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340-3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340-350(第9/25页)

   “闭嘴。”柳徽本来就因为岁礼被劫心里郁结,结果柳矫还如此不知深浅,他叩着桌案道:“中书台正愁没有老夫的把柄,你急着送上去吗?”

    柳矫不情不愿地撇了撇嘴,“我就是憋屈。”

    柳徽道:“备车,去朱璧居。”

    ***

    朱璧居

    “此番被劫持的货物总共绢帛布匹五车,玉器漆具三车,珠玉宝器两车……”管家站在一边恭敬道,“另外还有一车金饼,用于南下购货,也被劫了,总共十二车货物被劫。”

    这损失也太惨重了,来拜访的杨覆等人都听得都眼皮发跳。

    只有容绪若无其事地给古琴调音。

    这是一架景帝初年的焦桐琴,前天苏苏蹦下来时,爪子勾断了琴弦,之后容绪调过几次音,总是不觉得满意。

    杨覆道:“容绪先生,事到如今,你还有心思调琴弦?”

    容绪淡漫道:“千金撒去还复来,杨太宰稍安勿躁。”

    容老板果然是家大业大不心疼,但杨覆心疼他那一车岁礼。

    他道:“岁礼被劫,让我等如何重金招贤,先生之谋怕是也付诸流水。”

    容绪恍若未闻,正俯身细细调弦,如同给心爱的女子梳妆。

    事到如今,重金招贤已不可行。

    如果说萧暥劫了众人的岁礼,还是针对杨太宰等人和他重金招贤的图谋,那么,劫了他盛京商会的财货,就是在警告他了。小狐狸很生气。

    容绪想到这里,却又有点忍俊不禁,为了这么点事儿,萧暥竟纵匪打劫,这也太冒失了。就算萧暥不顾名声,不管流言,他身后那位谋士沈先生也这么不持重吗?

    毕竟他们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

    果然,柳徽也道:“诸位,当年萧暥表高严为襄州牧,平息广原岭匪患,大言襄州境内已是通途,如今几日之内,襄州境内忽然间冒出多股山匪,诸公不觉得蹊跷吗?”

    “对啊。”唐隶立即拍案道:“我早就怀疑了,萧暥勾结山匪人尽皆知,这一次我等的岁礼齐齐被劫,多半就是他指使山匪所为!”

    杨覆叹气:“即便如此,我等又能奈他如何?萧暥是吃准了,这些岁礼被劫,我等不敢声张。”

    “那可未必。”唐隶捋须道。

    “唐少府,不可冲动。”杨覆道。

    唐隶阴笑了声道:“冲动的是萧暥,我看此番他是抢得太顺手了,不单劫了我等的岁礼,把盛京商会的财货也给劫了,即使岁礼之事,我等缄口不提,那么萧暥指使山匪劫掠盛京商会财货,我们也不能提吗?”

    “世人皆知,萧暥勾结广原岭山匪,如今商会地财货在襄州境内被劫,单这一点,我们就大有文章可做。”

    “少府的意思是煽动士林舆情风向?”

    “单写文章还是不够的。”柳徽抬起眼皮道,“明日早朝,还要弹劾。”

    杨覆道:“可我们并没有萧暥指使山匪劫掠财货的证据,如何弹劾他?”

    “我不是说弹劾萧暥,而是弹劾高严,高严身为襄州牧虚报政绩,枉称匪患已平,却发生了这样大宗的山匪劫掠之案,难道不该弹劾他这个襄州牧治郡不严吗?”

    杨覆眼前一亮:“柳公言之有理,光是写文章引导舆情,如隔靴搔痒,萧暥本就不在乎名声,但是如果能弹劾高严……”

    “同时还可以奏请御史台核察他,只要查,总能查出些什么。”

    “这个高严,原本也是个声誉颇佳的名士,如今沦为萧暥的走狗,可叹可惜。”

    就在这时,铮的一声琴弦清响宛如同龙吟,打断了他们的话。只见容绪终于调完了音,悠然起身。

    “我劝诸位不要轻举妄动,此事我思之,总觉得另有蹊跷,明日早朝,诸位宜静观其变,少说为妙。”

    别的不说,他这次的货物是在酸枣沟被劫的。

    光这个地名就颇值得玩味。

    酸枣……打劫他的商队还要选这么个地点,总觉得带着一缕讽刺意味。

    ***

    入夜,云府书房。

    云渊看完谢映之托云越转交给他的信后,半晌坐在案前沉吟不语。

    云越忍不住问:“父亲,先生写了什么?”

    云渊凝眉道:“明日早朝,倘若无人弹劾高刺史,谢先生希望我们来弹劾他。”

    云越蓦地一怔,这是什么操作?

    第345章 征兵

    朝会。

    司农丞宋敞先汇报了最近春耕的推进情况,接着,上官朗呈报了暮苍山关城筹建的工作。

    “目前六百余刑徒,加上阖城搜索之际所捕获不法之徒三百余人,统共一千劳力已经募齐,正待发往暮苍山,目下的难处在于银钱短缺,需要国府调配。”

    “连年征战,不事生产,国府早就空了。”杨覆端着手,故作愁容。

    他虽未指名道姓,萧暥一听就知道是在暗示他这两年东征西战,打完襄州打凉州,打完凉州打北狄,没消停过,把府库都耗空了。

    云渊问:“所需银钱几何?”

    上官朗道:“初步预算,需要十二万银钱。”

    云渊:“国府能征调多少?”

    宋敞道:“历年的余银不足十万。”

    萧暥知道,古代的税收主要是田税和口赋。兰台之变后,战火连绵,土地荒芜,使田税锐减。同时,大批农人失去田地,成为豪强大户的家奴私兵。

    这些豪强氏族又大量瞒报人口,使得口赋锐减。

    所以朝廷可征收的税少得可怜。不过,不足十万钱还是震撼到他了,他知道国库很穷,但是这么穷的吗?

    廖原道:“只有向民间士绅征集,开征工程税。”

    闻正立即道:“不可,另行新增税收,只会使得百姓外逃。”

    宋敞也道:“尤其是襄州,半数人口皆是流民,本就贫困潦倒,现今刚稳定下来,就要把筑城的负担加诸到他们身上,恐有外流之患。”

    乱世里,人口就是生产力,也是兵源。

    唐隶正好顺水推舟:“中书台的诸位体恤百姓疾苦,令人感佩,既如此,这筑城之事只有暂时搁置下了,等到银钱筹齐了再动工。”

    “不必了。”萧暥道。

    闻正眉头一蹙,目光锐利地射向他。

    杨覆晒然道:“怎么?难道萧将军不顾百姓疾苦了么?”

    萧暥道:“不足之银钱,我来补上。”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他,脸上愕然写着:你什么?

    众所周知,满朝文武他最穷,怎么突然之间就成暴发户了?

    萧暥勾起嘴角:“我最近刚好发了一笔小财。”

    盛京系众人蓦地一怔,杨覆不由问:“萧将军哪来那么多银钱?”

    “江南商会正好到了一笔财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