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48章 第 14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48章 第 148 章(第2/3页)

儿媳妇误会了,挥书机会!先给他俩去托儿所报名,回头我负责接送他们!”

    大人们为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操碎了心,然而小哥俩却丝毫不领情。

    在爷爷家放了两天羊,他俩刚觉得爷爷家也挺好玩的,就突遭晴天霹雳,被告知要去上托儿所了。

    “托儿所太远啦,得坐火车!”延安爬到沙发上,摇头拒绝。

    宋恂还算有耐心地说:“不是你们原来的那个托儿所,咱们今天去的是军区的,步行一刻钟就到了。”

    小哥俩继续摇头。

    “那行吧,今天先不去了,我带你俩串门去。”宋恂给他们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说,“一会儿见了人要有礼貌,主动叫人。”

    “妈妈呢?妈妈去不去?”吉安是个妈宝,时不时就要问问妈妈去哪了。

    “她早上去学校报到了,晚上回来。就咱们爷仨去!”

    双胞胎在海浦的时候,经常跟着爸爸去串门,这会儿也只是习以为常地点点头。

    宋恂带他们去了钱小六和孙卓远家,还去了陆政委等与老宋相熟的几户人家。

    像赶场子似的一上午去了五六家,这些家里无一例外地只有老人在家,没有小孩子的身影。

    “叔叔伯伯家的孩子都在幼儿园玩呢,”宋恂遗憾地说,“等人家放了学,才能跟你们一起玩。”

    延安油盐不进道:“我可以跟哥哥一起玩!”

    这就是双胞胎的好处了,小哥俩落了地就是一起玩的,从来不知寂寞为何物。

    宋恂只当没听见,自顾自道:“目前有两个幼儿园可以选,一个呢,是每周六天都要在幼儿园吃住,可以全天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只有礼拜天能回家见到爸爸妈妈。”

    双胞胎被吓得抱住他的大腿猛摇头。

    “还有一个幼儿园跟你们原来的那个托儿所差不多,早上去上学,下午就能回家的。就是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间短了……”

    延安赶紧说:“去第二个!第二个好!”

    吉安:“……”

    中午吃过午饭,宋恂就带着儿子们去日托的幼儿园报名了。

    1-3岁的是小托,4-6岁的是大托,他俩才四岁,放到大托班里又是最小的那一拨。

    这里是军区最大的幼儿园,规模和游乐设施都是海浦的机关托儿所不能比的。

    双胞胎一进幼儿园的大门,就被满院子的秋千、滑梯、转转椅、跷跷板惊得张大了嘴。

    不用宋恂说什么,就自己跑进去玩了。

    宋恂去办公室给他们办完了托儿手续,便找去了大班的教室,站在外面观察他们的适应情况。

    见他们很快就通过两把小木枪跟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玩到了一起,宋恂心里稍稍放了心。

    不过,在外面观察了一下午,还是被他看出了问题。

    他家这两只好像有点太胖了……

    四岁的孩子,圆润程度居然跟那两个五六岁的男孩差不多。

    平时他们爷仨一起吃饭,宋恂自己吃什么,就给孩子吃什么。

    他喜欢吃肉,所以这俩孩子也跟他似的,顿顿离不开肉。

    以前也没怎么注意,但是今天这样一对比,好像得给他们减减肥了。

    “这么小的孩子减什么肥?”晚饭的饭桌上,孟玉裁给两个孙子一人挟了一块红烧排骨,对儿子的提议坚决反对。

    项小羽也说:“他俩还是小宝宝呢,胖乎点多可爱!”

    “都四岁了,哪有这么大的小宝宝?”宋恂吐槽完媳妇,又叮嘱儿子,“晚饭少吃点吧,你俩得减减肥了,我都快抱不动你们了。”

    吉安用小米牙啃着排骨,笑得有点得意:“我俩胖一点,拍花子的抱不走!”

    宋恂:“……”

    “行了,让孩子好好吃饭。”老宋满意地说,“老陆家那两个孙子,吃饭的时候得追在屁股后面喂,咱家这俩小子多让人省心。”

    除了跟他一样不爱吃绿叶菜,其他方面没得挑,像小猪崽似的嘴壮!

    “再说你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他俩还胖呢!我当时可没让你减肥……”

    宋恂:“……”

    自从有了孙子,他的家庭地位真是直线下滑了。

    宋恂和项小羽接送了几天孩子,偶尔还会陪他们在幼儿园呆上半天。

    等到他们完全适应了新幼儿园的环境后,宋恂也该去党校报到了。

    吉安知道爸爸会跟妈妈一样到学校上学,还悄悄跑到宋恂身边问:“爸爸,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上学?”

    宋恂摇头:“不行,党校里的叔叔阿姨都不能带孩子。”

    “那你晚上能回家住吗?”吉安虽然不爱说话,但他耳朵好使,只要大人不避着他,谈话内容都能被他记下来。

    与稀里糊涂过日子的延安相比,吉安是个“明白人”。

    宋恂拉着他坐到身边,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刚开始应该是不能的,平时要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来。但是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

    吉安眼眶已经红了,又像小大人似的在眼睛上擦了擦说:“那我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嗯。”宋恂在他头上揉了一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看着点弟弟,别让他捣蛋。”

    吉安点头:“爷爷年纪大了,奶奶还行。”

    宋恂:“……”

    挥别了耿直的儿子,宋恂带上录取通知书和行李便去省委党校报到了。

    军区大院门口有公共汽车可以点对点地直达党校门口,那一站的站名就叫“省委党校站”。

    省委党校在五十年代就成立了,大门是一个有些斑驳的高大门楼,宋恂下车以后,驻足观望了一会儿。正要抬步进门,便听身后有突突突的摩托车声渐渐靠进。

    此时校门口的人不少,都在门卫那里排队登记进门。

    三轮挎斗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停在了排队的人群旁边。

    “师傅,开下门。”来人长腿点地,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递给门卫师傅。

    “学校里不让进机动车。”门卫师傅说。

    “我公安局的。”那人从敞开的衬衫上衣口袋里,翻出一张纸递过去。

    “你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办案的吧?”

    “啊。”

    “那你把车停外边,到后面排队。”门卫大爷一面给前边的同志做登记,一面嘀咕,“校长的车都得停在外面。”

    言下之意,你一个公安局的小干部,牛什么牛。

    这位公安局的同志倒是没怎么争辩,嘴里调侃一句“管得还挺严的”,便将车停在了门卫指定的位置,提上挎斗里的行李,老实地排在了宋恂后面。

    宋恂估摸他没准儿也是未来的同学,与对方客气地点点头,做完登记就进门去报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