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二臣贼子》 160-170(第10/21页)
军营,抽派半数兵将封四口屯驻,以备万全!”
与此同时,太子殿下赵岐在东宫聚三品以上朝臣议事。
苏禾被重兵围困府中的消息在重臣中散布开。
问题在于接下来要怎么办。
按理说,太子监国不过是代行日常事务流程。
无奈这“按理说”放在南晋当朝不好使。
群臣们觉得皇上不在实在是太好了,有些不敢在狗皇帝面前提的奏议,这几天咣咣往尚书台砸。
尚书令快连轴转了,仍乐得多看、整理。
有些善政哪怕太子殿下现在做不得主,起码占个眼熟。
可勤政日子没过得几天,就接连出事。
朝臣们听闻苏禾私刻掌武令时,下巴全都惊到地上去了,商议下来,得出的结论是:弄清他以假令发了什么消息出去、清查丞相府、限制皇后及二皇子行动。
而随后,大家又意识到一个新问题——糟老头子咬死不说怎么办?
工部侍郎陆缓出列道:“殿下,下官有一言,方法或许可行。”
“陆大人只管先说,此等乱局前无古人,没有参照借鉴,说出什么都不为过,”赵岐说着,向一旁的书记官道,“栾大人先不要记了,这些话今日听过今日了。”
陆缓谢恩,又道:“下官工匠出身,渐悟到此事与机扩的制动原理相通,梼杌符与掌武令像是主动、从动两道令钮,主动失灵才需从动顶上,眼下主动完好,从动可以削去,是以……”他躬身行礼,“微臣斗胆提议,圣上还朝前,殿下暂发急令至各军,只认梼杌符,不认掌武令。”
话音落,殿内一时寂寂,片刻听到小声议论:
“太子废符令,如何得公信?靠太子印吗?”
“只废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吧,特殊时期,事急从权。”
“各军若是误以为朝中政变,岂非更加混乱……”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贺大人,”赵岐叫景平,“大人为何一言不发?”
景平出列行礼:“大逆不道之言下官不敢说。”
赵岐道:“书记已经停笔,贺大人但说无妨。”
景平道:“陛下曾留下密诏,书‘国乱之时,寄望于太子赵岐,可异地登基为帝,责令纲常得正,以慰朕心’。如今恰逢乱时,下官恳请太子殿下先行登位,平掌武令乱局,再迎陛下还朝。”
话说得轻巧好听,诸臣却都明白深意。
更甚有人知道赵晟在信安城乱平息后,曾想收回密诏,是赵岐说密诏在乱局中丢了,才不了了之。
眼下“丢了的东西”说拿就能拿出来,不是有心藏匿,便是密旨也是假的。
只不过事到如今,这不重要了。
赵晟胡闹那么久,群臣们巴不得他吃一筐蹬腿闭眼丸。
景平此言委实是众人心声。
朝臣们四下观望,跃跃欲试,却暂没人敢第一个跳出来附议。
花信风也在。
他对景平与赵岐揣手掏口袋的戏码门儿清。
如今李爻不在,他念着得站出来给徒弟撑腰,刚要迈腿说话,门口侍卫来报:“康南王亲卫求见殿下和贺大人,说有东西带来。”
片刻功夫,小庞上殿。
小亲兵跟在王爷身旁见得多是对垒阵仗,从没见过这么多大官集议。此刻撑起代表康南王脸面的觉悟,腰杆直挺上殿行礼,还真没丢份儿。
他从怀中摸出一方玉印,黑黢黢的温润细腻,印体雕成一块木头小墩,树皮纹清晰精致,翻看印面,上刻“康南李晏初宝”六个字,非是端正楷体,龙飞凤舞、潇洒刚俊,是李爻的手迹。
与李爻有交情的都知道,这是他封王之后新制的私印。
小庞清嗓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王、王爷让卑职将私印交予贺泠大人,留在大人身边做个人证。”
景平心口一热,接过印章紧紧握在手里。只觉印章顿时散发出难以言喻的魔力。
“王爷还、还有一句话带给贺大人。”小庞定声道,没怎么磕巴。
“什么话?”尚书令不明白这小亲兵说话为何过于慢条斯理,有点着急,“小将军快些说。”
而小庞说话不磕巴已经求神拜佛了,快不了,催也没用。
他努力端出李爻说话时的一腔正气:“王爷说‘北关战事吃紧,我回不去,都城的事听凭贺泠辅助太子殿下,只要是景平掂量好的,我都同意。’”
第165章 诱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康南王的话像道厉闪, 劈得三尺冰凌迸开裂缝。王爷与陛下的伴读情谊天下皆知,一路辅佐之情也在坊间流传,如今看来那光风霁月下不知藏了多少霜雪。
刑部、工部、大理寺、户部……
最后连御史台的官员也躬身恳请太子殿下先挽崩巍之局, 再论父子君臣纲常, 慷慨陈词为了天下万民, 被史书记上谋逆作乱的一笔, 依旧无怨无悔。
究其根本,几分天地良心是不知道的,但太子上位总会让诸位的脑袋安全些。
景平别有深意地看了赵岐一眼——他不深究赵岐有几分为报李爻的恩情、几分是对九五之位的觊觎。
人心太复杂, 鬼知道一眼看透人皮, 下面藏着魍魉残魄还是琉璃玲珑心。
一拍即合有利可图就够了。
南晋针对皇位禅让,自有完整流程。
首先须得请太后懿旨,由当娘的承认儿子不适合做天子,才可责令群臣另立新君。
可南晋当朝没有太后……
事情又要陷入死局。
景平不咸不淡道:“圣上留下密诏令殿下登基, 还朝该被奉为太上皇,怎可按照罢黜流程折辱?”
群臣即刻会意:需得快刀斩乱麻, 不可多增繁文缛节耽误时间。
于是众人当即恭请密诏宣读,将帝位更迭的消息通过官驿迅速传散,讲明原因——掌武令被盗刻, 四方驻军收到该令皆不执行, 只认梼杌符。
政令的模样非常可笑:上盖太子玺、而后跟着都城各台各部官印和臣子人名章, 还有康南王的私印。
这分明是山中无老虎, 猴子集体造反。置于任何一个朝代都堪称荒唐, 定会引起不小的骚乱。
偏偏放在当下, 各方驻军或是事不关己, 或是心中窃喜、甚至隐秘地期待赵岐“篡位”成功后能做出一番功绩。
诡谲的政令占着距离优势,先行到达几处屯兵营地, 半日不到,皇上的掌武诏令也到了。
被皇上指名调遣的几位将领一合计——即便都城变天,儿子要篡老子的皇位,也由得他去篡吧,反正按兵不动尚有掌武令不知真假的说辞搪塞;万一救了疯皇帝,是先与都城百官为敌,更可能救下个疯子不得好死;
几人决议初定,拧成一股绳,还有几根“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