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390-4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390-400(第11/29页)



    夜晚一场秋雨。次日清早,空气中有桂花清润的甜香。

    秋阳照在湿漉漉的青石上,泛着微凉的天光,一部马车悄然停在了寒狱门口……

    闻正看着寒狱外等候多时的绣衣使者,皱眉道:“你若不愿意去,我让他们回去。”

    萧暥正凭窗观察着那个年轻的绣衣使者。是个丰神俊朗的青年。

    绣衣使者乃皇帝直使,官阶不高却可督察百僚,甚至执虎符节仗,代行天子事。

    皇帝亲派绣衣使者前来,可见此行没有余地。

    “他叫什么名字?”萧暥问。

    “江浔,字寄云。是陛下破格提拔的绣衣使者。”

    “果然是目光如炬。” 萧暥赞道。

    闻正一时不知他在赞谁,是赞皇帝知人善任,还是赞这名绣衣使者年轻有为。

    他都自身难保了,还有这番心思?

    “这段时日多谢闻司察关照。”萧暥忽然看向闻正。清早阳光耀眼如燃,照他眉间霜雪寒而烈。

    闻正心中一沉,隐隐觉得他是下定了决心。

    想到他在这里修养还不足十天,又要去那龙争虎斗之地。罕见地踌躇道:“这狱中若有不舒心之处,可告知我……”

    萧暥微微一诧,闻正这是想挽留他?

    其实他这一阵住在这里还挺舒服的。每天窝在院子里嗑松子晒太阳。有时候还能听到寒狱的高墙外传来孩子的欢闹声,让他想起很多陈年往事。

    闻正这个人也有意思,表面上满脸看不上他,其实却很照顾他。自从那次皇帝微服来访后,还给他调换了监舍,以免皇帝再来逼扰囚犯。

    萧暥倒是无所谓住哪个牢房,寒狱的高墙深院下,无论哪个牢房都阴暗潮湿,呆久了寒入骨缝,他一身伤病,扛得住刀山剑林,却经不起这阴暗狱中蚀骨寒意,阵阵秋凉,余生残年,日日消磨。

    所以他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庭院里晒太阳。只有阴雨天和入夜才拖拖拉拉地回监舍。 有时候他和文书署的小吏一碟花生二两小酒聊得兴起,趁机就不回监舍了。 裹着薄毯蜷在书卷堆里听夜雨敲窗淅淅沥沥一宿,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

    那些新来的小吏多半不知道他是谁,问他犯了什么事儿才进的寒狱,他就信口胡诌,什么折花偷酒多看了邻家俏丽小媳妇一眼,穷得吃不起饭到寒狱混口牢饭吃,有一出是一出,一天一个不带重样的,久而久之都成段子了。

    闻正也不会揭穿他,倒是他多喝了几口小酒胡说八道露馅时,还会帮他圆场。

    他甚至有种感觉,闻正在护着他。

    有时候,闻正严肃的样子会让他想起另一个人。

    秋日斑斓的阳光下,他眯起眼睛,江涛拍岸,已是梦中。

    “我没什么不舒心的,只是该走了。”他笑了笑,转身往外走去。

    眼看那人就要跨出寒狱的门槛,闻正一时心急,几步追上竟拽住了他的衣袖,“绣衣使者亲至,你可知此去乃龙潭虎穴?”

    “陛下对你有亵幸之心,你这是去自投罗网!”

    萧暥背影微微一振。

    闻正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太直了,戳到了他痛处,被天子逼幸对任何臣子来说都是耻辱,更何况萧暥曾是势倾朝野的权臣。

    “我一时心急,冒犯了。”闻正赶紧道,

    他又看向寒狱森然的大门,黯然叹气:“只是出了这扇门,我就无能为力了。”

    “闻司察多虑了。”萧暥默默拨开了他的手。

    那些事,萧暥却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这是他和他们这些文人的不同之处。

    他生于幕天席地间,长于乱世洪流里,十三岁从军,亲历过兰台之变的烽火,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曾亲眼看着姑姑跃入火海,曾顶风冒雪驰援义父,待他赶到却只有葬马坡下一片碧血,凛冽寒风。

    他也曾目送素车白马出城而去。

    长夜尽头,落花如雪,故人书来,字字诀别……

    这十年,山河雨打风吹间,一场场连天浩劫,一个个故人离去,锻造出他一副铁血心肠。

    比起万姓生死,家国破碎,这些文人所谓的忠贞节烈轻如鸿毛。

    乱世需要的是不择手段,敢为天下先,能担万世骂名的枭臣,而他本也不是一个忠臣。

    他这一生如逆水行舟,如今更是已到山穷水尽处,生死荣辱皆可抛,没有什么是他拿不起,也放不下的。

    他要养足精神,完成这件大事。 扫除中原最后的心腹大患。这样才不负乱世中血染疆场的万千将士。

    如果将来天下人说他兴风作浪,霍乱朝纲,那算是说对了!

    “闻司察,后会有期。”他说罢洒然跨出门槛。

    ***

    登舆上车,挑起车帘,萧暥看到了大梁城久违的街巷,熟悉市井的气息扑面而来。

    “江直使,此去何处?”他问。

    “当然是入宫了。”江浔大大方方地观察他秀美的眉目。

    萧暥问:“可否绕道东市?”

    秋天的大梁东市,让他想起桂花酒和香甜的糖炒栗子。真想再尝尝。

    江浔扬声道,“驭手,取道东市”

    片刻后,车内的叠案上放着糖炒栗子,菱粉糕,松果饼,无花果干等,还有一壶桂花酿。

    市集熙熙攘攘,马车行不快。

    萧暥抬手斟上两盏桂花酿:“还有半个时辰,我们聊聊。”

    ***

    十日后,陇上郡

    秋日的草原上一片苍黄,风和日丽的午后,山梁上的白桦林里,斑驳的日影落在一道锋利的弯刀上。

    赫连因勒住马缰,手搭眉间遮住刺眼的阳光向下望去,就见陇上郡的城门前,商贾行人络绎不绝,有三五个老兵正持帚箕清扫道面。

    “左大都尉,我说的没错吧。陇上郡的守军都撤空了。” 扎木托道。

    “我前日亲眼看到钟逾率军出城向西北方向去了。”

    旁边的前锋大将巴图忍不住道:“大都尉,这机会千载难逢啊!”

    赫连因也收到大梁朝中秘报,瞿钢部叛逃,皇帝大怒,连发三道谕旨督促陇上郡守率军出塞,追击瞿钢。

    所以现在陇上郡兵力空虚。

    但他还是很谨慎:“巴图,你率所部先下去探一探。”

    “是!”

    旁边的扎木托急了,一想到陇上郡里成堆的粮食美酒,无数肌肤白皙的中原女子,按捺不住道,“大都尉,是我先发现陇上郡城防空虚的,这第一波肥水该有我一口罢!”

    赫连因厌烦地看着他贪婪的嘴脸,但他知道自己根本拦不住他。

    老单于不在了,继位的乌赫单于威望不足,号令不动这些个这些部落首领,更何况他这个左大都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