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120-140(第11/29页)
府的牌匾摘除。
卫氏生性仁慈, 接管府邸后, 并未对曾经奚落过她的宠妾进行惩治, 反而借助卫氏本家的声望与地位,独自支撑起了庆王府, 并妥善安置怀有遗腹子的妾室。
是年七月, 河西节度使哥舒撼大败吐蕃,攻下洪济、大莫门等城, 成功收复黄河九曲, 消息传入京师, 天子大喜, 本因庆王之事而对张国忠有所隔阂的皇帝,因此次胜利而在群臣跟前大加赞赏张国忠的选贤之能。
凯旋后,皇帝于宫中大摆宴席为哥舒撼接风洗尘,宫中歌舞升平,热闹非凡,而入苑坊的庆王府第还挂着丧事的白绫。
早先,张国忠就打算用战事的胜利来解救被囚禁的庆王,故而派人前去安抚,让庆王于鹰狗坊内耐心等候,然而庆王却在听到皇帝赐死了张刘二人之后,愤愤忧惧而死。
次月,皇帝突然召集百官,降下制命,将封王的册书写于竹简之上,由右相张国忠当廷宣读。
天圣十二年八月,封哥舒撼为西平郡王,为本朝第二个异姓王,与东平郡王陆善形成对峙,同月,哥舒撼请表,以侍御史裴璋甫为行军司马,受到张国忠支持。
同年九月,由于哥舒撼的战功,让皇帝更加器重张国忠,失去了庆王这个皇子傀儡后,张陆二人之间的争夺依旧没有停止,于是张国忠趁机再一次向皇帝劝说陆善反叛之事,并将多年来陆善御边的成败整理成册,包括雄武城的多次加固。
“圣人,臣用性命作担保,臣所言,句句属实,此乃关乎圣人的江山社稷,岂敢因个人恩怨而构陷朝廷重臣。”张国忠跪在地上劝奏道。
然而皇帝并不相信张国忠所言,只因哥舒撼打了胜仗才没有反驳,“卿的忠心,朕已经看到了,然而陆善造反,并无实据,不如这样,朕派人前往渔阳查探雄武城,卿看如何?”
“陛下圣明。”
为了安抚张国忠,皇帝便派遣内侍监的宦官傅璆琳前往范阳,以赐柑的名义查探虚实——
——吴郡——
庆王的死讯与哥舒撼收复黄河九曲的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江南的。
“庆王因为巫蛊而被囚禁于鹰狗坊,鹰狗坊是什么地方?”苏荷好奇的问道。
“宫中驯养鹰犬的地方。”李忱解释道。
苏荷听后大为震惊是,却又不奇怪皇帝能做出这种事,只是觉得皇帝的做法实在是太过于薄情,“那可是他的儿子,他怎能做出将自己的儿子与鹰狗关在一起的事?”
“就算不是父亲,这样的做法也太过侮辱了…”苏荷挑起眉头。
以庆王的遭遇来看待李忱,皇帝对待李忱,已是极为仁慈了。
“所以才会有一日连杀三子之事。”李忱说道,“他有数十个儿子,不曾尝过生子之苦,养育之辛,又何来真正的怜悯之心,他眼里,不过只有自以为的帝王之术,他的皇位是从父兄手中夺来,自然害怕这样的事会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任何可疑。”
“不过…”李忱看着纸上庆王之死的来龙去脉,“庆王的死,绝没有那么简单。”
“十三郎的意思,是说庆王的死另有蹊跷?”苏荷问道。
李忱点头,“宗妇于内宅,所接触到的人少之又少,又哪里有机会认识什么江湖术士,而巫蛊之祸又恰好发生在张国忠不在长安之时,这并非偶然。”
“难道是有人刻意谋划,借刀杀人?”苏荷惊讶道。
李忱点头,“国朝父子相残之事并不少见,巫蛊事件,最著名的莫过于武皇,所以没有哪个皇帝是不厌恶这等歪门邪道的,就凭这些,也能够猜到是何人所为。”
苏荷想了想,“谋划这些的人,一定十分了解皇帝,并且与张国忠不和,除了东宫,就没别的人了吧。”
李忱点头,“孝真姊姊做事,一向干净利落,怕是买通了刘孺人身侧的侍从,命人冒充术士,刘氏一死,那么真相,也就很难查出了。”
“不是还有个侍从吗?”苏荷看着李忱,旋即瞪着眼睛惊道:“死了?”
李忱再次点头,“没了价值的棋子,自然要舍弃,才能不落下把柄。”
“就不怕张国忠深究,顺藤摸瓜吗?”苏荷说道,“想要查出真相,还是能的吧。”
“当然,”李忱说道,“但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真相是否是真相,关键在于皇帝,张国忠大力扶持陇右、河西,就是为了防范陆善,深究一件已经过去了的事,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他现在最棘手的对手,可不是东宫。”
“皇帝不会因为一个儿子的死,再牵动更大的案件,比如周王,是吗?”苏荷说道。
李忱轻叹了一口气,“庆王并非聪明之人,且十分好色,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被张国忠选中,因为便于控制。”
“庆王其实不难对付的,即便他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李忱又道,“但是,孝真姊姊是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
“即便威胁很小,也应当尽早铲除,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轻敌,是最致命的错误。”苏荷说道,“在战场上,任何一次小的错误,都足已让全军陷入困境,让生路变为死路。”
苏荷的话,李忱也十分赞同,“不狠,则无以为立。”
咚咚!
房门忽然被敲响,文喜站在门口,弓腰叉手道:“郎君、娘子,吴郡太守赵居仁送来了请帖,请郎君与娘子明日前往太湖游船,宴饮宾客,赵使君还说明日江南道所有英豪都会到场。”
李忱与苏荷对视了一眼,二人的身份只有赵居仁知道,“赵使君这场设宴,用心良苦啊。”
“不不不,”苏荷笑着摇头,俯下身说道:“应该是赵使君特别喜欢十三郎才对。”
李忱眯着眼睛,笑道:“还以为娘子会说赵使君眼光独到呢。”
庆王之死,让皇帝其他已成年的子嗣都恐惧不已,再也没有皇子敢私下接见与宴请大臣,以及投靠张国忠。
十四十六两个皇子原本最是亲近,在庆王之事发生后,二人即便同在入院坊也不敢再私下来往。
而十四皇子荣王,幼聪慧,素有贤名,喜结交文人雅士,常散资救助穷苦,时人便将荣王比作其兄雍王。
然而荣王却因此变得很是忧虑,他害怕殃及整座王府,不但遣散了府中的宾客,还收拢家财,从此闭门不出。
皇帝此举,不仅打消了张国忠想要扶持傀儡储君的念头,也为自己消除了诸王夺嫡的隐患,即便太子李怏因为上元夜之事依旧不受待见,但也使东宫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而远在苏州的雍王,并没有因为庆王之死而回京,哥舒撼打了胜仗,让张国忠在皇帝心中再一次被信任与倚仗,张陆二人的较量只会越来越激烈,当虚荣满足不了野心,皇帝无法在二人之间做出取舍时,战争便会爆发。
李忱清楚的明白,或许只有远离权力的南方,才能够躲避这场争斗,但身为李唐宗室,她并不打算置身之外,只是眼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留在水运发达的江南——
天圣十二年,十月冬,帝幸华清宫,张贵妃及张氏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