高兴,“好,好,好,朕就需要卿这样人才啊。”

    翌日,皇帝于华清宫下诏以风长卿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东京洛阳募兵——

    而此时的叛军士气正盛,短短几日便攻下了博陵,陆善以依附张国忠之罪,擒杀博陵太守,并命部将章献城为博陵太守,派精兵驻守。

    是日,陆善带领叛军离开博陵,来到常山地界,常山太守严高清带着麾下长史出城相迎。

    “常山太守,恭迎大王。”严高清跪伏于陆善马下表示臣服。

    陆善很是高兴,于是跳下马扶起严高清,“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高清亦是。”严高清回道。

    “好好好。”陆善大喜,遂命严高清继续留守常山,并赐其金紫。

    “以东平王的信任,使君将来一定能够被重用。”回城的路上,长史对严高清说道。

    严高清听后很是不悦,于是指着陆善所赐的紫衣金带,“你我都是唐臣,陆善也是,又岂能穿他所赐的官服呢?”

    长史顿悟,遂叉手道:“下官明白了。”

    常山兵不血刃就被轻易拿下,于是陆善准备继续西进,一旁的彦庄却十分担忧,便提醒陆善道:“大王,我听说严家几代人都是唐臣,世受恩宠,这个严高清,未必是真心归顺。”

    “可如今我们已经安全度过了常山地界,”陆善问道,“西进的步伐便又快上了不少。”

    “大王,防人之心不可无。”高上也道。

    陆善思索了一会儿,于是命一队人马入城,将严高清的家眷当做人质带走,并命部将李顷率精兵数千镇守于常山附近——

    得知陆善造反之后,皇帝再也无心于华清宫游玩,于是带着文武百官返回了长安。

    回到大明宫后,皇帝依旧忧心忡忡,在接二连三的收到陆善西进攻城略地的军报后,更是恼怒至极。

    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便是问罪陆善留在京中的长子,太仆卿陆庆宗。

    皇帝命人围住陆庆宗的府邸,以陆善谋反之罪将陆庆宗与其生母扑杀,而陆庆宗所尚郡主,为太子之女,皇帝之孙,皇帝也依旧毫不留情的将其一同坐罪赐死。

    当日,夫妻二人皆死于府中,太子李怏得知后,除了悲痛之外,也不敢为自己的女儿求情,更不敢收敛尸体埋葬。

    最后还是长平王求情皇帝,才让妹妹入土为安。

    “博陵郡急报。”

    “常山郡急报。”

    “博陵郡沦陷,博陵太守为叛军所杀,常山郡守严高清投降叛军。”皇帝见此奏报,气得将其重重甩在了地上。

    “岂有此理!”这一刻,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于是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快去通知所有人,到宣政殿来议事。”

    “喏。”冯力弓腰。

    “等等。”皇帝又抬手,“还有太子与宗室诸王也一并宣来。”直到自己最为信任的臣子造反,皇帝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最终能够信任与依赖,或许只有至亲。

    “喏。”

    太子李怏带着刚受封的皇十七子永王来到宣政殿,吴王,雍王,荣王,颖王齐聚。

    原本他有十几个已成年的儿子,但如今还能站在殿内的,不过寥寥几人。

    皇帝看着满朝朱紫,眼里充满了焦急,“叛军已经攻占了常山,眼下马上就要南下至东京了。”

    在朝的武将纷纷请战,右相张国忠在一阵嘈杂声中起身奏道:“启禀陛下,眼下陆善造反已逼近河南,而朔方节度使陆顺为其堂兄,二人关系甚密,若是二人串通一气,长安必然危矣。”

    皇帝点头,然而朝中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武将为陆顺说话,并以长平王为首,与张国忠对峙不下。

    “天圣十二年,朔方节度使陆顺与北庭都护陈千礼联合大破突厥阿思不,去年三月,陈千礼将阿思不押入长安,斩首示众,此乃大功,兵部亦有记载,而今陆善造反,却要牵连有功之臣,陆顺与陆善并非亲兄弟,只因是胡人,就要遭到朝廷的猜忌,那与陆善曾经相交的将领,在这满朝文武中,何其之多,也要一一降罪吗?若是这样,那天下可还有敢真正为大唐卖命的蕃将,又岂非让天下功臣寒心。”长平王起身奏道。

    “虽不是至亲兄弟,然二人也是两小无猜的密友,叛军攻势迅猛,万一倒戈,又如何应对?”张国忠反驳道。

    “若要密谋,那么陆顺此前就不会多次向圣人进言陆善造反之事,无端的猜忌,只会让时局更加混乱。”长平王怒视着误国误民的张国忠。

    “陛下…”张国忠看向皇帝。

    “陛下。”此时李怏再也坐不住了,他起身来到大殿中央,“关于朔方节度使一事,信与不信都有不妥,朔方为抵御塞外的重镇,拥兵数万,而朔方节度使与叛贼关系匪浅,确实令人担忧,然无端猜忌,必会导致功臣寒心,不如采取折中之法,以嘉奖的名义召陆顺入朝,改派他职,差汉将接替朔方节度使一职。”

    李怏的话一出,群臣纷纷点头赞同,皇帝也觉得妥当,于是当即下诏,将朔方节度使陆顺调归,改为户部尚书。

    对于太子的反击,令其失去了户部一职,张国忠由是记恨。

    “陆顺既已入朝,那么朔方节度使又该改派何人担任为好呢?”皇帝看着太子问道,“太子曾去过朔方察视,对那里镇守的武将们应该有所了解。”

    李怏持笏弓腰,“回陛下,臣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担任。”

    “何人?”

    “九原郡太守,苏仪。”太子回道。

    皇帝很是耳熟这个名字,他看了一眼雍王,随后说道:“太原苏氏,将门之后,崔裕在吏部的时候,曾与朕说过这个人,兵部也上呈过他的功勋,朕很熟悉他的父亲。”

    “陛下,万万不可啊,而今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反叛,这朔方节度使,乃长安后盾,至关重要,岂能轻易委任。”张国忠连忙反对道。

    “那依右相所言,该委派何人呢?”皇帝脸色阴沉的看向张国忠,“你的人吗?”

    张国忠闻言色变,旋即跪了下来,“臣不敢。”

    因张国忠的一番刺激,皇帝遂当即下诏,以九原太守苏仪为朔方节度使。

    当朝议进行到一半时,继博陵与常山后,河北诸郡又有城池沦陷,军报便在此时送入了朝中。

    群臣闻言大惊,纷纷恐慌道:“叛军如此攻势,怕是不出几日,整个河北道都要沦陷。”

    “陆善二十万大军,整个河北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兵力,那些郡县太守,哪里敢抵抗。”

    皇帝为此也很是苦恼与忧心,“河北道有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位忠贞义士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