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50-60(第2/18页)
刘彻不带兵,不上战场,但也知道优秀的军队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兵强马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从高祖到自己父亲,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才攒下如今大汉的兵马,刘彻深知中原养骑兵的不容易。更知道,帝王若是不重视军队会乱象丛生,会帝国不稳!
“难怪皇帝老是在逃命,北宋变南宋都没吸取教训。”刘彻摇头,对这宋朝失去了兴趣.
秦朝,从上到下都给听傻了,一时半会都沉默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后,老将王翦幽幽一叹:“这个宋朝如果是以前的宋国,齐国灭宋一定更快。”
嬴政则是再次怀念起秦国时期优秀靠谱的老臣:“商君真是圣贤。”
对比一下后世,大秦的武安君、商君,一个比一个靠谱,他要追封!追封!
【我们学习伟人的兵法,非常简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3)”。
这十六字真言让我们在条件最艰苦的日子里,用落后的武器和贫瘠的资源,打赢了一场场艰难的战役,打出了华夏陆军世界第一的威名!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华夏军队许多士兵来自从没读过书的贫苦百姓,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也不懂军事策略,比起宋朝当时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富庶、作为第一个发明火药火器国家的武器先进,经济条件上面临的困境反而比宋朝差。
但是,我们还是成为了胜利的一方!
因为战争最重要的不是排兵布阵,是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听到这经典的十六字真言,嬴政一下子直接站了起来。
他激动地反复念诵着十六字,仿佛要将它刻入骨髓。
比起前面花里胡哨的军阵图和什么一字长蛇阵,明显是这十六字更具实战作用。
王翦花白的胡须颤抖,一边念着这十六个字,一边回忆着自己的战争和大秦与六国的经典战役。
原来简简单单六个字,就可以概括许多战术.
“伟人,不愧是伟人,只是不知道这位伟人到底是谁,有没有其他兵书。”赵匡胤看着自己一手建立的大宋被篡位,被折腾,被骂的不轻,但是听到这里,哪怕也打了一辈子仗,赵匡胤同样为之折服。
他从长乐敬佩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对这位伟人的崇拜,以及为自己国家成为胜利一方的自豪。
他大宋的子民,现在会有这种心态吗?
等他驾崩后,大宋的子民会以这样的语气谈论起他吗?
赵匡胤想着想着,拳头渐渐握紧。
还不够,还不够。
指望用钱买回幽云十六州的想法本就不对,他身为武将,怎么能退缩?
他要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堂堂正正把幽云十六州打回来!
【赵意决定,先在地方上开武举,然后发行报刊,把这一次武举活动创办的声势浩大,做出招牌,再通过报刊吸引其他地方的武学人才。
起初官府是不愿意的,但是这是宋初,重文抑武还没彻底定型,一切还来得及扭转。
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府的官吏们也心虚,担心贪污兵饷的事泄漏。
这时候军队大权掌握在文官手中,文官监督武将,贪污兵饷看似是武将的事,实则不然,上上下下打点勾结,参与者一定不少。
鲁迅先生说得好,一屋子人,你想开个窗,大家都不同意,但你要是想把房顶掀了,别人也就同意你开窗了!(4)
赵意要彻查兵饷贪污案,大家不愿意;
赵意要开武举办报纸,大家为了让帝王转移视线,一个比一个配合。
然而赵意是这么好糊弄的人吗?
当然不是。
她不去追究,是因为有更专业的人在调查,那就是包青青,在暗中调查。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赵意声势浩大地举行武举,吸引了全城视线时,包青青就在暗中调查伤兵生前的行踪和人际关系网。】
第52章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6
【开武举前, 先发奖励。
这也是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空口许诺打仗胜利给士兵奖励,堂堂帝王最后竟然食言。
哪怕赵光义已经不知道死去哪里了,被迫给赵光义擦屁股的赵意依然想杀人。
别说是身为帝王, 哪怕是普通男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不懂吗?君子的“仁义礼智信”被狗吃了吗?
都说赵光义文治厉害, 但是这种失去信义的行为, 与君子之道毫无关系。】
赵光义咬牙:又骂他!又骂他!
赵匡胤也咬牙:“带兵打了胜仗不封赏,你哪里来的脸让他们为你卖命?真以为你当了皇帝天下人都得为你生为你死?”
他就算“杯酒释兵权”, 也没剥夺武将的赏赐,各种厚赏重赏, 为了什么?
什么都不给, 你这个皇帝凭什么让别人效忠!
贪官污吏都知道给手下人好处!
【赵意第一次办武举, 也是第一次在古代办报刊。
大宋的出版行业印刷行业经过前朝几代的发展,已经成熟了许多。历史上,邸报小报也是在宋朝市民文化兴盛后开始兴起,赵意只不过是提前了几十年,大宋有这个发行的条件,也有这样的人才。
邸报最初就是宋朝官府的公文,发行给内部传看。后来民间多了的小报不仅刊登朝政时事, 也记载民间新闻,甚至还嘲讽某些官吏。
赵意亲自要办的报刊,打算朝官方报纸靠拢, 这样即使日后有了民间小报, 舆论的大方向还是由朝廷把控。
这份报纸,被命名为《大宋月报》——以古代的交通条件, 一份报纸想要铺向全国,做日报完全不可能, 做周报也得在后面考虑,先用月报试试水。
《大宋月报》的第一版头条,就是宣传武举,并且支持全国武才来参赛。
第一版头条以下,同样是重磅新闻,刊登了赵意的“罪己诏”,和给士兵的奖励。
是的,赵意又得为赵光义的“御驾亲征”“驴车逃离”擦屁股。
她发下“罪己诏”,为赵光义的行为道歉。发下“平赏令”,给之前胜利过的士兵补发奖励,以及给阵亡的士兵家属发抚恤金。她特意命将军统计了阵亡的士兵名字,刊登在报刊上,把抚恤金的数量也计上,就是为了让士兵家属知道朝廷发到手上的抚恤金有没有被贪污,有没有缩水。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赵意能想到的向民间百姓传递朝廷真正的声音的手段,就依赖于报纸了。
哪怕宋初百姓没条件人手一份,但是她相信,民间的说书先生、书生、有条件的富商富户们,口口相传也能把这么震撼的消息传播出去。
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