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臣贼子: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二臣贼子》 160-170(第13/21页)

疑。

    图择眼角跳了跳,见城外望台上皆有哨位,正目不转睛地盯视城中动向。

    他又与李爻对视片刻,确定对方说得出、做得出,只得灰头土脸出城去,做起了阶下囚。

    李爻速战速决,心中半块石头落地。

    他留常健和增援的十万大军固守,下令说对方稍有异动,就全杀了。同时飞速拟好书信,发到蒙兀主寨去,告知蒙兀的老头子大汗,甭管你爷儿俩是不是一条心,反正现在你宝贝儿子在我手上,要死要活一句话。你敢派大军来抢,我就敢先杀他祭旗、炮轰城中的五万骑军。大不了咱们继续打。

    常健看李爻忙活,心道:北关的乱子也只得是王爷,才敢、且有能耐以此雷霆手段按下。

    换作寻常守将,哪敢擅自豁出整座空城诱敌深入。

    他接令驻守,细化斥候对草原深处的探查、望台对城内的盯视,又命人将图择单独看押。

    他明白李爻的归心似箭,以实际行动让他宽心。

    李爻看在眼里,笑称“老将军坐镇我自然放心”,又简略措辞,写好战报送去都城。而后他提笔未收,想写两句什么给景平,可左思右想,心中感念全是景平将他从乱局中挪出来的良苦用心。一时不知如何下笔。心中千言万语,竟凝练不成一句话。

    “王爷……”常健叫他。

    李爻回神,发现笔尖滴墨,沾了卷。他笑着撂笔:“走神了。”

    “王爷歇一两个时辰吧,”常健劝道,“刚刚城上……您到底……”

    “骗人的,捏爆了提前备好的血包,不碍事,”李爻不吝地回答,起身往外走,“不歇了,待着也睡不着,路上跑累了反而能安稳个把时辰。”

    他飞身上马,对老将军抱拳“尽在不言中”,点齐小队兵将,一骑绝尘直奔牵念之人,爆土攘烟地跑了。

    常健总觉得他脸色差极了,整身暗乌色铠甲在冰天雪地里,像副水墨画。一场雨、一阵风都能让他融化在山河间,不由得感叹:说走就走啊,也就仗着年轻了。

    功名几行尽,霜雪压满身。

    人间正道不能稍微宽待他些吗?

    天瑞皇帝赵晟一夜之间变成太上皇,儿子不仅“偷摸儿”登基,还整了个万民书似的诏令昭告天下。

    回程路上,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没人刻意来触他霉头,他依旧有所耳闻。

    第一次听到这消息时,赵晟不信;第二次暴怒;第三次则已经开始相信逆子当真反了。

    他吹胡子瞪眼地想:他说待朕还朝就会归政?希望他说话算数。

    若是不算……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眼看这天就要进城,太上皇圣驾经过城关外十五里处的空场,看见连片的驻扎营地。

    细看,正规军帐只占整片驻地的十之三成,剩下的皆是破窝棚。

    军营范围内,军纪整肃,士兵各司其职,而老百姓连片的窝棚边,则生活气息浓郁。暖意十足的小火堆上架着大盆烧热水,老太婆坐在一旁缝缝补补,时不时有小童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花袄子嬉笑跑过。

    日子穷困,也是烟火人家凑合过、不减和谐。

    随着车马队前行,赵晟看见营地背后的空场上,正在练兵。

    前排官军打拳,后面跟了许多精壮百姓依样画葫芦。

    “这片怎么回事?”赵晟问道。

    樊星答道:“这是围堵邺阳城门的幽州百姓,被庄大人带着,暂时安抚在这了。”

    赵晟深呼吸,背上早就好了的箭上隐隐幻痛。

    樊星看就知道他又要犯病,赶快敲敲车门让御驾快行,又安抚道:“陛下,坑杀山匪的事情存下个心结,他们还没解开,眼下不便与他们起冲突。”

    赵晟眉心捏起深深的沟壑,没有李爻出迎三百里的阵仗,他也心虚,料想身边护卫军不过千人,与十万人死磕,该是不行的。

    他没在言语,摩挲着竹报平安的腰佩,倚回座椅里,木讷地看着窗外。

    太上皇毕竟是皇上的爹。

    群臣面上的礼数不能减,出城门列队迎接,口称“太上皇”礼数周全。

    赵晟扫视一周,不见赵岐。

    目光最终落在内侍庭铎戌脸上,见即便是他都没了从前的谄媚,心中一口闷气涨得难受,强持着冷静,问道:“岐儿为何不来迎驾?”

    礼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道:“回太上皇,康南王生擒蒙兀可汗,北关战事大捷,陛下需得尽快给将军们回信,现在正与几位大人商讨应对之法呢。”

    “太上皇”、“陛下”是尚书大人咬着后槽牙喊出来的,他身为文官,全神戒备,防备赵晟突然窜起来给他一刀。

    从前赵晟是皇上时,对大臣喊打喊杀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现在……

    现在你若攮我,我拔腿就跑。

    片刻过去,风平浪静。

    礼部尚书掀眼皮偷瞄赵晟,见他脸色难看,倒不至于难看得要死,遂想起自己话还没说完:“太上皇舟车劳顿,臣等恭迎圣驾入宫歇息。”

    赵晟非是不想闹。

    而是他眼见众人的态度,知道想起势已不能靠莽了,需得寻觅良机才行。

    当下强硬只能自讨苦吃。

    他二话不说,扭头重新上车,任由官员随着,入宫去了。

    车马摇晃中,“康南王生擒蒙兀可汗”回荡在他脑海中,将他心口砸得发热的是“康南王”三个字,他回想自幽州口昏昏沉沉坐这马车回宫,是李爻在车内伴了三百里,让他感觉无比安全。他不着边际地想:晏初没在都城……他若回来,会如何待朕?

    赵晟入宫,被安置在太靖阁。

    这地方是先帝驾崩之所,听说能够平复人心中的戾气,辰王裹乱时,赵晟也一度喜欢在这待着。

    不过今非昔比。

    偌大的太靖阁里,准备侍奉圣驾的只有豫妃和几名宫人。连扶摇都归位太常寺,没来陪伴了。

    为保太上皇“安全”,太靖阁周围满是哨位。

    全是花信风安排的人,一半禁军,一半关防驻军。

    当年南晋没有先帝完全信任之人,那老头机关算尽,铸梼杌符和掌武令分散军权,也不知他若在天有灵,得知今日局面会不会被气得掀开棺材板子捶胸顿足。

    赵晟顶着一张衰催的脸,站在太靖阁七彩窗投下的斑斓里,向礼部尚书道:“如今新帝为平乱局暂时登位,朕不予怪罪,他若想名正言顺,需得有朕的玺印,朕可以给他,但有条件,你要他前来见朕,朕亲自与他说。”

    礼部尚书退后两步,恭敬道:“陛下吩咐过了,请太上皇先行歇息,玺印的事情不着急。前日陛下与侍政阁已在尝试推行新政,名‘民权令’,若是成功,玺印会由帝王名章替代,整套印信将重新刻制。”

    这话出口,赵晟终于爆了。

    他反手将茶盏扫落在地:“胡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