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20-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20-530(第23/28页)

什么难度。

    但其实不止是COC才有这一幕。

    景筱曼汪凌墨仙的2018JPF,郝静柏冼初然汪凌的2019JPF……女单里Jr的成绩,让人们不断地看到了梯队建设的可怕。

    Sr同样精彩,两面红旗从褚晓彤丛澜到丛澜桑莹、丛澜慕清晖,一直都在。

    Jr的世青赛、分站赛、B级赛里,两面红旗的升起也多次出现。

    只不过因为没有三面一起,所以被人小瞧了,觉得女单不过如此。

    真厉害的话,怎么不三面?

    看,三面,它即将到来。

    小茉莉的音乐响起,有些平台的直播间里甚至出现了茉莉花飘浮的动态特效。

    这是平台方特意制作的点赞表情,就是为了迎接丛澜这一场比赛。

    【俗气乏味,不过忍了】

    【服了这土气审美】

    【允许你跟我澜神共存三秒】

    看着有点俗,但能够说明她被看重的程度。

    不喜欢可以关掉特效,这些主要还是服务于比赛的。

    褚晓彤的声音里带着说不清的振奋:“这次的小茉莉,是丛澜本人认证的完成体配置!也是4A第一次出现在花滑国际赛上!如果可以正式落冰,那么,它将会成为记录在花滑历史上的第一个四周半!”

    全球各地,各个电视台的收视率来到了最高点,各大直播间的人数也一下子蹿高,有些甚至卡顿了起来。

    丛澜效应,再度出现。

    第529章 4A和4F3T

    4A出了以后, 于谨闲暇时跟丛澜唠过,《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究竟要改成什么配置。

    他的意思是冬奥要不要带这个自由滑过去。

    丛澜以为他在指别的,说, 其实不太想按照比赛的要求去做。

    于谨愣了一下:“几个意思?”

    丛澜蹲在地上收拾她的冰刀,有些比较破了, 有些因为长时间不用导致出了锈迹, 有些还是崭新的。

    秦柠说粉丝想看丛澜的考斯滕和冰刀展, 霓虹那边以前也组织过做这些东西, 效果还不错。

    她寻思着既然大家提了要求, 趁着有时间就给搞一下。

    但肯定不是让霓虹的人来搞,秦柠觉得自己能行,参考一下对方的就可以。

    办展嘛, 国内太多这类的乙方公司了。

    丛澜的冰鞋和冰刀, 要远远多于考斯滕的数量。

    这里甚至有她十岁那会儿的装备, 还有跳了一周就给跳断了的刀, 北京虽然比较干, 但长时间没维护,还是生了锈。

    看上去就像是久远的物件。

    冰刀的型号很多,刀齿不一样, 材料不一样, 长短大小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

    到了靠后的位置,就差不多成了一种。

    再之后, 就又更改了一些东西。

    这是她从3A转到练四周, 再到练4A的变化。

    早先技术不稳定, 加上要找当下适合的装备,持续不断地调整与更改, 换了许多东西,也花了不少的钱。

    丛澜有阵子喜欢各种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里还能挑个色彩轻淡浓厚的区别,定制费用都老大一笔。

    郁红叶像是收纳丛澜奖状奖牌一样,也专门给孩子弄了一个花滑装备的收藏空间。

    丛澜之前让妈妈给寄了几件,训练基地这边没留什么东西,空间不算大。

    她想自己制定一条看展的动线,让到时候去现场的粉丝能更身临其境。

    “我觉得现在的规则要求,太限制了。”丛澜一边除锈,一边跟于谨说道,“花半开不开的。”

    说的是小茉莉。

    所有人都在称赞的节目,到了丛澜这边,却总是能挑出来些毛病。

    于谨:“规则就是这样的,比赛是要有规则的。”

    丛澜叹气:“冰演能开的话就好了。”

    她肯定会把小茉莉大改一番。

    于谨把话题扯回来:“那你比赛里,想要的是什么配置?”

    丛澜:“3T到4A都有吧,放三个四周跳进去。”

    于谨:“如果不考虑比赛呢?”

    丛澜:“那就从滑行,从1T,再到4A。”

    那就从花滑的最基础动作,滑行、旋转,再到跳跃。

    就像是蹒跚学步的孩童,从起立、走路,再到奔跑。

    “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开一场有4A的冰演。”丛澜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言语间有点低落。

    她想要的茉莉花,是从种子成长起来的花。

    但是比赛的规则之下,她永远没可能把4A当做“花”。

    她终究是个人,无法做到第12个技术动作以4A完成,或者说,这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自由滑。

    故而,比赛里的茉莉花,永远先于一切绽放。

    于谨劝她:“倒叙也很好啦!”

    倒叙确实不错,常见的简单的但有效的行文方法。

    丛澜看着自己摆放在地板上的那些冰刀。

    十岁,十二岁,十三岁,十五岁,十七岁。

    不知道郁红叶是怎么选的,但这样看去,这些刀的差别恰好构成了一个人成长的痕迹。

    丛澜指着最前面的那把小小的冰刀:“你看,这是我在齐齐哈尔的时候,第一次跳出来两周时用的。”

    外人看来,她十岁上冰,十岁出两周跳。

    教练惊为天人,爸妈问她要不要继续找更好的老师。

    后来她们就搬去了北京,不仅是想让丛澜有学业上的便利,还想让她多看看,确定能不能走花滑。

    丛凛查了很久怎么进国家队,尤其是丛澜这种没有进地方省队也不属于体校的“业余爱好者”。

    寻找冰场和教练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个的磨合期很痛苦,一直到遇见黄咏实,也就是老黄,才定下了这位教练。

    再之后就是于谨来冰场找人了。

    丛凛查过老黄的资料,同一冰场的仲孙清荀永易等人,他都查过。

    所以他知道花滑部在议的外援计划,也打听到了有国外的华裔教练已经签署了合同,即将在国内选人训练,备战索契;

    更知道,于谨是老黄的学生,他现在在国家队执教。

    那个时候,丛凛没猜到于谨会去找丛澜。

    他只是觉得老黄这位教练,在遇到好苗子的时候,说不定会给自己曾经的学生推荐小苗苗。

    没有于谨也会有别的谁,老黄的熟人不少,花滑圈子冷门就意味着这里的人彼此都认识。

    这是丛凛没跟丛澜提起的过往,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努力。

    郁红叶不仅参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