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130-140(第2/20页)

    千万儿郎都为保家卫国驻守边关战死了,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公子,受点罪吃点苦头算得了什么?

    众人被萧允铮的话惊到,什么叫死不了,萧允枫就躺在地上人事不知,万一死了呢?

    只不过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反驳,很快太医就来了,看看躺在地上的萧允枫,抬了架子给送回了宫殿。

    经过一番诊治,胳膊腿都摔折了,好在没被惊了的马踩一脚,不然这条命真得丢在这儿。

    后头给萧允枫正骨上药,外面都能听见他隐忍的闷哼,痛不在己身,可都是孩子,又经那一事,此刻也算感同身受,一个个面色极其难看。

    最小的萧允诚被送出了宫,一个五岁大的,恨恨说道:“萧允铮真是狗仗人势。”

    “嘘,别胡说。”

    太医诊治完,擦了擦头上的汗,其他地方还有不少擦伤,但和腿胳膊的骨折一比,已经算作小伤了。

    明光帝本来在和朝臣议,事闻讯速速赶来。

    看着萧允枫闭眼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宛若一张薄纸,似乎连睁眼都费劲,更别提开口说些什么了。

    一路上张德已经打听好来龙去脉,连萧允铮当时说的几句话都一字不落地说给明光帝听了。

    本来对赵王就有怨气,此事更为过分,明光帝直接给了萧允铮一个巴掌,萧允铮也没想到皇上竟敢打他,脸被扇歪,满目不可置信。

    “你父亲不在盛京,那合该由朕来管教你。你年纪尚小,你父亲又常年在外领兵打仗,可能对你照顾不周,有些道理你从前不通,但必须得教给你。

    你做不到兄友弟恭,但要顾念手足之情。在西北领兵打仗,那是保护自家,保护越朝,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才说兵不厌诈。

    可是在这教场比武,只为切磋,点到为止,你怕输,就使下作法子,丝毫不顾念手足之情,这不是兵不厌诈,而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明光帝话里话外都是赵王教子无方,需要他来管教。

    萧允铮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他梗着脖子,并不服气。

    明光帝道:“此番是朕会如实写信告诉你父亲,日后必定严加管教你,你年纪小,念在第二次犯,只禁足到允枫伤好。但若胆敢有下次,必定秉公处置。”

    明光帝此番也算是给禹王一个交代,“来人,送赵王世子回去,没有朕的准许,谁也不准探望。”

    把萧允铮送走,明光帝又安抚了萧允枫几句,只不过萧允枫闭着眼,也不知听没听到,但至少样子做足了。

    “好好用药,一定要让允枫的伤无碍。”

    大量的补品药材,一并送到这里,明光帝从宫殿里出去。

    已经到了正午,太阳有些毒辣,明光帝压着声音对张德道:“朕也没想过几个孩子会闹成这样,不过也能看出来这些在外的藩王,有野心。”

    明光帝这会儿说的是赵王。

    张德道:“赵王劳苦功高,膝下孩子也不多,所以世子才养成这样的性子。”

    “朕看未必,当日允诚被打,萧允铮认错及时得很,如今又犯,大约是赵王嘱咐了的缘故。”

    认错快就处罚轻,再犯,只能说他明知故犯,为何明知故犯,是认准了不会受严惩。

    明光帝道:“这些藩王,野心越来越大。”

    如今他还是皇上呢,只命世子进宫,短短数日,就闹出这么多事,以后可还了得。

    给这些藩王封地,让他们受百姓供奉,算是仁至义尽,甚至于子孙后代都受福荫。

    但总有人不知足,赵王这般把儿子送进宫都如此猖狂,那如萧秉承没有孩子,是不是更无后顾之忧了?

    萧秉承在永城,借百姓银子,暗自插手朝政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光帝想得多,可作为皇上不得不多想。

    他刚登基,现在又没有孩子,皇位并不稳固。记得支持

    该考虑削藩事宜了。

    赵王手下有重兵,虽律法不许藩王养私兵,但保不齐私下有什么动作,为朝廷稳固国祚着想,必须削藩。

    尤其是赵王。

    萧秉承还算老实,此番顶多算被殃及的吃鱼。

    二人知道盛京发生这些事已是十月中旬,楚沂已经及笄,又长了一岁,比之从前稳重了不少。

    她心里有些不忍,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年前能不能好还不知道呢。

    而且,算着禹王长子跟她年岁差不多,从马背上摔下来,那得多疼啊。

    萧秉承跟楚沂说道:“京中传信说皇上震怒,对赵王很是不满。我们虽然没送孩子进宫,但恐怕被殃及。”

    秦临渊看得分明,如今冲着西北,但以后保不齐冲着各封地来。

    萧秉承道:“日后陈大人再借钱,不能再借,我们得早做准备。”

    成婚一年多,这日来得比萧秉承想得要快。

    可以没那个心,但不得不防。

    楚沂点了点头,“我与王爷一起。”

    第一百三十二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两人双手握在一块儿, 楚沂不自觉用了些力,她发现萧秉承的手有些抖,但仔细感觉又稳稳当当, 好似刚才的感觉都是错觉。

    听萧秉承讲清楚来龙去脉,楚沂想,事情发展成这样, 也不是明光帝所愿。

    最开始,是因为禄王妃带儿子进宫。

    纵然有有碍子嗣的传闻, 可是哪个皇帝能准许别人惦记自己的皇位?禄王妃将儿子带进宫, 是为了试探, 抢个先机, 而皇上将计就计,让所有世家公子进宫陪伴, 既是震慑, 也是为以后做打算。

    倘若以后一直没有孩子, 没准真从中选一过继, 继承大统。

    只不过做皇帝的不能偏颇, 尽管有的人无心皇位, 可是为了彰显皇家气度, 也为私心,所有人都得入宫。如此一来, 有些人自认忠君爱国, 心中自然就有气了。

    就如禹王, 离京多年, 早就在朝政边缘, 别说无心,就算有那个心也无力, 朝中无人,手上无兵,想造反都难。

    又如赵王,以萧秉承对赵王的了解,这么多年镇守西北,若是想造反,当初先皇离世,大可借着庆王皇上的圣旨有异,皇位名不正言不顺起兵。

    可是赵王没有,只回京奔丧,又匆匆回西北,可见无心皇位。记得支持

    但是明光帝此举,令其送亲子进宫,像是给赵王脖颈上架了一把刀。

    有些人你不理会,他自会好好地,也不会为了证明自己忠君爱国做些什么。但你若逼他,很有可能反着来,你不是担心我谋反吗,你不是担心我拥兵自重吗?

    那我就做给你看。

    赵王镇守西北数年,常年在战场,本就忽视妻儿,此番还要表忠心把儿子送进宫,怎能愿意。

    如今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疑心那位王爷。当初禄王妃进宫,此举的确有错,但明光帝因此牵扯到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