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240-260(第5/33页)

免得被人插队。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轮到隋玉和宋娴的商队进城了,隋玉和宋娴各带两个抱着钱箱子的仆从,先是递交户籍核对进城的人数,再递交“过所”文书和货物品种数量登记文书,一切无误后,递交了进城的钱,商队就可以进去了。

    赵父停下脚步,老两口回头远远望着一步步走进城门的商队,待最后一头骆驼也钻进去了,二老这才扭过头继续走。

    “老三媳妇是个厉害人。”赵母说。

    赵父没吭声,他心里也是承认的。

    老两口想到老三头一次带隋玉回去的时候,小米嚷嚷娶到这个媳妇是老三占便宜了,现在想想这话不为错。

    “她记仇,头一次上门的时候,我们嫌弃她,人家这么些年就不回去。”赵父冷哼一声,“老大老二两家那时候没给她好脸色,她现在也不惦记他们。”

    谁不记仇呢?赵母心想傻子也知道恨欺负他的人,好在隋玉也记恩,小米帮她说过话,给她做过伴帮过忙,她现在待那丫头也真心。

    一个多时辰后,进城的商队补充了干粮和青菜再次出城。

    赵父赵母也牵着骆驼进屯了,听到驼铃声,挖菜地的妇人直起身,路上挑粪的男人顿住脚,俱是好奇地去瞅是谁进屯了。

    “六婶子,这是从我三兄弟家回来了?”菜园里的妇人高声问。

    “哎,可不是嘛,我这老骨头都要颠散了,这一路走来可折腾人,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又瘦了几斤。”赵母拍了拍提前解开的羊皮袄,露出里面暗红色的厚袄。

    赵父拽着缰绳不让骆驼走,他跟挑粪的男人说话:“平小子,你这又在忙着肥地?你是个勤快人,你爹可享福了。”

    “他可比不上你享福,瞧瞧你跟我六奶奶穿的,地主家的老爷太太都比不上你们。骆驼身上还挂着三个大包袱,我三叔又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一些子腊肉,他家不是弄了个客舍嘛,泔水多,养了四十来头猪,从去年下雪一直宰到今年开春还没宰完。”赵父笑得脸都要烂了。

    闻声而来的人羡慕地嘬牙花子。

    “难怪六婶子长胖了,婶子,你长胖了好看。”菜园的妇人靠近,她看见赵母羊皮袄下的暗红色厚袄,又奉承道:“这身袄子好看,我三弟妹买的吧?”

    “是她买的,小米那丫头也给我做了两身袄,颜色不如这个鲜亮,我没穿。”赵母暗戳戳炫耀。

    “对了,你们老两口怎么回来的?”有人听不下去了,挑刺问:“老三两口子这么孝顺,怎么没送你们回来?还是嫌弃老家的路脏脚,送到村外就走了。”

    “你这人,我懒得跟你说话。”赵母啧啧几声,“瞧你酸的,不是孩子不孝顺,我那老三媳妇忙着赚钱做生意,她带着五六十个人和上百头骆驼进城了,要去长安卖货。在城门口的时候说要送我们回来,我心疼她来回倒腾受累,就说我们自己回来,让她进城歇歇。”

    “等她从长安回来了,她再接我们去西边过年。”赵父接话。

    老两口一唱一和,不消半天的功夫,屯里的老老少少、猫猫狗狗都知道赵西平和隋玉两口子不仅家底丰厚还孝顺老人,个个都羡慕赵家老两口子有福气。

    第244章 进山寻坟

    抵达张掖郡已是三月半,漫漫黄沙和荒野戈壁在这里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牧草新绿和水泽丰盈。

    春风吹动水波,经过严冬依旧挺立的水草下已发绿芽,长腿水鸟窝藏在其中,在人声趋近时,它们嘎嘎大叫着蹿了出去,踏碎湖面的涟漪,在一连串的水花声之后,水鸟消失在水面上。

