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前夫称帝了(重生):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和离后前夫称帝了(重生)》 130-140(第18/32页)

朝稳固,才能天下太平。

    崔云昭看着他高大的身影,缓缓吐出口气来。

    “你能做到,我相信你。”

    谁能想到呢?

    一个本应该在遗弃时就死去的弃婴,父母不详,病弱早产,却慢慢长成了大周的大英雄。

    他志存高远,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最终,他建立新朝,匡扶国祚,挽救万民于水火,平数年之乱世。

    时也命也。

    英雄从不问出处。

    孤儿也好,弃婴也罢,都不妨碍霍檀攀登悬崖峭壁。

    霍檀看着崔云昭:“皎皎,你要一直陪着我。”

    崔云昭笑了:“我会一直陪着你,哪里都不去。”

    之后几日,霍家治丧。

    因为家里出了大事,冯朗特地登门宽慰,还给了他十日假期,就连皇帝陛下、郭子谦和封铎,以及其他节度使都来信表示哀悼。

    一时间,霍家门庭若市,这丧事办的跟喜事一样。

    只有崔云昭知道,冯朗过来不是为了宽慰霍檀,是为了跟他说未来形势。

    作为恩师,作为一路看着霍檀成长起来的领路人,冯朗对霍檀非常看重。

    他自己并无野心,只想守护一方百姓,但他却也知道,霍檀志存高远。

    他过来,就是为了给霍檀分析朝廷形势。

    等他走了,霍檀同崔云昭说这事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你看我运气多好。”

    作为上峰和恩师,冯朗比吕继明好了不知凡几。

    他全心全意为霍檀着想,也全心全意为百姓筹谋。

    他心中亦有天下。

    很快,霍家的丧事就办完了。

    全家人扶灵回了岐阳,给两人入土为安。

    在岐阳,霍檀特别拜见了郭子谦。

    几年不见,郭子谦苍老许多,可对待霍檀的态度却从未变化。

    他同林绣姑和崔云昭等人说话的模样,依旧如同故交旧友,十分亲切。

    等一家人办完丧事回到伏鹿,实在是人困马乏。

    霍檀只休息了半日,就重新回到军营当差,事情太多,守孝之事也可以酌情夺情。

    而崔云昭也已经开始跟霍新枝一起清点家中产业,收拾家中的库房物品。

    在一家人忙忙碌碌中,汴京突然传来消息,说皇帝陛下忽然重病,卧床不起,不能主持朝政。

    如今朝中政事暂由太子裴翊询代为处置,兼有议政殿同平章事及左右尚书仆射等文臣辅政,振国将军、护国将军及殿前都点检等武将守卫,暂时没有大乱。

    这个消息就如同野草一般,在朝野内外疯狂滋生。

    崔云昭得到消息,并非是霍檀告知,而是谭齐虹早起买菜,听到菜场里百姓议论,家里人才知晓。

    等霍檀晚上归家,崔云昭才问他事情如何。

    霍檀神情很是肃穆。

    “此事为真,并非谣言。但国朝大事,不知道为何传扬的天下皆知,闹得人心惶惶。”

    崔云昭微微蹙起眉头,夫妻两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笃定。

    此事肯定有旁人插手,有人在其中推波主流,以达成搅乱人心的目的。

    “他们的手伸得太长了,只是想不到,长信宫亦有内应。”

    霍檀道:“朝中只怕要乱。”

    崔云昭思忖片刻,问:“那陛下的病……?”

    霍檀摇了摇头:“这就不知了,长信宫中的事情,不是我等能随意知晓的,不过陛下的病来的很突然,确实不同寻常。”

    他顿了顿,又说:“我手下亲兵营过千,改日我派一都来家里守卫,最近可能会不太平。”

    崔云昭点头:“我知道,我会让家里人少出门, 十二郎和柳儿都不去读书了。”

    景德七年, 因为打仗, 今年的秋闱暂停, 没有科举。

    崔云霆今年没有下场,一直在伏鹿书院苦读,崔云昭道:“我也会去一趟三堂叔家,看来要提前去汴京了。”

    如今崔方明和殷行止在朝堂上一直不温不火,两人都不是会钻营攀附的性子,都是踏实当差。

    三堂叔一家没有搬去,也是因为崔方明没有升迁的缘故。

    但现在时局动荡,霍家可能要搬去汴京,如此一来,三堂叔一家一起去汴京,倒是能被霍檀关照一二,独自留在伏鹿反而不安全。

    霍檀点头,道:“辛苦你了。”

    他每日繁忙,家里事都压在崔云昭身上。

    崔云昭却笑了一下:“哪里就说辛苦,有事情忙碌反而是好事。”

    霍檀握了握她的手,夫妻两个都没有在说话,气氛却亲密而融洽。

    成婚多年,已经是老夫老妻,有时不需多言,彼此都能知道彼此的心意。

    沉默片刻,崔云昭道:“夫君的晋封旨意恐怕要提前了。”

    皇帝重病,朝野动荡,百姓们人心惶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果然,小年前日,朝廷下达旨意,褒奖保家卫国,英勇无双的霍檀,霍观察使。

    圣旨亲封霍檀为定远侯,食邑三千户,封崔云昭为定远侯夫人。

    另封霍檀为长汀承宣使,兼任绕曲观察使,并殿前都指挥佥事,率殿前兵马营万人拱卫京师。

    至此,霍檀正式成为朝中重臣。

    长汀就在汴京跟岐阳之间,是军事重镇,原为殿前兵马营驻军地,后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新的军镇。

    一般长汀承宣使都为殿前都点检,但现在的殿前都点检为当今皇帝陛下的妻弟,太子殿下的舅父,国舅爷于未平。

    于未平少时便追随在裴业身边,一路忠心守卫,多年来出生入死,后裴业登基,封他为利泽节度使并殿前都点检,长汀承宣使另安排旁人接任。

    国舅爷于未平本就有藩镇,所以他并非长汀承宣使。

    会调去汴京,本就在霍檀跟崔云昭对于意料之中,但霍檀确实没想到,给他的职位这么要紧,直接便成为殿前亲军统领。

    要知道,殿前军一直都在国舅爷于未平手中,从未有过改任。

    这个任命实在不同寻常。

    此时他们远在伏鹿,胡思乱想毫无必要,便趁着新年好好收拾家什,一点点往汴京搬家。

    过了上元节,新年便算过完了。

    元月十六,霍檀点手下亲兵两千人并原伏鹿大营五千人开拔,赶赴汴京。

    士兵们会在长汀安营,霍檀全权交由属下几位心腹大将来办,他自己陪同家人,直接来到汴京城门前。

    朝廷会给霍檀爵位,一是为了褒奖他的英勇,二是为了平复百姓恐慌,三则是为了让他全家搬来汴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若是全家都在汴京,霍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