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欲治世先治人(第4/6页)
罢了,但他们的位置却不适宜,也没必要设立占据两个卿位。
更为主要的是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个制度下的皇帝与丞相所拥有的权利大到可怕。
皇权之下只有丞相,其他人的权利皆比不上丞相,而丞相的权利有所大?大到一人就能处理全国政事。
没有向唐朝的三省六部一样进行权利的制衡和分权,丞相独自掌握决策、审议和行政三个大权。
相权大到可以与皇权并立。
这种并不适合现如今的秦朝,皇帝一朝势弱,相权必定上位,相权一朝势弱,皇权无人可挡。
现在皇帝是他嬴政秦朝还能比较稳定,能够制衡相权,也拥有力压相权之后的处理政务压力。
但未来新帝上位,这种权利使用方式,就真的危险了。
想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秦始皇:心动的感觉。
想换制度,认真的。
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制能适应秦朝现如今日益繁杂的行政事务,同时也限制相权和公卿权力,和防止皇帝的政令出错,极为适合现如今的秦朝,
有另一堆人也对唐朝所行制度很感兴趣,这些人自然就是汉朝的诸位皇帝们。
“以三架马车拉着六官制高速运行,分权制衡,统治国家,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刘彻暗衬。
就是……
自秦朝传下来的三公九卿其实在他手中已经名存实亡了。
像那些丞相什么的,虽说是统领百官,但事实上他们这些外朝官员们有且只能负责朝廷的庶务罢了。
若问为什么?
谁叫他登基之初这些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七大叔叔八大舅舅,不是奶奶和老母亲那边的亲戚,就是建国功勋,一个也不听话,才有他的内外朝分立。
而且三公九卿个人的权利也太大了,没有进行限制与分割的这些三公九卿对比唐朝的三省六部,就相当于一个部门的权利现在集中在一个人手中,让他这个皇帝如何放心?
所以内外朝制度是他为了分化外朝三公九卿权利而设立的。
至于真正的权利嘛……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实际上权利一直都在他的近臣手上。
大将军、大司马这种手握军权为权利最大者,不过有军权又如何,也是他的心腹;其次侍中、尚书为智囊;郎卫为执行者。
别看除了大司马和大将军之外的臣子职位不高,但权利却极大。
嗯……
大到不科学的大。
刘彻沉默,刘彻反思,刘彻看向自己的蠢儿子刘据……
想到灭掉西汉的叛贼王家一行人,那行人个个都是大司马。
刘彻觉得得改上一改。
比如那个三省六部制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东西。
刘彻认真思考:“诸位爱卿觉得李唐的三省六部可好?”
惊闻自个儿陛下的问题,殿中的诸人对视,一下子就猜出皇帝的真实想法。
三省六部制好吗?
对他们这些皇帝近臣们来说自然不好,内朝的他们是皇帝的近臣,权利比外面的三公九卿可大多了。
但是……这个制度对国家好吗……?
卫青第一个出列回道:“启禀陛下,三省六部制将国事家事分开,将九卿从个人变成部门。把丞相之权分化三份,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统率六部执行,相对三公九卿而言确实是完善之制。”「1」
刘彻点头,这玩意儿确实有这些好处。
刘据出列:“细化分工,建立全新且行之有效的程序,实乃绝佳之制。”
这制度分化宰相之权,其实相当于强化君权,作为未来的皇帝,他自然喜欢。
但……好像也不全是好的。
刘据在脑海中演化这套制度下政令的下达过程,原本皇帝一声令下的事情,现在需要多层审批。
皇帝下政令,中书写给门下;门下誊抄审核,审核不通过再存档写理由驳回,审核通过存档一份,再参与人员联署下达给尚书省;尚书省誊抄存档分解政令……「1」
刘据沉默,好繁琐的流程……
等到下达到地方之后天感觉都凉了,事都过了……
不过这也是好谨慎的流程,好仔细的流程。
好爱。
刘彻的感觉其实也一样,觉得这个流程繁琐,效率底下,但确实行之有效。
尤其是分六部执行国事……
刘彻轻声道:“尚书省统领六部,权利过大,三省流程过于繁琐,但这些却不失为有效之制。”或许他可以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行些改变也说不定……
对于刘彻的想法,认同的臣子颇多。
既然有行之有效的范例,那就参考范例,去芜存菁。
【贞观之治的“吏治”,纵观封建社会的其他朝代,无朝敢出其右。
因为李世民完全还在创造一个新的吏治时代。
是的,我们华夏历史上存在一个近乎没有“狗官”的时代。
在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代,在诸份史料中都有相同的记载:贞观年间地方吏治清明,良吏辈出。
史称“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
这是一件你说出去别人都会嫌弃你的话,因为即使在通讯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你要是敢说现代社会没有狗官,别人都能够理直气壮的说你脑壳有问题,世界上怎么可能会出现一个没有狗官的时代呢?
你在现代社会随便去到一个省市别人都敢指着上天发誓在这个地方一定存在很狗很狗的官员。
但很荣幸,贞观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
对于了解贞观历史的人,你要是说贞观是有狗官的,他可能会迟疑的回答你:“嗯……有吗?”
为什么会迟疑呢?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在解决完中央之后,把他的视线转移向了中层官员和基层官员。
李世民为了基层的安稳所做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会让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觉得:在这种环境下还会有狗官?是那个不长脑子吗?你对得起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圣君吗?你对得起他吗!】
【吏治:不是我想完美,实在是太宗陛下做得太多了!】
“没有狗官的朝代?”
此刻,沉默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们这些人只觉得仙幕所说的话离离原上谱,越说越离谱。
“虽然不清楚仙幕所在的通讯发达的年代是什么年代,但在我们秦朝要是说没有狗官,那一定是一件荒唐事。”秦始皇界面的臣子,皆认同。
“总觉得即使是原来酷吏横行的未来,敢说没有狗官也是没人信的。”
刘彻界面的臣子,不相信者甚多。
更不要说在暗处窥伺,很少发言的三国两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