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爹爹已黑化: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美人爹爹已黑化》 24-30(第6/12页)

谈论着文章的辩题。

    林愫也在看着他们,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向往?

    姜瑶心中疑惑,林愫带她来这里干什么?

    不会也想让她去崇湖学宫上课吧?

    但崇湖学宫可不是她想上就能上的,且不论以她的能力是否考得上。她身为公主,理应由太傅单独教导,就算要去学宫学习,也应该去宫中为皇子公主已经宗亲子弟开设的国子监,而不是去外面的学宫。

    她刚想要问,忽而闻到街边的饭香,肚子先她一步叫了出来。

    咕咕声传来。

    姜瑶:“……”

    “阿昭饿了?”

    林愫准确地捕捉到这个声音,立刻转过头来,笑道:“差点忘了,阿昭还没有吃午饭,时间还早,先去吃点东西吧。”

    说着,就带着姜瑶走进旁边的一家饭馆。

    他们上了二楼,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他们两个坐的位置极为宽阔,几乎可以四五个人极为宽敞,姜瑶推开窗户,迎面就可以看到外面宽广的崇湖湖面。

    微风徐来,湖面飘着几只巨大的画舫,画舫上飘着彩色的丝帛,随着湖风飘动。

    姜瑶抬眼凝视窗外风景片刻,忽而听见林愫喊自己:“阿昭想要吃什么?”

    “随便吧,”姜瑶搓了搓小手:“我都可以,我不挑食。”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挑食?”

    林愫笑了,姜瑶就是那种每次问她吃什么都说随意,真要端上来,不合她胃口她压根一口都不碰的人。

    这个小祖宗似乎不知道,她在吃的方面可谓挑剔得很。不过林愫知晓她的秉性,给她点的都是她平时习惯了的食物。

    饭馆靠近学宫,有不少学宫的学生光顾。

    他们身穿朝廷发放的素袍,在人群中很好辨认,姜瑶旁边的一桌坐着的就是学宫的学生。

    他们正就着学宫的下午的讲坛讨论了起来。

    饭菜很快就端上桌,姜瑶默默吃着饭菜,因为离得近,他们讨论的声音一字不漏地传进姜瑶耳朵里。

    “下午伍卓先生的讲坛,你们都要去听吗?”

    “当然要去,伍先生难得开坛讲学,我怎么能不去!”

    “怎么可能不去,那可是伍先生,估计整个学宫都回去。方才我还听说,有几个学长连午饭都不吃就直接跑去占位置了,你说我们待会还能不能挤到最前面?”

    “我觉得我们肯定只能站外围了。”

    “幸好我今早就喊我家小厮先进去给我占着位子,待会我直接过去就可以了!”

    ……

    这是崇湖学宫的教学传统,学宫学生上午修早课,下午就是学院夫子们轮换开坛讲学,与学生辩论。

    与上午必修的早课不同,下午的讲坛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与。

    姜瑶默默听他们着他们的讨论。

    听起来,今日下午给他们讲学的那位先生,貌似身份不俗。

    伍卓,姜瑶下意识琢磨着这个名字……没听说过。

    这位先生应该没有入朝做过官,姜瑶上辈子只是光听过“崇湖书院”美名,但实际上连崇湖书院正门都没有迈进去过,对书院里面的老师更不甚了解。

    但是学生们都这么说,想必这位伍卓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

    西市的饭馆做出来的菜肴皆是色香味俱全,姜瑶边听便吃,很快吃碗里的米饭见了底。

    “吃完了。”

    她吃了个七分饱,就放下碗筷,抬头看着林愫,终于续上了方才的问题:“对了,爹爹,你今天为什么带我来这里呀?”

    林愫温和地看着她,“你刚刚也听他们说了,因为伍先生今日开坛讲学。”

    “啊?”

    姜瑶睁着眼睛,明显有些懵,下意识脱口而出道:“这个叫伍卓的那么厉害吗?”

    为什么他开坛讲学,连在宫里的林愫也被吸引了过来?

    还没等林愫回答,隔壁桌几位热心的学生听到她的疑惑,立刻转过头来,为她解答道:“小妹妹,伍先生可是我们崇湖书公认的博学多才的先生呀,他当然厉害!”

    “这位伍卓先生在永乐时也是作为学生进入学宫学习,每逢学宫的考核,几乎次次位列榜首!”

    说着,更是直接就开始夸了起来,“天下学问共十斗,伍卓独占五斗。正是我们院长对伍先生的评价!”

    听起来……是挺厉害的。

    姜瑶听他们一言一语地说了起来,忍不住问道:“既然他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做官?”

    这倒不是姜瑶非要钻牛角尖,她只是真的好奇,能在这种顶级学宫里教书的夫子,科举取士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

    比起桃李满天下,自古文人更看重官途,在世人眼中,考不了科举,当不了官,别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无用功,建功立业乃人生大事,传道受业只是顺势而为。

    据姜瑶所知,学宫里面的夫子要么在朝中已有官职,兼任学究一职,要么就是年纪大了在官场已有成就,为爱惜羽毛,明哲保身辞官归隐,任职教师。

    如果这位伍卓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厉害,应该已经位极人臣,姜瑶不可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很快,学生们就解答了姜瑶的问题:“这可就要说到永乐年间的事了,那时候你可能还没有出生。”

    “永乐四十八年,西胡来犯,时任朔州督军通敌叛国,大开城门引叛军入城,以致危阳失守,朔州十九城丢失于敌手,千万百姓惨遭凌虐,伍先生当年还未入朝为官,只因与督军有旧,便写奏表为督军一家求情,结果引得肃宗皇帝震怒,直接下旨断了先生仕途,让他此生不能再参与科举,入朝为官。”

    ……

    上一世姜瑶的策论和文才都学得不尽人意,但唯独跟着谢兰修,几乎将南陈史倒背如流。

    他们说的这段历史姜瑶也是知道的。

    永乐是肃宗的年号,肃宗去世前几年,一直因病卧床,太子监国。

    正逢政权更迭之际,太子昏聩无能,南陈朝政不稳,让一直觊觎中原国土的西胡看见了可乘之机,派兵南下攻城。

    因兵起于朔州危阳城,故而这场战乱被后世名为:危阳之难。

    当时危阳前线任职督军的官员是刚刚走马上任的卢泳思。

    卢泳思出身上京世族卢氏,父兄叔伯皆有在朝为官,祖上还曾跟肃宗平乱,而他本人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一心报国的年纪,谁都没想到他会突然通敌叛国,打开城门致使危阳城失守。

    危阳为边境要塞,危阳失守后,边境十九城尽数丢失,至今未能夺回。

    后来姜瑶翻看史官写下的卷宗,看到这段历史,都觉得古怪极了,卢泳思完全没有通敌的理由,胡人给他再多的利益,也敌不过他身后的家族。

    他这么做,他的族人全部都被他连累流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