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20-30(第14/23页)

就是不太聪明,喜欢乱背。”

    李世民笑了:“看出来了。”

    武璎不高兴了,你才不太聪明,你才乱背,她背的诗明明很应景!

    看到大家都在笑她,武璎有心表现一下自己的智商,决定要一鸣惊人!

    于是她清清嗓子,一张嘴,就来了一首朝代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忧,

    南北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

    养鸟人是岭南人,官话说得不太好,还没意识到问题,献鸟的商人傻眼了。

    这三皇五帝什么的,怎么这么熟悉!

    大唐刚刚建国没多久,怎么就已经“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了!

    秦王府上,大家的笑容齐齐消失,一个眼神就把这一群献鸟人包围了。

    李世民甚至开始怀疑这是大哥的阴谋。】

    贞观朝堂上,大家再次表演一个笑容集体消失术。

    “唐的后面是五代?听起来又是一个乱世。”

    “五代后面是宋。”

    “宋元明清,就结束了……”

    所有人集体严肃起来。

    这个结束,到底是哪种结束?.

    宋朝,刚建国的赵匡胤急了:“怎么就帝统休?难不成……”

    后世没有皇帝了吗?

    赵光义眼神躲闪,甚至不敢说这话。

    明朝,朱元璋刚教训完儿子,听到朝代歌又想骂人了:“大明后面是清,这清是怎么回事?帝统休,难不成农民起义把皇帝杀光了自己也不做皇帝?”

    可是哪个起义军首领不想做皇帝的?李自成张献忠不都想做皇帝?

    清朝,玄烨更为震惊,他大清竟然成了最后一个皇朝!

    “帝统休!大清后辈竟然如此无能!”

    哪怕后面是另一个政权也可以提前提防,但是怎么就帝统休了!

    玄烨不理解。

    他一直提防汉人,因为满人太少,南明残余势力普遍,反清复明起义不断,大半个南方依然未能归心。

    但是现在看来,结束皇朝帝王统治的肯定不是汉人,儒家那么推崇君臣,怎么会允许没有皇帝。

    难道是西方?

    西方的路易十四就不是皇帝是国王,他早就知道西方日后会成为华夏大患,只是内部本身就问题不断无瑕他顾。

    如果帝统休,这天幕,还有天幕上讲书的长乐,又是什么人在管理?

    第26章 《穿成李世民的鸟后》3

    【武璎见到无辜的养鸟人和买鸟人被围, 不想把人害死,连忙扑扇着翅膀大喊:“我是神鸟!我会预言!”

    李世民直接出题考验:“是吗,那你预言一下我今晚吃什么。”

    武璎:“……”

    这还真难倒武璎了, 毕竟后世许多食材大唐都没有,真容易弄混说错。

    而且, 她做得游戏也没有大唐宴饮部分, 哪里知道李世民平常吃什么。

    李世民:“看来你不是,来人, 把他拖下去砍了。”

    武璎再次大声阻拦:“等等,今年多少年?”

    李世民已经从这只白色鹦鹉人性化的对答如流上看出她的不一般, 配合地回答:“武德六年。”

    武璎先是转换了一下时间, 毕竟现代人习惯用数字纪年法。

    但好在做游戏时为了沉浸式体验, 还是会换成古代的年号纪年法。

    武璎歪着脑袋想了想,李世民等不耐烦又要把人抓走时,武璎的小脑袋终于想到了!

    “等等!武德六年,杨文干谋反!”】

    等待着看李世民如何上位的李建成一愣,接着开始心慌。

    杨文干是他的人,并且被自己委托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怎么突然就谋反了?

    这不会是与他相关吧?

    李建成后知后觉想到另一件事:史书, 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已经从天幕的“千古一帝”得知,最终的胜利者是李世民,那么史书会如何记载关于他的故事?

    李建成的面色渐渐地颓丧起来。

    这次的天幕, 也突然有些不期待了。

    但是天幕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还在继续。

    【李世民不相信:“你到底是谁送来的?”

    杨文干是太子心腹,怎么可能做出谋反的事情?原本李世民怀疑武璎是太子送来的, 但这样诬陷太子的心腹谋反,就算能把自己拉下马, 太子也逃脱不了干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跟太子若是两败俱伤了,谁能得益?

    李世民心里浮出一个人的名字:李元吉。

    难道是李元吉派人送来的鹦鹉?】

    等着看热闹的李元吉猛地瞪大眼睛:不是我!

    太子和秦王相争,关他这个齐王什么事!

    在上一期看天幕知道未来的皇帝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后,李元吉已经在渐渐地疏远太子,想着借同胞兄弟之情去亲近现在的秦王、未来的唐太宗。

    但是李世民不吃这套,李元吉因此没少在父亲面前诋毁李世民不讲兄弟之情,这一次特意来陪着李渊一起看天幕,看到这里再次说道:“父皇您看,二哥就是这么多疑怀疑我,儿臣明明什么都没做。”

    李渊打着哈哈把这话绕了过去。

    他眯着眼睛,盯着“杨文干谋反”几个字,眼神阴沉。

    【武璎为了压实自己的预言家身份,说得更详细了点:“今年夏天,你父亲要带你和你弟弟李元吉一起去仁智宫避暑。”

    李世民冷静道:“这件事已经正在筹备中,知道的人不少。”

    “那你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要趁着留守长安做一件大事吧。”

    武璎开始详细讲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武德六年,也就是公元623年,正好是历史上的杨文干事件爆发。】

    武德六年!

    李渊拍案而起,正是今年!

    那杨文干好大的胆子!

    还好,他们虽然准备去避暑但是还没出发!

    “派人迅速拿下杨文干!”李渊毫不犹豫下令,哪怕杨文干还没谋反,也丝毫不手软!

    【这个时期的起因是这样的。

    杨文干是庆州都督,也是李建成的心腹。

    李建成为了防备战功赫赫的李世民,暗中招募来自长安和各地的骁勇两千多人,来守卫东宫左右的长林门,这支特殊的骁勇被称为“长林兵”。

    此事就是李建成趁李渊和李世民都不在京城,带着李元吉一起前往仁智宫避暑时,偷偷令杨文干选送的。

    但是二人没想到的是,事情被人揭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