    骆驼群踏进湖里喝水,奴仆提着水桶打水倒进陶罐里,隋玉和宋娴各拿根木棍拨开水草丛,果不其然,枯黄和新绿之间藏着淡白淡青或是乌麻色,走两步就能发现一窝鸟蛋。

    “别捡完了,给水鸟留两三个孵蛋。”隋玉说。

    宋娴点头,她屈着身子捡鸟蛋,说:“张掖真是个好地方。”

    是啊,有汪洋湖泊,河道密集,地势平坦,草场广阔,一场春雨后,牧草和庄稼将肆意生长。这里既能种麦又能种稻,鱼虾不缺,牛羊遍地,堪比关内江南。

    晚霞倒映在湖面上,湖光水色绚烂,在某一刹那,一轮圆月闯入湖面。

    月亮的光辉取代了晚霞的盛光,湖边燃起篝火,搭起了帐篷,骆驼或站或卧分散在草地上休息。

    一艘扁舟从东边划来,撒网的渔夫遥遥高声问:“客家,买不买鱼?”

    隋玉和宋娴循声望去,见有客商过去问价,二人拨了拨烘蛋的火灰也起身过去。

    “老翁,鱼怎么卖?”

    “论斤称,一钱二斤。”

    比敦煌的鱼价便宜些,隋玉看了看老翁手里提的那条大鲤子,说:“我要这条。”

    “好嘞,这是我今晚逮的最大的一条鱼。”老翁提起秤杆称重,说:“十二斤三两,算你十二斤。”

    说罢,他大力扔鱼上岸。

    隋玉去捡鱼,宋娴付钱给老翁,后来的客商也在买鱼,都不如她们买的鱼大。

    又来一艘扁舟,还没靠近,渔夫就开口抢生意。

    隋玉拎着鱼走了,宋娴还蹲在湖边围观。

    “客家,买不买豆腐?豆腐炖鱼最好吃。”小贩顶着夜色从城里出来了。

    还有卖油卖米卖姜蒜和萝卜的,卖鞋卖成衣的妇人也不少,一时间,湖边热闹得宛如集市。

    隋玉买下七斤豆腐,先煎鱼后加水煮沸,添上姜片去腥和粗盐调味后,豆腐切成小块全部倒进去,满满当当一大锅。

    宋娴回来了,她走到火堆边拨开火灰,用筷子挟出烘熟的鸟蛋,鸟蛋壳薄,一捏就碎,她尝了一个,烤的鸟蛋比煮的鸟蛋香。

    “呐,玉妹妹,你尝两个。”她捏着两颗去壳的鸟蛋递到隋玉嘴边。

    鸟蛋不噎人,一口一个,隋玉咽下后,再次说:“张掖真是个好地方。”

    “可惜我们无法搬过来。”宋娴屈膝坐下。

    隋玉微微一笑,她倒是有些想法,今年去长安一趟,多进些货卖去西域,到时候把关外的货卖了,她腾出一部分钱再在张掖盖座客舍。

    在张掖有了自己的客舍,她以后再走商,路过这里就不用再住在野外。

    锅里的鱼汤冒出香味时,隋玉做出决定,以后她出关一趟进关一趟,买进卖出赚的钱用来买骆驼扩充商队,客舍赚的钱就用来再盖客舍。

    或许等她老了,从太原郡到玉门关,乃至楼兰和龟兹都有她的房产,哈哈哈哈。

    宋娴古怪地看着她,问:“想什么呢?乐得哈哈笑。”

    隋玉回神,小春红和柳芽儿她们都望着她,她摸下嘴角,果然是翘起来的。

    “没什么。”事以密成,隋玉不打算多说,她踢了踢柴,说:“鱼汤应该熟了,黍米饭蒸熟了?蒸熟了就吃饭吧。”

    鱼汤泡饭,没吃饱的人再烤几个冷饼子填肚子,吃饱了就各自进帐篷睡觉。

    次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