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130-140(第13/20页)


    但今日的确没有那个心。

    皇上下令削藩,因为永城离盛京远,二人现在才得到消息。

    虽然削的是禹王的爵位,其他藩王还相安无事,但是都是藩王,谁也逃不掉,楚沂甚至不知,给他们的圣旨什么时候到。

    也许是今日下午,也可能是明日后日。

    楚沂只觉得这日来得太快,才三千私兵,很多都才十几岁。

    说实话,既然皇上下令,那再多准备也无用,圈养私兵,真要养几十年,必定掏空家底。

    若接了圣旨,几年后这些人可怎么办?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万一有谁走漏风声,对他们就是灭顶之灾。

    对这些人也不是好事,好好的日子,平白被蹉跎。

    两人坐在榻上,萧秉承拉着楚沂的手,许久没发一言,他以为,至少等明年后年,朝中才会有大动作。

    楚沂又叹了口气,萧秉承伸手把她揽到怀里,说道:“如今圣旨还没下来,皇上大抵在观望,你我先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观望什么,自然是看禹王是心平气和地接受,还是不满削藩。

    若是不满,大可看不满到什么地步,是否有转圜余地,若想反,大可杀鸡儆猴。

    圣旨是天子旨意,为臣子的只有遵从的份儿。

    若禹王接受,再把刀伸向其他地方,有禹王开路,其他地方也好做。

    萧秉承道:“我们还有时间。”

    其实也不算早了,毕竟前朝就经历过削藩,依着现如今的律法,藩王无实权,各地官员暗中朝藩王借钱,既巩固了皇权,也对百姓有益。

    再削当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

    楚沂和萧秉承如今没什么银子,这还是有楚盈在前头顶着,日后传位于孩子,大概比不上楚国公府。

    楚沂心想,当初先皇在时,诸多皇子争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甚至还有人被圈禁、赐死,更有还在腹中就被害,早早夭折的。

    如今先皇不在,新皇继位,还要削藩,生怕在外的兄弟造反,是不是只有都死在外面皇上才安心。

    削藩是大事,大事之后还有无尽的小事。削藩之后还有什么,皇上又要疑心谁,谁也不知道。

    这明面上什么都没做,都要被疑心,若真的做了什么,岂不得当即被处死。

    萧秉承如今只能往好处想,他更怕楚沂瞎想,只能先安慰道:“再有个几十年,兴许朝中律法就变了。”

    要是有孩子,这几十年也能为孩子攒下家业,且看皇上的意思,哪位王爷的公子被送回封地,哪位王爷的爵位就要被削。

    没送回去的如今还没动作,萧秉承和楚沂没有孩子,如今倒是被皇上抛之于脑后。

    楚沂如今也不知说什么好,但凡事不能光往好处想,夫妻俩这么干巴巴坐着,坐了半晌,楚沂问道:“若是赵王反了,王爷会怎么做?”

    禹王大概率不会反,老好人一个。

    萧秉承道:“我无兵权,当然是听皇上吩咐。”

    从西北打入盛京需要不少时间和兵力,倘若赵王无诏离开封地,自会被扣上反贼的帽子。

    若如今不反,只会越拖越晚,等到兵权稀释,最后没能力反了。

    一个是反贼,一个是皇上,纵使皇上有错,作为臣子的,要站在哪边也不用多说。

    楚沂看着萧秉承的眼睛,问道:“可若战火牵连到永城怎么办,王爷难道不管吗。”

    萧秉承握紧楚沂的手说道:“天下危亡匹夫有责,若是牵连到百姓我自会管。”

    怎么可能不管呢,一地藩王受百姓供奉,那也要为百姓做事,给百姓庇护,不是单单地借些银子就成的。

    萧秉承的确想养精蓄锐,只要不到非出手不可的地步,不会把私兵的事显露于人前。

    若是皇上发现他暗中养兵,只能朝着皇位使劲儿,不然最后也是被疑心致死。

    楚沂闻言点了点头,萧秉承能心系百姓,而不是想着趁乱明哲保身浑水摸鱼,这就够了。

    他说得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也不希望萧秉承是个怕事的懦夫,她耳朵贴着萧秉承的胸口,“那就等等看。”记得支持

    萧秉承道:“赵王若真反了,也未见得能成事。行军打仗不仅需要兵马,还需要粮草。”

    西北苦寒,虽地广却人稀,土地偏硬,不宜种植作物。若无粮草,也不知能坚持多久。

    但若赵王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那就另说了。

    两人抱在一起,外面雪声轻微,明知下雪却如此寂静,倒显得分外安定。

    两人这么抱了一会儿,晚上简单用了些吃食。

    楚沂实在没什么胃口,

    萧秉承还要去林中看看,他问楚沂今日可还要赏雪,楚沂道:“永城的雪不好看,若日后有机会回盛京再看吧。天怪冷的,王爷路上当心些,也早些回来。”

    萧秉承伸手抱了抱楚沂,“今日出门晚,回来应该也晚些,你不必等我,早些睡。”

    楚沂身后跟着两个丫鬟,丫鬟也盼着萧秉承回来,这样夜里不用值守。

    楚沂送萧秉承去马房,然后看着他从侧门出去,这才撑着伞回正院。记得支持

    永城的成王府仿的是江南园林,下雪景色格外动人,楚沂粗粗看了几眼,便回屋躺着了。

    彼时,送赵王世子和圣旨的车队才到了西北。

    这是穿过大漠雪原,历经艰辛才到的西北,一路上风雪交加,便是这样的地方,有赵王驻守一方护百姓周全。

    圣旨是赵王跪下接的,听完圣旨后,他起来直接斩了宣读圣旨的太监。

    热血洒了一地,那太监眼还睁着就没了气,血洒在雪地上,也洒在了圣旨上。

    众人见状大乱,赵王下令,把送来分权的两位将军绑了,关进了王府柴房。

    血浸湿了大片厚雪,西北气候严寒,不似盛京风景壮丽,常年不见鲜花,赵王道:“今日有红梅可看,倒是一番盛景。”

    此一番杀鸡儆猴,吓得送萧允铮回来的礼部大臣、宫人、宫侍都两股战战,瑟瑟发抖。

    赵王对礼部大臣道:“回去告诉皇上,这圣旨本王不接。西北乃朝中要塞,也不是随便两人过来就能指指点点的。”

    赵王在这些兄弟里个子算是高的,国字脸,因饱经风霜,明明二十多岁,看起来却像三十多的。

    剑下亡魂多,所以一身煞气,萧允铮从马车上下来,虽然脚和手没好全,但还是走到赵王身边行礼,“见过父亲。”

    若非萧允铮设计让自己受伤,这会儿还在宫中。

    赵王拍了拍他肩膀,道:“好好养伤,别落下病根。”

    此举虽未真的反了,但和造反无异。天子圣旨,自然不可能收回去。

    而赵王也未下定决心造反,正如萧秉承所说,造反不仅需要兵马,还需要粮草。

    西北苦寒,若是没有粮草,也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