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小哭包太宗哭了(精修版)(第6/7页)
…”
李世民抬眼,双眼通红看着长孙氏,哽咽道:“朕……愧对皇后的嘱托……”
虽然不清楚内因,但李世民知道。
长孙皇后去世后,年幼的晋阳他绝对不放心送到妃嫔手中抚养,定然是亲自抚养,才有仙幕一开始说的“分明是皇帝,但活成了鳏夫”
但……
他终究还是辜负了长孙氏的嘱托,让晋阳在金钗年华,还未享受过世界就永久的离开了。
长孙皇后此刻的脸上已没有了笑意,眼中满是晶莹的泪光。
她嘴角扬起苦涩的笑容,用手帕抚去李世民脸颊上的湿润,柔声道:“妾身知道,陛下已经尽力了。”
晋阳幼而偏孤,亲加鞠养是他的夫君会做的事情,她知道。
她也知道,这人尽力了。
这一刻,殿中没人觉得这一幕有不对劲的地方。
晋阳乃大唐龙兴之地,李唐起义晋阳,遂登皇极,陛下给晋阳公主取“晋阳”之称,可见陛下对晋阳之喜爱。「10」
他们的陛下与皇后伉俪情深,爱屋及乌,爱长孙皇后所生育抚养的每一个孩子。
但现在陛下竟然接连听到嫡女接二连三的病逝,这换谁谁也接受不了好不好!更何况是他们陛下这个小哭包。
李世民抱着长孙皇后哭了良久,终于意识到一件事情。
他目光沉沉,恍若在看一个很难战胜,但一定得战胜的敌人:“因病因病,皇后、公主去世皆是因病,到底是因什么病。”
李世民的这个问题,他不知道,底下的臣子也不知道。
并且他们相信,仙幕可能也不知道,因为史料上不会记载的如此详细。
要不然仙幕一定会说出来的,尽可能的让他们规避这个危险。
但他们现在很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
“医家。”
李世民呢喃。
医学,将会被他放在第一位。
这一刻,不仅仅李世民是这样想的,在场的臣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医学,要发展起来。
要不然会有更多个“晋阳”因病去世。
【嫡女的寿命不长,嫡子们的寿命……】
似乎是嫌弃刺激不够,仙幕再开地雷。
这个地雷比前面的更大。
众所周知,李世民就三个嫡子。
众所周知,嫡子中有一个是太子。
臣子们惊恐。
“储君,国之重器也,国之根本也,请千万不要有意外……”
这一句不知是谁呢喃出来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刚刚还很酷在想解决方法的李世民:“……”
一秒破功。
憋嘴,不能再哭了,有损帝王形象。
李世民让一众嫡子嫡女坐在身侧,直接把他们的手叠高高握住。
他现在就想抱住长孙皇后一顿痛哭。
憋不住了,嫡女早逝,嫡子要是还出意外,他连活都不想活了。
【那年,嫡长子李承乾十二岁重病,李世民求爷爷告奶奶,各种积福,终于求得嫡长子的痊愈。两年后李承乾又重病,这次求本地的神仙没用,李世民跑去求了外邦天竺的高僧才让长子活了下来。】
关于这一点,众人都知道。
陛下疼爱太子,不仅太子一出生的名字寓意深刻,就连太子生活学习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七岁秦王府十八学士就启蒙儒学经典,八岁就立为皇太子,十二岁就开始听政,慰问老臣,接触民间疾苦。
就是这个太子的身体确实也不大好,贞观五年生重病,贞观七年也生重病,才有仙幕所说的各种求爷爷告奶奶的祈福。
这边,意料之中在仙幕这里听到自己名字的李承乾反握紧老父亲的手。
那年他生病痊愈,父亲召度三千人出家,修建西华观和普光寺,减免囚犯罪行就为了给他祈福。「11」
但无奈他的身子好像不怎么争气,贞观七年再次生病。
自那次之后,父亲还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需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
父亲爱护他,李承乾肯定。
不过仙幕现在提到他的姓名了……
李承乾沉默。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他们听到仙幕提到李承乾,现在就想哭。
长孙无忌心中酸涩:“太子,为何提到太子……”
他们的太子,陛下准许他不用多读书,但没有借机放纵,反而展示出经国安邦的卓越才能的太子……「11」
李世民听得更是觉得头晕目眩。
他现在就觉得仙幕好像拿着一个生死本,一个个点,点到谁,谁就会遭殃。
他看向嫡长子李承乾,嘴唇颤动:“承乾……”
李承乾不是幼儿,自然知晓被仙幕说到名字得是多么糟心的一件事情。
他嘴角撑起一抹笑容,笑容是他看不到的难看,但他确实不想让父亲太过忧心。
“父皇,听听,听听仙幕如何说吧。”
终归还是需要面对的,终归还是好奇。
像是想到什么,他开怀道:“被仙幕点到也不见得是坏事,父皇看秦始皇界面的扶苏和汉武帝界面的刘据不也活得好好的,甚至和秦始皇汉武帝关系更佳了。”
想到这,李承乾的笑容终于不再是勉强的微笑,而是真实的开心。
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这话听得很耳熟,好像他前面也曾如此劝慰过自己。
没想到现在竟然在太子的口中再一次听到。
李世民眼中是掩盖不住的倦意:“嗯,父亲知晓。”
道理,他都懂。
但并不妨碍他……
想哭……
他的承乾,他的太子,他的小棉袄,他的命啊!
【不过很遗憾,贞观十八年,被废为庶人的李承乾还是在黔州去世了,去世那年,他二十六岁。
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李承乾,终归还是辜负了唐太宗的期待,那个对太子年岁渐长,不循法度后还煞费苦心想把李承乾他引回正道的唐太宗,没有等到太子的幡然醒悟。「11」
那个在嫡长子犯下滔天大罪仍旧绞尽脑汁想保住嫡长子性命的父亲李世民,终于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自己的嫡长子。「11」
或许时光回转,李世民面对李承乾跛足离去的背影,或许还是会原谅他,会喊住他,会把他留在身边
但时光不会回转,对于庶人李承乾的去世,李世民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这一刻,悲伤尽失。
这一刻,沉默,但震耳欲聋。
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