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崖三载后: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落崖三载后》 22-30(第12/18页)

,今夜我们等了两个时辰,太子都没从那里经过,属下担心我们的人被发现,只能撤离。”

    “那是从陆府回宫的必经之路,岁庭衡怎么可能不从那里经过?”宁王眉梢微皱:“中途发生了什么事?”

    “太子回宫途中遇到了……云拂衣,不知怎么回事,两人一道去了潜邸。”

    听到云拂衣三个字,宁王沉默片刻:“他们去理王府做什么?”

    “也没做什么大事……”

    “说!”

    黑衣人:“两人……两人合奏弹曲。”

    宁王的脸漆黑如墨。

    黑衣人把头低了下去,都说没做什么大事了,你偏要问,偏要问。

    现在好了,扎心了吧。

    第27章 小偷

    琵琶虽曲不成调,琴音却婉转悠扬,两种声音交缠在一起,却有种诡异的和谐。

    夏雨与秋霜甚至觉得,她们家小姐的琵琶弹得其实也能入耳。

    连弹了好几曲,拂衣奏乐的兴头才慢慢降下来,她抱着琵琶,看着坐在自己身边抚琴的岁庭衡:“太子殿下。”

    琴音顿停,岁庭衡手掌盖在琴弦上,转头看着她,等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今晚臣女十分开心,多谢殿下。”拂衣醉了,但仍留有几分清醒,她把琵琶递给身后的宫侍:“时辰不早,臣女该告退了。”

    月已上中天,岁庭衡抚着琴弦,起身道:“我送姑娘回去。”

    “多谢殿下。”拂衣没有拒绝,她走到岁庭衡身边:“殿下身份贵重,以后出宫多带些侍卫在身边。”

    “好。”岁庭衡提着灯,照亮前方的路。

    下台阶时,拂衣脚下踉跄了一下,下意识把手搭在了岁庭衡的手臂上。

    “云姑娘,小心!”

    “臣女冒犯了。”拂衣松开手,向他请罪。

    “无碍。”岁庭衡把灯递给身后的莫闻,把手臂伸过去:“夜路难行,姑娘扶着我走。”

    “多谢殿下。”拂衣行礼道谢,但没有真的把手搭过去。

    太子把胳膊伸出来是修养与礼仪,她若真把手搭上去,那叫没眼色加没脑子。

    再次坐上太子车驾,拂衣道:“臣女还不曾恭贺殿下晋太子大喜。”

    岁庭衡目光从她脸上扫过,很快又恢复平静:“今日是姑娘生辰,寿星最大。”

    被这话逗笑,拂衣用手撑着有些犯困的脑袋:“今日有无数人过生辰,但我们大隆朝现在只有您一位太子。”

    “困了?”岁庭衡取来一件披风,弯腰替拂衣盖上:“靠着睡一会,到了贵府我再叫你。”

    “殿下。”拂衣看着身上的披风:“臣女今日早上发现宁王府有身份不明之人进入,殿下初为储君,请多加小心。”

    若宁王敢伤害太子,定会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可她不能因为一己私仇,明知储君有可能陷入险境而不提醒,更何况这是位幼时经历过苦难仍旧保留仁德之心的君子。

    “欲望能使人失去所有理智,臣女不惮于用最小的心眼揣测别人。”拂衣掩着嘴角打了个哈欠:“殿下是君子,但君子不立危墙,请殿下一定要加强防范。”

    马车里安静下来,拂衣睡着了。

    岁庭看着她睡得不太安宁的睡颜,吹灭车内的烛火,掀起帘子唤夏雨与秋霜进来陪着拂衣,他骑上了马背。

    夜雾弥漫,巷子里有个醉醺醺的人跌跌撞撞走出来。

    “来者何人?!”金吾卫拔刀戒备。

    “嘶。”岁徇揉着胀痛的脑袋,他今天不过喝了几杯酒,怎么会醉倒在巷子里。站起来走了没几步,看到月色下明晃晃的大刀,吓得他脑袋清醒了一半:“金吾卫?”

    金吾卫不仅维护京城治安,还有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帝王安全,能让这么多带刀金吾卫随行的人,只有帝王与皇子。

    “罪臣岁徇参见太子殿下。”岁徇想也不想,就跪地磕了下去。

    “堂兄不必多礼,请起身。”岁庭衡面无表情地垂首看向岁徇:“这么晚了,堂兄为何在此处,身边伺候的人去了何处?”

    “侍从……”岁徇晃了晃晕乎乎的脑子,几个时辰前他匆匆忙忙从彩音坊跑出来,好像是那个时候把侍从给弄丢了。

    再后来发生了什么,他有些记不清了。

    岁庭衡轻轻抬手,一个金吾卫走进巷子,很快在巷子里拾到一块玉佩。

    这块玉佩岁庭衡认得,是块难得的暖玉,岁徇曾在他跟前炫耀过。

    看到玉佩,岁徇也想起了曾经干的那些事,后背冒起一股冷汗。

    他今日怎么把这块玉佩戴出来了?

    岁庭衡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马车,示意金吾卫把玉佩还给岁徇:“送恭平侯回府。”

    岁徇不敢说话,只觉得手里这块玉佩比针还要扎手。

    马车停在云府外,夏雨与秋霜扶着拂衣下车。见夏雨要把拂衣身上的披风解下来,岁庭衡开口道:“好好披着,醉了酒最忌受寒。”

    “多谢太子殿下。”秋霜行大礼拜谢。

    岁庭衡看了拂衣一眼,骑着马离开。

    “殿下,天色不早,您该歇息了。”莫闻见太子回宫后,还要在书房写东西,忍不住劝道:“明日是大朝会,您还要早起。”

    “孤心里有数,你退下。”岁庭衡喝了一口苦涩的茶水,提笔继续今日没有写完的奏折。

    【边疆苦寒,士兵不负百姓,我等亦不可负之……】

    众朝臣没想到,太子第一次参加大朝会,就提出提高边疆士兵的饷银。几个高位朝臣听到每年只多给一两饷银后,在心底默默松了口气,这比陛下靠谱多了。

    前些日子,陛下开口就要给将士增加五两饷银,这是多大一笔支出?谁能同意?

    户部尚书气得告老还乡,陛下宁可把云望归从充州召回来做户部尚书,也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现在听太子殿下有理有据地说明增加饷银的理由,以及让他们咬咬牙能够接受的数字,朝堂上竟没有多少人激烈反对。

    太子亲口提出的一两银,陛下总不好驳回太子的颜面,闹着非要给五两吧?

    “诸位卿家意下如何?”皇帝给几位心腹大臣使眼色,似乎是想他们站出来,反对太子提出的这个数字。

    “陈大人。”皇帝从袖子里伸出手,比了五根手指。

    陈大人默默扭头,假装没有看到陛下张开的龙爪:“臣赞同太子殿下的提议。”

    “赵大人?”皇帝挥了挥袖子,只差把五比到赵大人跟前了。

    “老臣也赞同。”赵大人盯着手中的朝笏,低着头不看皇帝。

    “张……”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你们……你们……”皇帝手紧握成拳,失望地看着这些不与他对视的朝臣:“罢了,既然太子有爱护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