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36章 第 13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4页)

    进入考场的一路上,校园里随处可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标语横幅。

    这些横幅是在提醒大家做好录取和落榜两中准备,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可以发光发热。

    然而,项小羽只做了一手准备,那就是被录取。

    她在走进考场之前,整颗心紧张得提到了嗓子眼儿,直到拿到最不擅长的数学试卷,将六道大题从头到尾看下来,总算松了一口气。

    还行,至少有一半是会做的,另一半想办法憋一憋兴许也能做出来。

    她将每道题都认真在草纸上演算两遍,才一笔一画地誊抄到答题纸上,尽量保证卷面整洁。

    中途有几个考生提前交卷离场的时候,她还得稳住心神,继续一道题一道题地抠,甚至还将最后两道不作录取成绩的参考题,也大致答了一些。

    保证一个原则,不空题。

    考完了数学就算是迈过了一道坎,下午的政治,以及第二天的史地和语文对她来说不算太难。

    因为职业需要,写稿件听新闻几乎是她每天的必修课,所以答另外三份考卷时的心情,跟平时上班差不多,比数学考试省心多了。

    交了最后一门的试卷,项小羽婉拒几个知青对答案的提议,便快步走出了考场。

    吉安和延安被爸爸裹成了两颗球,站在中学大门正中间的位置。

    两双眼睛不够用似的,在陆续走出考场的考生身上挨个乱瞄。

    离得老远,瞧见妈妈那件号称“逢考必过”的红棉袄后,两个娃挣脱爸爸的钳制,奔向了走过来的妈妈。

    “妈妈,给!”延安献宝似地将一束粉色的塑料绢花递到妈妈跟前。

    项小羽:“……”

    倒也不用这么夸张啦!

    其他考生从身边经过时,被捧花的双胞胎和红彤彤妈妈的组合吸引,一起扭头看向他们这边。

    项小羽接过那束假花,摸着绿色花茎上的倒刺,心里既感动又窘迫。

    这两个破小孩,是怎么想出这中鬼主意的?被这么多人围观,她已经脚趾抠地了……

    吉安仰头仔细观察妈妈的神色,自觉那是一副快被感动哭的欣慰表情,而且妈妈还伸手摸了弟弟的脑袋,便将自己的那束扎手假花也递了过去。

    “妈妈,加油!”

    项小羽在他的毛线帽子上拍了拍说:“妈妈已经考完了,不用加油啦!你可以恭喜妈妈顺利出关。”

    小哥俩鹦鹉学舌似的,跟着恭喜了一遍。

    而后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咔嚓”一声快门声,宋恂将自家媳妇捧着两束假花站在考场外与儿子交谈的画面拍了下来。

    项小羽被这爷仨的骚操作弄得头都大了,囧囧地说:“我刚考完试,蓬头垢面的,你还是别拍了!”

    “挺好看的。”宋恂笑道,“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生,兴许以后你的这张照片可以载入史册呢!”

    等来了项家兄弟和宋家兄妹后,宋恂将这些考生聚集到一起,在一条写有“祖国,请您挑选吧!”的横幅

    为期两天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最终结果如何,就真的只有祖国说得算了。

    项小羽彻底卸下了重担,再次婉拒知青们一起回生产队对题的邀请。

    她现在只想回家睡觉。

    志愿早在考试前就填报好了,无论他们估出多少分,对最终的录取结果都没有丝毫影响。

    耐心等待结果便好。

    在填报志愿前,项小羽询问了宋恂的意见,也听取了隔壁邢老师和郑老师的意见。

    她的数学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在填志愿那会儿,数学成绩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结合自己当时的综合成绩,她壮着胆子填了三所学校。

    第一志愿是省大新闻专业,第二志愿是省广播电视学院播音专业,第三志愿是海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

    隔壁的邢老师说录取时省内院校会对本省考生适当照顾。

    所以,在没有参加考试,没有估分,没有往年的分数线作参考,完全盲选的情况下,保险起见项小羽选了三所省内的大学。

    彻底放松下来的考生回家便闷头睡了一个昏天黑地,像是要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睡眠全都补回来,从晚上一直睡到了次日宋恂下班回家还没起来。

    双胞胎怕妈妈就此睡死过去,放学回来以后,每隔几分钟就过来在妈妈的鼻子

    反复几次后,他们终于将睡出懒懒肉的项小毛同志折腾醒了。

    然后便像伺候老佛爷似的,一左一右将妈妈架出去吃饭。

    宋恂盛了碗鸡汤放到老佛爷跟前,问:“你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服从分配了吗?”

    考试结束了,他比考生本人还紧张录取结果,忍不住再次确认。

    “选了,不过选的是有条件服从。我已经在备注一栏注明了,‘所选院校,相似专业服从调剂,其他院校,新闻采编、中文、播音、电视摄影等专业服从调剂。’”

    “那你胆子还挺大的,不怕落榜啊?”

    项小羽拍了一下儿子撅起的肥屁股说:“反正我还有渔业电台的工作呢,落榜就落榜吧。要是不备注限制条件,万一让我去学医学农怎么办?我一点都不想学这些……”

    “以你的数学成绩,人家应该不会让你学医学农的。”宋恂轻笑。

    项小羽嘎巴嘎巴嘴,无从反驳。

    一觉醒来,她连数学卷子上考过什么都忘了。

    幸好两个儿子在这方面不像她,在做算术题的时候都是小机灵。

    项小羽在家休息了一天,便重整旗鼓返回公社上班了。

    她只是跟台里请了长假,并不是辞职,所以参加完高考以后,还得赶紧回去,将顶职两个月的郁台长换下来。

    万一没考上大学,她还得继续在渔业电台发光发热呢。

    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录取通知,宋恂偶尔想起来这件事,也要往生产队打电话,问问队里的考生们有没有收到通知书的。

    然而,年底本就是各单位最忙的时候,外贸局初创一年,十二月份正是统计这一年成绩的关键时期。

    宋恂打过两次电话就没时间一直盯着通知书的事了,扭头又扑进了文山会海中。

    这天,宋恂整理好文件,正准备去会议室开会,却被齐麟在办公室的门上小心地轻敲了两下。

    宋恂想要外出的脚步顿了顿,这已经是齐麟与他之间培养出来的默契了。

    这中力道的敲门声,说明外面来了不得不见的人,齐麟在提醒他做好准备。

    宋恂重新坐回办公桌后面,回了一声“请进”。

    “宋局,”齐麟推门走进来,面容严肃地说,“岑局和地区清查组的同志来找你了。”

    宋恂不怎么意外地颔首道:“请岑局和清查组的同志进来吧。”

    很多单位都已经开始清查工作了,楼上的轻工局早就查过两轮了,他们外贸局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