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悠游岁月: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宫廷悠游岁月》 100-110(第3/24页)

不到。

    见素娥还拿了纸笔,记得认真,宋觉真就笑着?道:“美人还是一贯用心这是进给官家的么?也?是,若不是官家,这般图样,都不知道哪里适宜用了。”

    论了一会儿刺绣的活儿,还在?一起吃了顿午膳,宋觉真这才告辞离开。之?后几日,素娥的日常都堪称平静,玉殿里一个访客都没有,期间她只去伴驾一次。除此之?外,无事发生——这样的平静,似乎就是为之?后发生的事做铺垫。

    这一日午后,素娥百无聊赖,便又找出了那?幅绣到一半的‘绣画’,动针慢慢绣起来。一个善于刺绣的侍女在?旁伺候,既是及时纠正素娥不大好的操作,也?是帮她劈线——一根绣线往往要劈成好多丝才能用,这样绣出来的图样更细腻。

    素娥会劈线,她的手很稳,手指也?很灵巧但是要说劈线劈得多好,那?就没有了。

    而?她这个侍女却是善于刺绣的,一根绣线劈上六次都可以——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十六变三十二,三十二变六十四,这就是一根绣线变成六十四丝的意思!

    虽然素娥也?曾听?说过?,刺绣中有绝顶高手,可以劈线七次,甚至八次但那?种人显然是不多见的,即使在?宫廷中。所以身边的侍女居然能劈线六次,已经?是某种意义?上的‘极限’,只可仰观了。

    做手工活儿就是这样,一旦沉下?心就时间过?得飞快,而?且真的很不容易注意到周遭变化。所以当人闯进玉殿正殿时,素娥才站起身来,看向外头,眉头拧紧:“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了?”

    事前没有一点儿招呼,也?没有通传,外间的肖燕燕等?人自然更拦不住人素娥就看到一群基本不认识的宫人出现在?自己面前,只有为首的一人是认得的,是如今宫正司的宫正——苏宫正。

    宫正司素娥打交道的不多,或者?说,宫廷里没有谁想要和?宫正司打交道此时人来,就算什么都没说,素娥也?看得出是来者?不善。

    果然,就见苏宫正满脸严肃,直接对素娥道:“高美人,圣人有些话要问美人,美人可得空?”

    没有被带走去宫正司的地?盘?这是当然的。素娥如今是正四品的美人,单纯说品级,也?比她这个宫正高了。更不说‘皇帝的女人’身份加成,更是女官不能比的。

    一般来说,哪怕后妃犯事,大多也?不是宫正司能处理的。按照流程,应该是皇后‘主审’‘主办’,至少名义?上如此。至于宫正司,全程跟进、打打辅助,显示自己‘存在?’也?就是了。

    素娥本来就定力?较强,再加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时候就算宫正司来请她去皇后那?里了,思维也?是清晰的。只是镇定问道:“自然是有空的,有劳苏宫正了只是本位有一事不明,若是能说的,劳烦苏宫正指点。”

    “今日好大阵仗,本位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事儿?”

    宫廷岁月102

    玉殿突遭变故这?一日?上午, 郭敞一如往常,下朝后就批阅奏疏。看到一半了,实在眼花, 有些心烦地扔下手中的奏疏道:“王志通, 替朕理一理这?些琐碎奏疏瞧瞧朕这?些肱骨, 怎么什么都要上奏!”

    一些奏章真的很废话, 虽然已经经过过滤了一些无关紧要之人的无关紧要奏章不会拿到皇帝面?前但总有些例外么。比如说重要人物的奏疏,哪怕是普通的问安,政事堂(就是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也不好自行处t?置。

    王志通应了一声‘是’,就上前做事了, 他不是第一回做这?事儿, 算得上轻车熟路。另一边, 郭敞实在懒得再看奏疏, 眼花还没好呢, 便指了侍立再一旁的宦官,也不管是谁, 只指了指刚刚放下的那本奏疏,道:“你来念。”

    这?指的人恰好是刘亮, 刘亮出身贫苦, 少?时自然是不认字的。进宫之后也没有读书?的机会, 也是拜了王志通做师父, 自己渐渐起?来了,才在王志通的提点?下,学着识字。他是认字,但绝对不是饱读诗书的人。

    但不管怎么说?, 官家的命令是不能拒绝的。刘亮只能有些忐忑地打开了一本奏疏,慢慢念着, 然而有些大臣写?奏疏也是文绉绉的,再加上一些生僻字、生僻词,搞得刘亮根本读不好,郭敞还没说?什么,他自己先跪下请罪了。

    “官家恕罪!奴才实在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这?样的差事办不来”

    郭敞也知道宦官里有文化的不多?,倒没真的怪罪。此?时王志通还在整理奏疏,他也不急着听人念奏疏,便道:“也罢,只是你这?般也不行。便是做宦官,要做得好,也得读书?识字。似你师父这?般,许多?事才能交由?他做。”

    “有谁能念奏疏的?”郭敞问道。

    立刻就有人冒出了头,得了这?桩差事,给郭敞念奏疏。等到手头这?封奏疏念完,王志通已经将今天的奏疏都整理好了,效率真是极高的。

    郭敞就将随手批了几个字的奏疏往王志通面?前一扔,道:“这?还是朕的封疆大吏呢!一个地方上的案子,明?明?几百字就能说?清,偏偏他写?了一本上万字的奏疏。知道的晓得他啰嗦,不知道的只当他勤勉,这?是给朕写?万言书?呢!”

    此?时地方上的案子,除了一些特殊的,可能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或者牵涉广大的。有的重罪案,也是每件都要上报中央,甚至直接给到皇帝这?里的。当然,后者大多?数就是走个过场,皇帝批阅个‘知道了’就行。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流程是要走的。

    王志通不好在这?种?事上说?什么,他是个很有分寸的宦官,所以当下只是道:“官家,这?也是他们想?着事无巨细,好叫官家人在京师,也能清楚地方上的事儿至于说?详略得当,说?的简单,却是多?少?相?公都不纯熟的?”

    “说?不得,是这?位大人没想?到官家的难处他们想?不到官家要日?理万机,不知道要接多?少?个他这?样大臣的奏疏,还当官家只看他这?一个呢!”

    “嗯,这?话说?的不错,很有些智慧在其中了。”郭敞点?点?头,然后就像是想?到什么一样顿了顿,忽然就笑?了:“朕想?起?来了,素娥有一回说?过差不多?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郭敞原本有些烦闷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重新拿起?奏疏,不用小?宦官来念,自己看了起?来,精神头又恢复到了最开始的样子——王志通看着这?一幕,只低着头谦卑地挪到一边去待着,仿佛什么都没看到。

    过了一会儿,是郭敞之前召见的官员来了几位即将赴任的地方官。

    这?也是大燕的规矩,凡是要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当皇帝的都会亲自见一见,问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

    说?起?来,这?也不是大燕的独创,过去曾经就有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之下,皇帝能始终维持着对地方的关系——哪怕有一天这?种?见面?流于形式了,有这?个形式也比没这?个形式好。

    这?次来见郭敞的几个赴任地方的官员,官职有高有低,有的去地方要做知州、县长,但也有两人是去做转运使的。大燕在地方上最高一级的地方官,就是‘转运使’这?两个转运使可以说?是能吏、干吏,没做过京官,一直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