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臣贼子: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二臣贼子》 130-140(第8/20页)

刚还尊其为“王父”,转眼二人便又当殿僵持。

    闹什么啊?

    时间在过,却似很慢。

    赵晟突然“哈哈”大笑:“朕开怀啊……”他好半天止了笑声,问道:“诸位爱卿可知朕为何开怀?”他问罢,环视群臣。

    满朝文武,此时皆如缩尾巴鹌鹑,生怕皇上点到自己。

    景平站在李爻侧后方,想起前几天陪他在茶馆坐,听说书先生胡说“要我说现实更可怕,诸位听小老儿说书,是听个逻辑,可现实呢?很多时候没有逻辑。”

    当时,李爻听过笑而不语。

    而在景平看来,这先生说得对也不对。

    正如现在,即便疯癫不讲理如赵晟,也是自有疯子的逻辑。景平要做的是以疯子的逻辑抗衡疯子。

    他侧跨出列,沉声道:“微臣斗胆猜测,陛下向来待臣、民拳拳赤诚,却不一定能得真心回报。人身居何位,做何事,哪怕如陛下是至尊之位,依旧不能完全自控。陛下开心,因为康南王待陛下令出必随。”

    他嘴上马屁拍得利索,心里却想:我家将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理防线岂是你片刻的盯视就能撼动的?

    赵晟听罢,眼角笑意浓几分,正待再说什么,突然见大殿门口有太监急引一人前来。

    那人轻骑戎装,腰缠黄带,腰后插着金黄色令旗,是专呈加急文书的驿使。

    这小小令官位同正五品武将,山匪不劫、官驿无阻,更有特权能直接入宫登殿。

    驿使上殿行礼:“陛下,蜀中急信。”

    刚刚,户部尚书任德年还说多地闹匪患,现在便来了急信。

    不知是山匪肆虐了,还是扯旗造反了。

    樊星接信,拆开递给赵晟。

    皇上几眼看完,示意把信给李爻看。

    书信言简意赅:郑铮由信安还朝,途径蜀中,夜遭匪劫不知所踪,与官军交手之人落下羽箭数支,剑柄上有“羽”字烫痕。驻地官军请令,是剿是谈,请陛下示下。

    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蜀中早有山匪盘踞,在蜀道山拢游走,自称丰羽寨,从前自称劫富济贫,更从不敢劫掠官军,而今居然敢劫持郑大人……”

    赵晟叹了口气:“老师向来简朴低调,山匪劫他作甚?”

    “怕是自己日子过不下去,想劫了人以进为和,谋财或者谋求招安。”

    赵晟想了想:“这不难办,速发急令给花信风,让他在还朝途中绕一小圈,将匪患清了,”他看李爻,“晏初觉得是否妥帖?”

    他眼角总是含笑,似乎无言询问:郑铮因祸得福,若能大难不死,正中你下怀?

    李爻只当没看见,躬身道:“陛下英明,花长史定不辱使命。”

    景平看着李爻的背影,心里明镜儿似的了:原来他是这番算计,一箭三雕,翻版了信安旧案。一来暂免郑铮受辱,从长计议;二来借口剿灭山匪;三来给皇上那让百姓受苦的征兵政策泼冷水,妙得很。

    咳,他要是早动这种心眼子,怎会被赵家欺负得死死的。

    这日下朝后,李爻就没影儿了。

    景平傍晚回府,依旧没见人:但晏初没着人稍话,应该是回家吃晚饭吧。

    他正想着,听见门口一阵犬吠,分辨滚蛋的叫声,是有生人来了。

    景平迎出去,见门口有位姑娘,正与门房递腰牌。

    那姑娘见到景平,笑着打招呼:“公子。”

    景平不认得她的模样,却认得声音。

    “松钗先生怎么来了?”景平迎上去,把人往内院迎。

    松钗笑了一下:“王爷呢?我来向他交差。”

    第135章 左右

    李爻回府时, 天快黑了。

    溜达进门正遇上巡院子的常怀:“王爷,公子招待一位秦姑娘在书房等您呢。”

    李爻笑着应声,心念一转:“常老将军快回来了, 近几天这边没事, 你多回家张罗张罗, 需要人手跟胡伯支调就是了。”

    常健两个儿子常年在军中, 自己时而在朝,时而去边关,常夫人没得早, 府上只有个老管家, 经年日久地缺人气儿。

    如今他快回来了,又得了皇上的封赏,说述职之后给骠骑将军之职。老将归家,冷冷清清多不好。

    “按发来的军报算, 老将军大概后天能到,”李爻随手理衣袖, “休整一两日,请你爹过来,我在这边炒几个菜, 咱老少爷们给将军热闹热闹, 算接风了。”

    常怀呆愣地听完, 攀出满脸动容。

    看他那架势若非念着尊卑, 只怕要扑过来抱李爻, 与曾经的犷猛、没落三模三样。

    李爻受不了景平之外的男人泪眼婆娑。

    尤其常怀缺胳膊断腿依旧五大三粗、连巴胡子生得像草原一样, 两眼泛着星闪实在违和。

    行伍多年, 军中不乏情感丰富的硬汉,李爻从没细想常怀是或不是。想那常家寡薄亲缘, 常少将军大难不死,生涯巨变,动容于丁点温暖,不足为奇。

    理解归理解。

    李爻依旧让他晃起一身鸡皮疙瘩,三伏天恶寒上头打了个颤,在他肩膀上一拍:“行了,大老爷们这德行,丢不丢人?老将军爱吃什么,你现在去跟胡伯说说,这两天好准备着。”

    然后,他逃跑似的穿廊过院,找景平去了。

    景平有自己的书房,无奈酷爱鸠占鹊巢,好像用李爻的笔写字,如有神助。

    李爻进书房门时,见景平正不知伏案抄录什么,松钗在旁边帮他理着纸,二人各自一杯茶,谁都不说话,画面颇有红袖伴读之静妙。

    比看常怀哭鼻子养眼多了。

    李爻咳嗽一声,二人同时抬头。

    “晏初你走路怎么越来越没声音了,”景平立刻撂笔,迎上去接过李爻的外氅,在衣架上挂好,倒温茶递上去,“天气热,别喝凉水。”

    松钗闷不吭声,笑着看景平“贤惠”。

    待李爻喝水、缓气、放下杯子看向她时,才向对方恭敬一礼。

    李爻看一眼景平,对松钗道:“没事,不避忌,说吧。”

    “蜀中不宜居,且与山匪离得近,老大人被属下安置去了秦川,事情从头到尾只我一人经手,避役司里再无旁人知道,王爷可以放心。”松钗道。

    “你办事我向来放心,”李爻示意松钗随便坐,“郑老师身体、精神头儿还好吗?”

    松钗着女装便持着女子的理礼节,端身浅坐,分明是位名门贵媛:“老大人似是心冷了,除了唏嘘,没有旁的不忿,且大人有一份口信差属下带给王爷。”

    不落在字面的内容……

    李爻示意松钗说。

    “老大人请王爷达成目的之后,不用继续费心周旋,因为银子他确实拿了。信安重建费用不足,多次上报补充银钱,未有回音,他不愿眼看坍塌、滑坡折损农工性命,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