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0-4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0-410(第4/27页)

场面。

    也同样是因为那些在和风之中招展的旗帜,让曹操陡然明晓了对方的身份。

    或许唯独让他显得和张超的待遇不大相同的是,那支军容齐整的队伍并没有要往前进军的意思,反而是保持着不动如山的状态。

    只有那帅旗之下的郭嘉在此刻策马出列,朝着曹操所在的方向靠近了一段距离。

    在对方似乎并无恶意的情况下,曹操也同样抬手示意下属不必做出进攻的举动,策御战马缓行,抵达了距离郭嘉五六十步远的位置。

    这位跟随乔琰将近十年的谋士好像不如戏志才程昱等人资历深厚,也不如贾诩李儒这般有着异常老辣的手段,但在对方这份看似漫不经心的行动和神情中,却依然有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底气。

    他已当先一步开了口:“曹兖州,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上一次曹操见到郭嘉是什么时候来着?

    好像都要追溯到袁绍借粮的时候了。

    当时的郭嘉还问了一句,那袁中郎的术算能力,是否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差,真是让曹操不明就里。

    到了后来袁绍的那出欠条内容广告四方,曹操才明白郭嘉彼时那句话中的意思。

    算是来,的确是多年未见了。

    不过算起来他们两个此前都不能算是身处一方势力,这疆土辽阔,没见面才是正常的。

    但还没等曹操开口,郭嘉已又补充了一句异常扎心的话,“抱歉,我说错了,陛下有旨,令我郭嘉为大雍的兖州刺史,这曹兖州的称呼便有些不对了。”

    曹操的目光下意识地便朝着郭嘉的后方看去,发觉在他后方的散部人马里,竟出现了些衣着熟悉的家伙。

    那分明就是张邈的旧部。

    敏锐如他怎么会看不出,他这先往河内郡从王匡这里做了个无本买卖的借兵,固然是个高明的举动,但这天下间的聪明人可不只是他曹孟德。

    郭嘉拦住的也不只是他曹操。

    他抢先一步到来击退了张超和臧洪,也就顺理成章地霸占了这些侵吞下来的部从。

    而乔琰对郭嘉提前给出的兖州刺史职务,则给了他名正言顺进军此地的理由!

    这还真是好一出胜券在握的打招呼!

    曹操按住了缰绳,朗声问道:“郭兖州拦住我的去路就是想告知于我此事的?”

    郭嘉回道:“自然不是,还有一句话,陛下希望我带给你——”

    在这后半句话出口的那一刻,从郭嘉口中传达出的意思里绝无任何一点上位者的怜悯施恩,只有始终不改的英雄惜英雄。

    “陛下说,你曹孟德若愿意归降,这征西之名什么时候都不晚!”

    402. 402(一更) 袁绍出兵

    征西征西,自中平四年此言便已从曹操的口中说出,又在昔年沈亭会见之时被乔琰调侃,言及凉州已然平定,这征西之名不如改为征东。

    但无论是征西还是征东,都已在此时成为了一种代指。

    这句“征西不晚”无疑是在说,曹操倘若愿意归降,在何时都可以于长安朝廷之中谋求到一个开疆拓土的职位。

    在乔琰自己尚且还是个臣子的时候,这句话便已经允诺出口,而今她君临九州,也并未变过。

    在他本就有被世家的抉择逼上倒戈之路的时候,这句话的分量已不必多说。

    这是乔琰以故友的身份做出的承诺。

    即便曹操曾在虎牢关下质问于她,是否已有韩信之心,即便从这多年间的归属权来看,乔琰和曹操始终分列两方,也并未改变她的初心。

    这份对友人的初心,或许也同样会是她面对天下人的初心。

    在他绝无可能自立门户的情况下,乔琰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只是……

    忽然平白地被人抢了个功劳,怎么说都觉得有点憋屈啊。

    郭嘉问道:“曹将军真的觉得憋屈?”

    曹操倒也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也没打算搞出什么收编的摆谱,只是在两军收兵聚拢在一处的时候朝着郭嘉调侃一般地说道。

    但郭嘉这人,跟乔琰和戏志才这些人插科打诨惯了,哪里会让人在口头上占到便宜。

    他指了指曹操那头的队伍,说道:“曹将军倒是挺有意思,把别人的队伍在此时据为己有,但若是要用来威慑张孟高这等才遭了火烧袭营的还好说,要是真与我等对垒,不是一般的吃亏吧。”

    曹操语气从容,“可这样一来倒是和我向着王公节借兵的时候说用的说辞吻合了。我与他说,我非要他出兵,乃是因为兖州遭到了你们自虎牢关方向发起的进攻,倘若不能及时做出支援,这兖州易主,他也必须担负起责任。王公节哪里敢担上这样的罪名,除了借兵也没有别的选择,总得给他一个交代吧?”

    要说此刻最为茫然的,可不是枣祗满宠这些已经猜出曹操想法的人。

    他的这个临阵倒戈看似是快,却可算是一场从去岁的虎牢关会见到如今的漫长拉锯战,直到今日的这一句征西之约,方才让这最后的决断水落石出。

    并不是真因为郭嘉的拦路便有何种畏缩避战的想法。

    真正还在此时云里雾里的,是那些跟随曹操从河内郡渡河而来的将士。

    他们本可以随同王匡一道在朝歌驻扎,却因为王匡的调令前来兖州助战。

    但以眼下的情形看,他们好像何止是更换了一个作战的地点,还要将头顶上的天子也给一并更换了?

    这天下何来这等奇怪的事情!

    “交代自然是会有的,兖州若定,洛阳方向便不需再多往虎牢关方向送出援军,大可将多余的人力尽数投入到孟津小平津的作战中,河东郡数年间对河内郡人口的吸纳,也早让这两地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么一看,若要完成对河内郡的进攻收编,本也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司隶校尉部乃是一个整体,何能只缺着河内郡的这一角?这些士卒既早晚都要到陛下的治下,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区别呢?”

    郭嘉说到这里摊了摊手,“曹将军既然都得算是自己人了,有些话也不必藏着掖着,您向王公节借用兵卒的时候,当真没有想过,这是在让河内郡越发空虚吗?”

    曹操当然想过,甚至还将其放在自己的投名状中。

    但在河内易主之前便被郭嘉给拆穿……

    他不由摇头失笑,“郭奉孝啊郭奉孝,难怪你在烨……陛下登基之前能坐在大司马府长史的位置上,论起揣摩心意,你的本事当真不小。”

    曹操的这句夸奖并未出错,郭嘉随后的行动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在与曹操正式达成合作之后,他没有选择直接北上濮阳,通过曹操这个兖州牧的身份,居于州府中央做出号令兖州全境的决断,而是暂时瞒下了曹操已然脱困的消息,暂时屯兵在酸枣境内。

    随后一面探听着兖州中部的消息,一面自酸枣与雍丘,分别自西北和南面,朝着平丘所在的方向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