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130-140(第21/23页)

非常奢侈的早饭买两根油条两杯豆浆, 撑的直打嗝儿也不舍得丢, 走路上就跟打鸣的大公鸡似的引人注目。

    秋东觉得没眼看,约莫穷人乍富就这样儿吧, 于是决定给老三找点事做, 让他体验一下放开手脚花钱的感觉:

    “你来, 爸爸交代你一项重要任务,周末和你姐姐们四处转转,打听打听哪里有卖院子的,咱家四口人挤在这三十来平的小屋子,确实不合适。再说了,爸爸不在厂里工作,总占着房子也不像话。

    要求呢,就两点。一来得宽敞, 将来就算你姐姐们结婚了,回家还得有自己的屋子住。二嘛, 不要楼房,爸爸有了年纪, 上下楼忒折腾。”

    来阳听的激动不已,呲着牙搓手问:

    “那价钱呢?”

    秋东摆手:

    “这你甭管, 你瞧中了, 爸爸买不起, 是爸爸的事, 且尽管瞧去吧。”

    就这小子的胆儿,能一气儿花十万块,都是看得起他。

    “保证完成任务!”来阳朝他爸做了个敬礼的动作。

    秋东给了五百块活动经费:

    “别着急,多打听,中午和姐姐们在外面吃点好的。”

    然后,秋东耳边就清净了。

    来阳和几个姐姐,一到周末就骑自行车走街串巷,还不敢大张旗鼓,生怕给爸爸惹来招摇的名声,心情澎湃又小心翼翼,行为上显得特别狗狗祟祟。

    旁人见他整日进进出出,不务正业的样子,纳闷儿问起来,来阳指着身上为了出门方便换的运动衣,随口糊弄人家:

    “去我姐学校打球了,b大今年要和外国友人打友谊赛,我想争取个候补名额,也算为国争光嘛,让我姐去给我加油助威!”

    都是一个家属院儿里的,人家面上不说什么,私底下免不得嘀咕一句:

    “老马家是彻底发达了,以前来阳几个下学就忙着蜇摸口粮,吃顿肉就是好日子。这才多久会儿呀,周末还特意换运动衣才出门打球,真是不一样了。”

    “可不是不一样了嘛,开阳那丫头本就长得好,如今脸上笑多起来,瞧的我一老太太见了都心热。”

    有人就感慨:

    “那也是老马有本事!谁要眼馋,自个儿去试试呗!”

    旁人酸溜溜回一句:

    “再有钱又如何?还不是个体户,生老病死都没有单位管的,我可是铁饭碗,且舍不得呢!”

    “你这人忒没劲儿,老马以前冬天帮你家扛白菜,夏天拎大米,合着搁你嘴里落不下一句好?”

    “咋还较真上了,我这不是说说而已嘛,谁又往心里去了?”

    人红是非多,大抵如是。

    不过这种话也没人傻到跑秋东跟前说,大家进进出出还是邻里邻居,相处的也挺融洽。要说变化嘛,约莫是众人待秋东一家,比以前更热情三分。

    只能说人之常情。

    秋东不在意这些是是非非,他正安心在家看书,准备年后入学。

    书是冯主任托人找的,冯主任对给秋东造成的误会很不好意思,专门上家里给秋东解释了一回。

    秋东觉得没啥,老冯人虽精明,但心眼儿不坏,在这事上没存啥坏心,老哥俩喝了几杯就此揭过。

    临出门前,冯主任还拍着秋东的胳膊感慨了道:

    “老马,你比我,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有魄力,拿得起也放得下!升职的机会你说不要就真不要,几十年待在一线没一句怨言。厂里的工作说不要就真不要,刚下海就干一票大的,你才是这个!”

    临到退休的年纪,还能果断放下上百万的生意,又沉下心去读书,这份心境,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给秋东比大拇指。

    秋东和他握手,什么都没说。

    说多了像炫耀,说少了不实诚。何况人家嘴上羡慕,可真要老冯也停薪留职,下海去闯一闯,人家也未必舍得国营厂的领导职位,转而成为如今不怎么上台面的个体户。

    事情过了就过了,不值得反复琢磨。

    转天,秋东那个向来浪漫风趣的三哥,让司机给秋东送了张电影票来,顺道儿还送来了三哥的口信:

    “说你土还不服气,有钱也不晓得怎么花,走,三哥请你看电影去!”

    司机原以为得费点口舌,才能让秋东跟他出门,结果秋东看了一眼电影票,转身进屋换了黑色中山装,手臂上搭了件呢子大衣出门,还主动招呼他:

    “走吧,别迟到了!”

    别说司机诧异,就连三哥见着秋东这幅装扮,都不由感慨一句:

    “富贵养雅人,这话可真有道理,四弟你如今瞧着就从容雅致多了。”

    那可不,秋东自个儿如今就是做服装生意的,他请的那职业经理知道他的喜好,从不给秋东整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每月叫人专门给秋东送一趟服装。

    量身定制。

    秋东礼尚往来:

    “您品味也不差。”

    三哥向来眼光好,今儿白衬衫上头搭v字领深蓝色毛衣,放在几十年后也是经典。

    三哥是个非常乐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在衣着方面,非常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他觉得部分潮流很没有道理,简直是在糟蹋他的眼睛。

    好比今儿两人看的,据说是上头专门从国外引进的科幻电影,《从大x洋底来的人》,才第一天在大观楼影院播放,噱头很足,家里没人乐意凑这个热闹,老三特意带弟弟来尝鲜。

    整场电影看完,直到上了车,老三还在感慨:

    “国外在文化输出这块儿,确实比咱们做的好,影片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以预见会很受追逐新潮的年轻人喜爱。”

    秋东特别认同三哥的看法,于是在到家的第一时间,就去三哥的书房给他的职业经理拨了电话过去:

    “看没看《从大x洋底来的人》?没看?现在就放下手头工作去看,看完连夜找人设计打版,让工人三班倒,发两倍加班费,五天内我要在京市见到喇叭裤!”

    老三在旁边听了一耳朵,顿时觉得四弟如今越发有样子了,真是干一行像一行,这把握市场的眼光,还真有几分当年父亲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劲儿。

    不过这是四弟的事业,他不会指手画脚,只在旁多多鼓励。

    当晚,秋东是在三哥家客房歇息的。老三见他大半夜守在书房做题不睡觉,挺纳闷儿:

    “我这是在处理咱们出去看电影落下的公务,你呢,我亲爱的弟弟,别说你是想陪伴我?”

    秋东从不随意乱动三哥书房的东西,眼睛从题目上离开,看了一眼腕表,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

    “等电话。”

    果然,十分钟后,电话准时响起,对面职业经理用振奋的语气对秋东道:

    “老板,我已经和布料供应商谈好了合作!还有,咱们要不要提前联系一些墨镜商,我觉得□□镜配喇叭裤,更有市场前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