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12、朔方行(十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12、朔方行(十二)(第2/2页)

 而老者却只是摇头,“三问已结束。”

    李忱才提两问,明显是老者不愿透露过多,她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拜谢道:“多谢真人今夜为某解惑。”

    “你心中已有猜许,故有此问,其实回不回答,已经不重要了。”老者说道。

    李忱看着老者,总觉得有些眼熟,“某虽有猜许,心中却一直存疑。”

    “天时不能佑无道之主,地利不能济乱亡之国;地之险易,因人而险,因人而易。”老者缓缓道。

    李忱听着耳熟的话眼睛一睁,她这才明白这个道士为何会知晓宫中的秘闻,本是朝中书,由仕入道,“太白阴经。”她遂变得尤为恭敬,再次叉手微微弓腰道:“原来是达观子李真人,学生李忱,常读您的书,尤爱您提出的人定胜天的观点。”

    老者轻叹了一口气,“施主天资聪颖,然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忱,受教了。”李忱道。

    老者随后跳回乌篷船,独自划船离开,李忱行动不便,遂于轮车上拱手目送。

    苏荷只是受了一些轻伤,右臂有些淤青,便找坐堂郎中要了些许伤药,与文喜一同划船来到河中央。

    “十三郎。”苏荷跳到李忱身侧,“那位先生走了吗?”

    李忱点头,苏荷便又问道:“可有解惑?”

    李忱再次点头,并谢道:“多谢七娘。”

    “既能为你解惑,也不虚此行了。”苏荷笑道。

    “你的伤?”李忱问道。

    苏荷在船头李忱的身侧坐下,文喜便去了船尾摇桨划船,“一点小伤而已,以前和阿爷阿兄练拳,也常常这样。”

    尽管苏荷这样说,但李忱还是过意不去。

    文喜没有将船划回岸上,而是迎着上游漂下来的河灯逆流而上。

    船只在这数千盏河灯中穿梭,天上一轮弯月,月光洒下。

    苏荷坐在船缘,弯腰戏弄着河水,青袖则去了船尾找文喜。

    李忱垂下手,举头望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她虽厌恶长安的尔虞我诈,却仍对这生长之地仍抱有期盼。

    “这首诗好耳熟,是…”苏荷侧头看着李忱。

    “孟襄阳的《他乡七夕》。”李忱回道。

    苏荷便明白了李忱是在思念故乡,于是道,“洛阳的乞巧节,应该比这里的更加繁华吧。”

    李忱看着天上的明月,洛阳的七夕她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样子了,但她知道,今夜长安城的七夕,一定热闹非凡,也知道,自天圣六年后,宫中每年的七夕都会燃放焰火。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