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正文完结】(第2/3页)

,还是后面内文学馆不断扩张,内教博士数量由一人扩充至十八人,接受教育的宫人规模,亦以学士数量扩张的比例急剧增加。

    这也让武曌执政期间的后宫,充满了各式各样有执政能力的才女。

    武曌抚摸着桌案上的书籍,再看女官们的神情,哪怕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依然觉得自己心态充满活力,武周同样充满活力!

    女官们仰望着天幕,隔着时间与空间瞻仰着西方女王女帝的风采,再看着眼前改变她们命运的女皇,更加热血沸腾。

    她们,即将参与改变这个时代,将武周不断往上推向辉煌的时代!

    【《近代中国发展史》专治低血压。

    华夏从明清开始落后于世界之林,到清代错过工业革命,最终酿成苦果。闭关锁国的大清被炮火炸开国门,武术强国的华夏人被牙鸟片腐蚀身心,华夏大地千疮百孔,但好在,华夏儿女从不放弃!

    大家从小学到大的近代史,具体应该很熟悉了,这里不剧透。

    本书比教材上的近代史更详细,会具体介绍更多英杰人物,介绍更多被史书忽略的女性,在战争中用鲜血与生命,用怒吼与枪炮,她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带来如今的女性地位。

    这是革命先辈的奉献,是英雌女性的功绩,是我们不能遗忘的辉煌!】

    清朝,学过西洋语言的皇子大臣不少,听着这些奇怪的国名和人名接受良好。

    朝堂之上,帝王皇子和大臣,包括外国传教士大臣,齐聚一堂。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听到前面的内容时就在议论。

    “彼得大帝我知道。”玄烨命掌书太监去把之前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找来,自己与大臣议论起来,“叶卡捷琳娜大帝看来在彼得大帝后面,听起来也跟彼得大帝一样强势。你们需要注意了。”

    对沙俄情况比较了解的南怀仁连忙说道:“陛下,沙俄的女人不能小觑。彼得大帝之前与自己的亲姐姐索菲亚公主夺权,索菲亚公主是很厉害的摄政王。”

    一些迂腐固执的大臣第一次听说还有女性摄政王,于是开口就隔空批评邻国的权势女性:“这些女人比当年的太平公主还过分,定然是没学妇德。”

    玄烨拿起《尼布楚条约》重新看着,回了一句:“皇祖母也是非一般人。”

    他一提到孝庄太皇太后,虽然有大臣闭嘴,更多的是顺势称赞孝庄太后的品行,对方虽然有才德,但始终秉承后宫不得干政,既没有垂帘听政,也没有临朝称制。

    玄烨放下条约,认真思索起来。

    清朝连女官制度都彻底取消。

    顺治时期,礼官提议过学习明朝设置“六局一司”,被拒绝了,终清一朝都没有女官。

    后宫有品级的只有嫔妃,伺候人的地位比较高的有两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是伺候过太后等皇室长辈的嬷嬷,如苏麻喇姑那样的;二是皇子的保母乳母,如抚养过幼年康熙的孙氏那样的。尤其是抚养的皇子如果即位为帝,她们一般都会被赐予夫人封号,享有极高待遇。

    这也让后妃的权力被彻底局限在了后朝,与其他命妇的来往交流也少了许多。

    但是听到其他国家的女人如此厉害,玄烨第一次开始思考:大清是不是也该给民间有才华的女性一些机会?

    天幕如此批评缠足束胸,批评大明留下来的种种恶习,批评那些汉人男子,这岂不是大清的机会?

    正想着,天幕再次提到了百年国耻,还提到了牙鸟片和女性英雌的抛头颅洒热血。

    玄烨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

    爱新觉罗氏后面的皇帝,到底怎么回事?总不至于全部不成器,都得靠女人吧!

    【《从大航海到工业革命》介绍了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转折点,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到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原本处于世界文化经济中心的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

    当西方开始殖民全世界,抢占新世界,从非洲与美洲掠夺大量的财富回到欧洲时,华夏正处于弘治中兴的末期,即将迎来一个比一个不务正业的明朝皇帝。

    正德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等等,尽管今人有些评价他们有能力,但是对比同时代的西方,就知道皇帝有没有能力已经不重要了,大争之世,不进则退。

    当西方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夏的乾隆皇帝沉醉于自己的功绩,自号为“十全老人”。

    的确,康雍乾是封建帝制时代的巅峰,到达了人口的巅峰,4亿人口。可惜被西方列强入侵后,他们成为了大屠杀下的亡魂,成为了巨额赔款压榨下的苦力,成为了华工贸易的奴隶。

    有人说明清时期分别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结合那时的内忧外患,明朝的北元与倭寇之患,清朝战火连绵四处征战,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人说这是两种制度的碰撞,是落后的封建帝制敌不过更现代化的资本制度,是自给自足的小农主义敌不过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这也有道理。

    但是人心本就是长在左边,本就是偏的。

    作为华夏人,谁不希望工业革命发生在自己国家,谁不希望我们永远站在世界之巅,谁不希望那百年国耻能变成五千年荣耀!

    我们死在那段黑暗历史的老祖宗太多,太多了,有多少城市直接被屠空了,又有多少家庭祖上都有长辈死在了抗日战争中!

    明明泱泱华夏,从不缺人才。

    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数个自救的机会,都被统治者错过。

    只恨不能给每个帝王一双伯乐的眼睛和千古一帝那包容的大局观!】

    刘彻:“朕虽然派遣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但是海路竟然没有,实在遗憾。”

    他看着其他大臣,使劲暗示:“大宋那么弱竟然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大汉怎么能没有呢?”

    不需要刘彻暗示,其他大臣一样跃跃欲试。

    还没被彻底驯化的汉臣,敢想敢干。

    在不知道可能会青史留名的时候,张骞都敢主动请缨去出使西域,现在已知能青史留名、还已经有了西方的地图、航海图等等好东西,还知道那非洲美洲有黄金,谁不愿意!

    “陛下,臣愿前往!”

    “陛下,臣还年轻,臣可以去!”

    “我年纪大稳重,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我年轻才能吃苦,你这把身子骨小心海上被鱼吃了!我不一样,我年轻能抓鱼!”

    “老夫还能钓鱼咧!”

    ……

    这边,有想争取者因为年龄开始互相喷口水,另一边,又有人因为武力值开始撸袖子。

    “陛下,这出海危险重重,还是我们武将出去比较合适。”

    “武将都是在草原在城池打仗,懂什么?我们文臣看得书多,我们才适合!”

    “纸上谈兵听说过吗?看书多有什么用,你遇到水匪海贼用书去砸他们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