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40-160(第8/31页)



    赵母总觉得隋玉话里有话,还不等她想明白,有客上门了。

    “哎呀,隋老板啊,你们的铺子搬走了,我们想吃口卤水汤饼都难了。”三个男人走进来,为首的说:“不在你这儿住,能过来吃吧”

    “能啊,再欢迎不过了。”隋玉笑着站起来,说:“怎么过来的冷吧坐仓房里,挨着厨灶,仓房暖和。”

    “走来的,不冷,给我们煮三碗卤水汤饼,都饿了。”

    隋玉领着人往饭堂走,她对这三人有印象,大概也是住在民巷那一片,不过不从商,家里地多,每年卖粮都要卖不少。

    “你们坐,我过去给你们煮。”她说。

    “行,有包子吧先来几个垫垫肚子。”

    隋玉让殷婆送一碟包子过去,她洗手后扯面煮面,再浇上卤水和多多的卤菜,每碗多加一个卤蛋。

    “难为你们跑这么远,你们能找过来我高兴,多送你们三个卤蛋。”她端碗进去。

    “那可好,冬天地闲人也闲,我们明天还来。”三安挑面吃一口,说:“还是你这儿的味正,老秃隔壁新开的那家食铺不行,卤汤黑乎乎的,一看就是大酱兑多了,吃着齁咸。”

    “那边生意如何”隋玉坐下问。

    “模仿你嘛,为了方便,还是有不少人过去吃的。”三安用包子沾卤汤,说:“我们过来的时候看见不少人,都是住你这边的”

    隋玉点头。

    “今年客商多了还是怎么回事民巷那边的客商也没比往年少多少。”

    隋玉没多说,她正打算出去做她的事,又被三安叫住了。

    “隋老板,我跟你谈个生意。”三安擦擦嘴,笑着说:“冬天的地闲着也是闲着,收了麦后我就种了五亩的冬萝卜,秋收后苗倒是长得不错,那时候要是舍得卖秧子就好了。”三安叹一声,无奈地说:“那时候没舍得拔,上个月下霜了,萝卜秧就黄了不少。之后又捱一个月,萝卜长得还没拳头大,眼瞅着又要下雪了,我就都给拔回来了。拿去街上卖不出去,喂猪又糟蹋了,想到你这边用萝卜的量大,我来问问你能不能给我收了,一文钱三斤,萝卜秧子也都送给你。”

    “带的有萝卜吗我要尝尝味。”隋玉说。

    三安没带,他端碗喝完面汤,说:“我这就回去拿,我不跟你说虚的,我那萝卜丑归丑,个头也小点,但味是真不差。”

    没见到实物,隋玉不给任何承诺,她笑笑,说:“你得空给我送几个过来。”

    “行。”三安掏一把铜板结账,说:“还是十二文对了,隋老板,我这两个兄弟也各种了三亩萝卜,你看看……”

    隋玉笑了,说:“我哪里吃得下这么多萝卜。”

    “萝卜秧子都给你,你这边商队多,骆驼多,你能卖给他们。”另一个人说。

    入冬前各个商队都囤足了粮草,这时候对湿草的需求不多,不过隋玉养的有猪,她需要,不仅萝卜秧,还有萝卜,她都要,猪越大吃的越多。

    “你们先拿来,我尝尝味道。”隋玉说。

    “行,我们下午再来。”三安带头往外走,说:“不打扰了。”

    “慢走。”隋玉送出门。

    下午,三安跟另外两人又来了,三人拎了一筐萝卜,个个像石头蛋,大的有拳头那么大,小的像个鸡蛋。

    隋玉削一个尝尝,萝卜清甜,打过霜受过冻的萝卜没有辛辣味,这种萝卜卤煮或是炖汤好吃,不似夏天的萝卜,煮熟了一股冲鼻子的味。

    “如何我没说假话吧我这萝卜生吃都行。”三安说。

    隋玉点头,“味道不差,没有萝卜的生味。”

    三安高兴,她能坦诚,而不是为了压价说他的萝卜不好吃,哪怕她不买他都高兴。

    “你们大概还剩多少萝卜”隋玉问。

    “一亩地收六百来斤(汉代斤两)的萝卜,卖了上百斤,估摸还有六千斤吧。”三安叹气,“萝卜要是能长大,十一亩地估计要收上万斤的萝卜。”

    “我付你两千文钱,你把萝卜和秧子都给我送过来。”隋玉没有犹豫。

    三个男人连声答应,他们留下一筐萝卜高高兴兴离开,还以为这十一亩萝卜要烂手里呢。

    当天傍晚,镖师们打猎回来,有猎兔子的,有猎田鼠的,还有逮到野鸡的,他们惋惜这边的山贫,养不住野猪和獐子,不然能进山逮野猪。

    赵大嫂和赵二嫂提着猎物蹲在河边收拾,隋玉收了钱,出来说:“大嫂,二嫂,这些毛和皮,你们弄干净拿去给孩子做冬衣吧。”

    “那又占你的便宜了。”赵大嫂说。

    “一家人,不说外道话。”隋玉不计较这点东西,另一方面,她总不能让自己的弟弟穿得暖和和的,看着侄子侄女冻得缩脖缩手。

    饭好,赵西平也回来了,他带着一身寒气从马背上跳下来,身上穿的狼皮结一层寒霜。

    隋玉塞他一碗汤,问:“今天就出城巡逻了”

    “嗯。”赵西平坐灶前烤火,说:“给我再做一双手套,之前的不暖和了。”

    “好,羊皮我拿去让皮匠鞣制了,拿回来了给你做条裤子,裁下来的拼两双手套。”隋玉又给他添碗汤。

    ……

    五天后,三安他们将萝卜和萝卜秧都挑了过来,甘大甘二和赵家俩兄弟在西厨北边的空地也挖好了坑,运来了沙,六千多斤萝卜都埋进沙坑,为防冻上,还在沙坑铺上豆杆。

    这时隋玉也拿回了羊皮,她量好尺寸裁剪,再用锥子钻洞,用绳子串起来后再缝布包边。

    耗一天的功夫做好一条羊毛裤,厚实的羊毛在里面,柔软的皮革朝外,丑是丑了点,挡风保暖却是一等一的。

    赵西平穿出去,出太阳后热得想脱裤子。

    第146章 还债

    萝卜有多的,又有会腌酸菜的人,隋玉买来三个大水缸,央着婆婆妯娌帮她腌三缸酸萝卜。

    新买来的小萝卜清甜,腌了不会发苦,正好适合明年夏天拌凉面。

    “都要下雪了,腌不成酸菜。”做起老本行,赵母很是拿手,她坚定地说:“秋天腌酸菜最好,这时候不行,腌不出酸味先冻坏了。”

    “酸菜缸放仓房里,冻不坏。”隋玉执意要做,“再不行我放在客舍的锅炉房,早晚都烧锅,温度上来了再关上门,肯定冻不坏。”

    赵母没话说,只能遂了她的意。洗萝卜的时候用热水,但萝卜拿出水就凉透,手摸在上面,不一会儿就冻得发红发僵。

    “想吃你一点饭真艰难,白白折腾人。”赵母恼火。

    隋玉也不气,反正她得好处了。

    “你跟着看,明年你自己腌。”赵母说,“你看着也不像个笨人,我给你拿多少回酸菜了你就没琢磨琢磨”

    怎么没琢磨,酸菜吃光了再丢些萝卜和菜叶进去,不是把酸汤腌臭,就是把酸汤腌得没酸味了,隋玉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我腌过,但你儿子嫌我腌的不好吃,没你腌的够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