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80-100(第8/34页)
京都安宁了数十年,习贯了太平日子的中央禁军与卫士,面对突然来的兵乱,还依旧坚守的士兵,十不存三。
而叛军却早有准备,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为上元夜这一天发动叛乱而秣兵历马。
很快,随着大量叛军冲入宫中,陈元礼的龙武军与羽林军很快就要不敌。
让陈元礼感到疑惑的是,就算自己派去禁苑的人马被叛军所杀,叛军也在前往禁苑的各个入口安排了防守,但禁苑就在太极宫后方,长安城的动静如此大,竟没有一支禁军队伍前来救援。
皇帝看着身边的士卒一个个倒下,叛军离自己越来越近,他恐慌的躲在陈元礼身后,“陈卿,为何没有忠臣来救朕?”
“圣人小心。”陈元礼拽着皇帝躲开一记突刺。
皇帝吓得瘫坐在了地上,地上堆满了尸体,流淌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黄袍,“朕的十万大军呢?”
“他们在禁苑,为何不来驰援?朕平日里花了那么多银子供他们吃喝,如今到了危机时刻,却不见人影。”
听到皇帝抱怨的话,左羽林军将军愤怒的挥刀砍向叛军,作为军官,他并不想死在叛军,死在自己族人的手上,“禁军没有陛下的诏命,谁人敢动?”
“那些真正为大唐卖命的军人,可没有陆善那样好的命。”
羽林将军的话里充满了愤怒,这些年的冤假错案,以及皇帝的作为,让许多忠臣良将为之寒心,尤其是在广宁公主一事上。
皇帝的做法,寒了无数功臣的心,“功臣后人,尚且遭遇不公,不是名门勋贵出身的我们,只有一颗人头一天命,谁都不想枉死在族人的刀下。”
皇帝彻底说不出话来了,此时,护卫在张贵妃身旁的禁军也接连倒下。
“娘子勿怕。”皇帝身侧的亲从紧握着手中横刀向她靠拢。
张贵妃撇了他一眼,十六七岁的年纪,用起刀来却分外娴熟,明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却对这样的场景,毫无畏惧。
“卫应物,吾记得你,长安卫家的郎君。”张贵妃说道,“他们都在保护圣人,只有你。”
面对叛军,张贵妃的眼里异常平静,卫应物回头,只见张贵妃坐在沾血的廊座上,面对刀剑也不躲闪。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卫应物喝了一口酒,将酒囊挂回蹀躞带上,感到充满力量后,他挥刀斩下两名叛军的首级,随后来到张贵妃身侧,轻狂道:“他们保护圣人,是因为他们喜欢功名利禄,而我,只爱美人。”
张贵妃听后,忽然捂嘴笑了起来,火光下,女人的妩媚看呆了一众叛军,若非是叛乱,他们此生都无法近距离看到张氏的容貌。
“妖女!”一些叛军将皇帝昏庸推到了张贵妃的身上。
卫应物出刀阻止,随着刀光闪烁,喷涌而出的鲜血溅射到了张贵妃的身上,轻薄的襦裙瞬间血染。
风停后,空中起舞的花瓣也落进了血泊中,渐渐被鲜血淹没。
“娘子,叛军太多了。”满头大汗的卫应物朝张贵妃说道。
面对众多想要杀她的叛军以及辱骂,张贵妃的脸色依旧平静,她端站在殿庭之中,望着头顶的明月,神情忧伤,“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这一幕看呆了身侧的护卫,“娘子…”
“驾!”
就在禁军将要不敌时,长平王带着收拢的散兵与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司言从宫城另一侧杀入。
“翁翁!”长平王纵马一跃,“护驾。”随后带着人马杀到了皇帝身边。
李司言身材魁梧,他手持陌刀,一连将十几个叛军砍翻在地。
皇帝见孙儿前来救驾,喜出望外的笑道:“朕的好孙儿来了。”
“翁翁,”长平王下马,单膝跪地,“孙儿救驾来迟。”
皇帝摇头,连忙扶起孙子,紧握着他的手,心酸道:“他们都弃朕而逃,唯有你是来救朕的。”
长平王随后瞥见了受伤的太子,“阿爷…”
林进忠搀扶着太子靠近,“我没事,保护好你翁翁。”太子道。
长平王点头,而后又说道:“宫外如今混乱一片,禁军涣散,不战而逃,而叛军人数众多,一但他们全部冲进来,靠这点人马根本无法抵御。”
“什么?”皇帝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充满了不安,明明前几个时辰自己还是掌控天下的帝王,而今才过去了不到半夜,就被叛军围城,“宿卫京师的禁军呢,这么久了,他们怎么还没有动静?”
长平王摇头,“长安与禁苑相交的通道被全部封锁,孙儿从宫外水路尝试潜入,却…无法调动他们。”他看着父亲,又看了一眼祖父,“孙儿只能收拢一些散兵前来增援。”
皇帝与太子当然明白,东宫的不被信任,早已是天下皆知,长平王身为东宫长子,又岂能说得动北衙禁军以身试险。
马麟与高仙之皆因挡不住叛军的攻势而退回城内。
“翁翁,快上马。”长平王将皇帝扶上马,“孙儿带你们离开。”
咚咚咚!——此时,承天的门的鼓声开始变得急凑。
邢载带着叛军杀入兴庆宫,听着节奏变化的鼓声,假面内的眼神出现了一丝不安。
“有援军入城了。”邢载说道。
“援军?”叛军军官诧异,“难道是禁苑的人出来了?”
邢载摇头,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路兵马,但只有禁苑是离长安城最近的,“除了禁苑,还有那路兵马能够如此快支援。”
“拼了!”——
早在之前,禁苑屯守的中央禁军就已经听到了长安城的异动,有军官想要率军救援,却被阻拦在了城门口。
“非宿卫之时,圣人无诏而私自调动兵马,这是谋逆之罪。”一句谋逆之罪,便将众人吓住,“以圣人的脾性,尔等应当知道后果。”
“若长安真的有乱,圣人遇险,岂能无人来传诏。”
“可是城中有厮杀与火爆之声,若真是有人作乱,圣令无法及时传出,天子受困,而我等却待守军营不出…”
“奉右相令!”中书省一名官员骑马入内,高举手书道。
作者有话说: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出自韦应物的《简卢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写的哈。
毕竟安史之乱之前,他仗着出身与皇帝亲从的身份,横行街里,算是个恶霸。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是清代纳兰性德的词哈~
苏荷为什么拖着病体也要跟去呢,大概就像她自己说的,这里的人,只有她了解李忱,所以她猜到了之后李忱可能要面对的场景。
真正心疼李忱的,应该只有苏荷吧,文喜是官宦出身,虽然跟了李忱挺多年,但他不知道实情,而且他是男性,没办法感同身受的。
说一下地方兵团,刺史也就是太守,一般太守作为地方长官,与折冲府是没有关系的,军政互不干涉,但若是作为都督,一般都督会兼任刺史,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