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时空门怎么上交?: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求助:时空门怎么上交?》 80-90(第12/15页)



    果不其然在里正的劝说之下大家都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在看了相关的视频以后也被这种神奇的机器给折服了。

    最终,全村都按手印同意先租一辆可以提供大家平日运输需求的车子,之后也要租神奇的农业机械。

    李二郎最开始心里也是犯嘀咕的,只是觉得给村里送了那么多粮食和衣物的原诺他们绝不会害自己,他们对这些神仙一样的人物,早已经充满了信任和钦佩。

    直到这辆只用一种烧一种名叫柴油的东西,就能够跑得老快的三轮车运到村里,全村都沸腾了!

    这东西着实神奇,李二郎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他几乎带着村里所有的青壮都去学了如何开这个车——开玩笑,有这种车子谁还愿意坐马车?只要在这后面的车斗里搭个棚子就能运人了!

    ——这个想法被原诺狠狠地拒绝了,原诺表示之后村上会通公交车,大家想要去哪儿可以坐公交车,最好不要集体挤在这一辆小三轮上。

    但话是这么说,大家平时出行还是一直坐着。

    现在三人就已经在“通通通”的声音中来到了枫亭县县外。

    现在县城已经大变样,不但城墙被修筑得更为坚固,而且在城门口站岗的不像之前那样,只有两个差役了,而是有七八个工作人员坐在城门口进行登记和接待。

    几人一停下车便有一个穿着绿色大衣的小战士跑了过去,将他们引到了这附近的停车场,无论是马车还是摩托车,三轮车都可以停在这里只不过体积比较小的自行车得停到最边上画的白框里。

    乖乖听话,将车停好,他们拿着里正之前发给的身份证明工作牌进入了枫亭县。

    一路都有人引路,带他们到达县衙,李二郎以前是来过县衙的,但那时县衙门口站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差役,像他们这样衣衫褴褛的平民想告官都要等个10天半个月的才排上号。

    现在县衙门口摆上了一张桌子,一个皮肤有些黄黑色的短发姑娘正坐在桌子后面。

    “孟华,这几个人来取种子的就留在这里了。”

    “好嘞。”

    那姑娘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两句,然后便用有些生涩的大凌朝官话跟他们说话了。

    “是哪个村的?”

    “李家沟村。”

    “是来取什么种子?”

    李二郎磕磕绊绊地回答:“村里人都商议好了,我们今年种豆子和麦子。”

    孟华从底下抽出了一摞厚厚的画册翻开来,李二郎眼尖地发现这画册上面绘制的竟是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地图。不知道是怎么能画得那么真实的,那上面的积雪枯树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这位孟管事翻了一会儿后,竟然将这画册倒转过来:“看看这是你们村吗?”

    李二郎连忙凑上前去看:“正是。”

    孟管事便点点头:“李家沟,这边是建议你们换一种油料作物来种……嗯,你拿着这张地形图去里面,往挂着红色门帘的屋里去。等你们跟专家聊好了,再来找我批条领种子和肥料。”

    李二郎其实有些不明白这位孟管事说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因为孟管似的口音十分生涩,另一方面是他根本不懂油料作物是什么意思……他们现在虽然食豆,但并不懂得如何榨豆油。

    孟管事却不管这些了,她拿起另一张纸:“识字的人来了吗?”

    一直安静地跟在后面的郑阿婆便走上前来:“老妇人在。”

    孟管事将另一张单子递给她:“这个单子你负责拿着,等会儿专家会教你们如何种田,到时候你就记载下来,作为你们村专属的指导农书。”

    ……

    三人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大门,又走进了在左侧的红门帘屋子。

    屋子里坐了几个正在看书写字忙碌着的老人。

    其中一个架着一副眼镜的老头接过他手里的村庄地图,语不惊人死不休:“哎呀,你们村这地 pH值很高啊,小麦和大豆都不太适合种。”

    本以为只是取种子的李二郎三人:???

    老头似乎见惯了这样子的村民,马上就直言不讳地解释了:“你们村子的土壤条件不算非常好,比较贫瘠,土地的特性更适合种玉米和油菜。”

    他说着竟然又拿出了一本册子:“你们自己看看吧,识字的人应该来了吧?”

    郑阿婆走上前去,她今年四十有八,却已经能被称呼为一句阿婆,她低头看着这本农书,心想这种东西难道不该是那种世家大族藏在自家庄子里的好宝贝,怎么就随便发给他们了?!

    她低头去看,字里行间都是手把手教他们怎样种地,怎样分辨土壤的特性……

    “你们先坐在旁边看着,看完了再告诉我,是不是还要种麦子和豆子,如果坚持的话,我就给你开条,一切选择权在你们。”

    第89章

    因为时间紧迫, 其实对于土地的相关检测和研究都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对于土地的采样和分析也是尽可能快的出结果。

    最终发现平阳郡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土地pH值都颇高,由此发展下去的话, 必定会变成盐碱地,现在进行人工的干预还来得及。只是因为曦国才刚刚初步地掌控整个大凌朝,现在春耕在即, 这么大块土地需要许多的土壤检测分析员和工程师、土壤科学家。

    与之相比,河东郡和平阳郡已经很幸运了, 因为离碎巫山比较近, 这两个郡此时已大致完成农耕土地以及可开垦荒地的土壤检测,并且连推荐种植的种子都已经协调好了,可以说进度领先了其他郡一大截。

    李二郎听郑阿婆讲为什么要让他们改种从未听说过的玉米, 油菜他们倒是知道, 但这种菜要怎么跟大豆相比?大豆虽然是杂粮, 吃多了会不舒服,好歹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油菜……

    结果郑阿婆一句句念下来,虽然有些词汇他们听得很是别扭,但整个文章都是用大白话写的,并不难理解。

    戴着眼镜的老头官话也说得十分不标准,见他们已经阅读完了那本小册子便道:“怎么样?打算种什么?”

    李二郎和那名种田能手面面相觑,说实话他们在来之前已经想好一共要多少小麦种子和大豆种子了, 这会儿实在是没什么准备。

    倒是见多识广的郑阿婆抓紧了拐杖:“依我看啊, 不如就听朝廷的话,这些年村里虽然也是隔几年便将麦子与粟米, 黄豆与黑豆轮种,但回想起前些年产量确实是低了。”

    人活得稍久一点, 对于以前的日子当然记得更多,郑阿婆又不是六七十岁的老媪,还没到脑子糊涂的时候。

    而且郑阿婆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剪着短头发,脸上都是皱纹的老头没必要骗他们,毕竟他们种地是要给朝廷交税的,朝廷费了这么大劲,让他们活下来,又怎么可能在这方面害他们?

    说句夸张点的话,送去了那么多粮食,又帮忙盖房子送棉被,现在对村子的未来还安排得这么详细和周到,便是亲生父母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只是李二郎仍然有顾虑,他看着册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